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3-12-14 00:28 编辑
更多链接:【非著名摄影家摄影讲座】-出靓图就是要变焦靠走、防抖靠肘、测光靠瞅
-----------------------------------------------------------------------------------------------------
摄影技术涉及方方面面,写上10本书、列上250条应知应会也让初学者找不到窍门,甚至看完以后更糊涂了。
在熟练掌握使用器材、操作器材摄影小技巧之前或之后,先把什么是好图、什么样的图片感人、什么样的图片能使人看后留有一定好印象的问题先搞清楚,这样才能有正确创作方向、创作思路。有了正确思路后,因具体技术或者器材达不到创作思路水平;这是另一个问题,是下一步的问题。
摄影图片,从大的形式方面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图’,也即大风景、大风光片。它包括山山水水、体育场、音乐会等场景。另一类是‘小图’,也即是人物、花草、动物、古物、建筑物直至微距图片。
大风光图片,构图要遵循“风景讲意境,大景取其势”的基本原则。你不必太精雕细刻,无论是拍照前、拍照后,你只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按照基本原则去审视一下你所要拍照的画面,你就会明白的。
小风景、人物图片拍照,要遵循“人像立体感、小景扣质感”的基本原则。到微距图片上,那更是要求这两方面的---立体感、质感。比如人头发能数出根来、小鸟眼睛亮晶晶、苍蝇能看清腿上的毛刺等。哪怕是一块死硬的金属上面的一道不明显的光泽都是显现质感的要素。
无论是大风光还是小风景人物图片甚至包括新闻图片,都有一个主题、主体要明确突出,画面要洁简的基本原则!
掌握了上面几个基本原则外,最难处理的是图片的是一张图片的‘精髓’问题。一张感人的图片,总是要占到下列几个要素之一或更多才具备了一定‘精髓’,它们是“渲染了某种情绪、意境,抓住一个美妙、撼人的瞬间,记录一个奇特的线条、条块构图,再现一个稍纵即逝、充满想象和动感的人物或者自然界形态,恰到好处的颜色对比,人物的一个只是存在了百分之一秒的特别眼神、一个微笑,”等等。
简单说,一张感人的图片总是要在某一方面有点说法的!在你寻找拍照目标时、在你选择构图用光时、在你按下快门前后,想一下这张照片我是拍照‘啥’呢?到底我要拍照他哪方面的说法呢?我的拍照手段是否可以达到我想要的说法呢?只要随便问一下自己,就立刻有新的感悟的!
关于人像摄影,多说两句。人像摄影麻烦的很!人像摄影想拍照出传神的图片非常难!
啥正常记录照、到此一游照、所谓艺术照、糖水片、后期再创作照等等;不可死背各种定式!拍照人像,从形式上说还是分大、小两种类型,还是要遵循上面提到的原则!不能再写了,真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并且凡事都有例外的!比如‘画面要简洁’的说法,在有的时候就是画面里一些貌似是多余的、不简洁的东西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言难尽。
关于各种摄影技巧、也存在着‘不能死背定式’的问题。一言难尽。还是列举一些常见‘俗手’可能比长篇大论来的更实际!
俗手1:傻玩浅景深。不顾整体画面要求,单纯为虚化背景而虚化!
俗手2:不是胡乱构图就是故作姿态充满匠气的构图用光;忘却了作品的神韵!图片看上去总是让人感觉‘很眼熟’。
俗手3:中午12点近景拍照人物,正面大顺光!
俗手4:在天气光线不好、不该出去拍照的时间去拍照了,然后回来和人家正常图片去比较,就总是感觉人家的相机好、人家的技术好!
俗手5:不做最简单的后期!(实际上没有几张好图片是不经过后期整理的!其实有时只是适当的剪裁了一下、简单的调整了一下曝光就会得到一张出色的图片!)
俗手6:玩命的后期ps,图片假的要命!当然人像的美术性后期的再处理、艺术再创作是另一门类科目,这里不涉及讨论。
俗手7:总是期待拍照出来的每一张图片都是大片,否则就泄气了。殊不知大师的牛片也是千百张照片里挑选出来的、是等待几个月拍照出来的、甚至是后期折腾出来的!
==================================================
最后附上几点图片创作思路,仅供参考:
【】一张图片如果没能在清晰的细节上抓住人,那么再木有表现出一定的意境来时它就一无是处了!
【】或者是表现画质、或者是表现内容、或者是表现构图;一张好照片总是要占据其一、二的!
【】有色彩、有条块对比时就搞好构图功夫。没有啥耀眼的形式与内容时,多在光线、光影运用上搞点想法也可以出好片。
【】构图时不必拘泥于啥三三法、均衡法,只要问自己一下“我的图片是想表现啥、渲染啥”就都有了,自然就会取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