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阿阿燃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燃的装备资料------资源共享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4:0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冰爪的基本知识和使用经验

冰爪的种类很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固定方式上,有系带式和卡式的区别;从结构上,有硬式、半硬式和软式;从攀登用途,有平齿和立齿的区别。
先谈一下系带式和卡式:卡式冰爪必须和专业登山靴搭配,即有前后凹槽的靴子。这种靴子都有坚固的中底,所以能够卡住冰爪。而绑式冰爪使用范围就比较宽,可以搭配一般的Treking鞋子,不过由于这类鞋子的鞋底是可以弯曲的,所以冰爪必须是可以弯曲的软式冰爪。
硬式冰爪的框架一般是竖直的钢片制成,水平方向无法弯曲,如国内较多的Trango的Harpoon,多用于技术要求很高的瀑布冰和混合路线;半硬爪一般是水平方向的钢片,受力的情况下,可以稍微形变,以适合鞋底的形状,比如CharletMoser的S12;软式冰爪是完全可以随着鞋子弯曲的,比如CharletMoser的Ecrin(软式、系带),这种冰爪适用于冰川行走和技术不高的登山。
平齿冰爪适用于登山和中低水平的攀冰,而立齿冰爪几乎完全无法用于行走,它的作用就是技术要求很高的瀑布冰和混合路线。另外挑选冰爪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第二对前齿的位置,越靠前,则更适合攀冰,比如我用过两对绑式冰爪,CM的Ecrin和Simond的410,后者的第二队前齿比较突出,攀冰性能就更好一点。
至于冰爪的稳定性问题,那完全是以讹传讹,只要你能买的起高山靴,就不必考虑绑式冰爪了。绑式冰爪主要面向荷包不满的爱好者,他们以Treking鞋为主,当然也无法面对了真正的严酷低温的环境。

另列出国内常见的冰爪,以供选择参考。

CharletMoser S12 平齿 半硬式 卡式 登山及中低水平攀冰 推荐首选
CharletMoser M10 立齿 硬式 卡式 瀑布冰及混合攀登
CharletMoser G8 立齿 硬式 卡式 瀑布冰 最好和最贵的瀑布冰爪
CharletMoser Ecrin 平齿 半硬式/软式(可调)绑式 冰川旅行及简单登山,可搭配Treking鞋
Simond Bulldog 立齿 硬式 卡式 瀑布冰及混合攀登
Simond 410 平齿 半硬式 绑式 冰川旅行及简单登山,简单攀冰
Simond 412 平齿 半硬式 卡式 登山及中低水平攀冰 推荐
Trango Harpoon 立齿 硬式 卡式 瀑布冰
Camp Ice Runner 立齿 硬式 卡式 瀑布冰(和Harpoon几乎一模一样,配件可互换)
Camp Green Ice 平齿 半硬式 卡式 登山及中低水平攀冰 价格低廉,性能略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4: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攀登中绳索的选择和使用

  动力绳的延展性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不是越大越好。现在单绳最常见的是在7-8%间。如果看了我后来的文章,应知道主绳和动力绳是两个概念。路绳可用动力绳和静力绳。静力绳是有别的色,比如有红,黑色,但少用于攀登中。作下降,我认为做下降一样,做上升动力绳不好,最简单的道理,延展性即吸收坠落的能量,也吸收上升的能量,SRT,工程,特警等多用静力绳。

  确实要当心动力绳的延展性,但多数危险在于撞在岩壁上,掉地上的很少。

  实际上如明白原理的话,知道静力绳可以“TOP ROPE”。但绝不提倡,我没有看到任何国外的照片在馆内用静力绳,至少专门为室内攀岩馆设计的绳索是动力绳。对身体还是不好,偶尔用可以。也许因为动力绳比静力绳贵一半。(静力绳不能坠落1.2 米以上)

  GRIGRI:应当首先说明:这些东西可分为两种用途:保护和下降8 字均可,冰雪少用;ATC只能保护,冰雪作业好且能走双绳;GRIGRI均可,只能单绳;STOP只能下降,绳的范围大;RACK探洞用,可调节下降速度并可松手。各种具体问题就不讲了,首先只记住一点:从保护的力量讲:8字简单饶法<8字标准饶法=ATC<单环结

    ***高度蕴含着风险!!!在实践之前,理论应当清楚。至少基本概念要清晰。你没有第二次机会!

  几个基本概念:
    A。UIAA规定,人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不能大于12kN. 超过就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或die.这是最根本的一个数字,绳,铁锁,扁带等的受力要求几乎都事据此推出)
    B。fall factory:坠落系数一次坠落是否严重不在于坠落高度,掉20米不一定比2米更危险。坠落系数=坠落高度/有效保护绳长坠落的能量靠绳的延展来吸收(想想你帮一根钢丝从2米高的地方跳下来会怎样?腰不折肾也完了〕
    C。除非运货,上人时尽量养成打8字结的习惯。在打结的地方,是最薄弱的地方(受力时绳索自相切割)。打通过结的地方,强度减二分之一,8字减三分之一。
    D。绳索一定要有UIAA(全世界);欧洲的TECHNICAL EQUIPMENTS一定要有CE;安全带不一定都有UIAA;铁锁要有UIAA;北美的安全带有些只有厂家的标准。同时合格产品不一定是合适的产品。460分和90分是不一样的。仅仅UIAA不能判断产品的好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5:57 | 只看该作者

攀冰的装备

 


攀冰是一项借助于装备、器械而进行的运动,要求装备质量高且经久耐用
。但遗憾的一点就是装备太贵,所以在购买装备时一定要仔细选择合适自
己的装备,采取轻重缓急逐步购齐的方法,自己不能决定时多听一听专家
的建议。?

[登山装备的改革]登山探险家在创造探险奇迹的同时,也对登山装备和
攀登技术进行了革新。装备和技术的改进使后来的登山者避免了许多危险
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70年代以前,冰壁攀登一直是登山探险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许多登山家就
因为在攀登过程中遇到冰壁而功亏一篑。60年代末欧洲一些登山者针对这
一难题,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发明了小冰镐附带锯齿状镐头以及带坚硬前
刺的冰爪。许多登山者使用这些改进的新装备到处寻找冰壁进行攀登,在
他们攀登冰壁的同时进一步改进装备和技术,象美国的伊冯?乔内里、杰
夫?洛、格里格?洛,已成为现代攀冰的代名词。现代攀冰技术被欧洲的
登山家和到欧洲攀冰的美国登山家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他们开创了许多非
常困难的攀登路线,使得冰雪攀登技术越来越高。攀冰比赛在欧美也逐渐
盛行起来。
传统的登山活动中,冰镐主要用来自我保护和维持身体平衡。自从装备革
新以来,冰镐的设计和制作改变了以前那样长度单一、形状固定、各部位
之间不可变化,取而代之的是不同长度、镐尖形状灵活多变并可变换各种
角度的特性。镐尖的不同形状和可调节性使得登山家们在攀冰过程中根据
不同冰面状态选择最佳角度和最合适的镐尖,当冰镐的某一部位损坏时还
可随时更换。?
管状冰锥的发明使攀冰的安全系数得到极大提高,不仅使冰面破碎程度大
大降低,而且使攀登者在冰面上安置冰锥既快捷又容易。管状冰锥已广泛
用于高山探险和攀冰中。?
于老式冰爪相比,现代卡或冰爪既轻便又易穿易脱,大小可调节,部件可
随时更换。轻便、灵活、安全、使用寿命长及经济实惠的特点已完全取代
的老式冰爪。塑料外壳的双层高山靴由于其具有重量轻、韧性鞋帮、坚硬
鞋底及保暖性特别好的内靴而成为登山探险和攀冰的必备之品。防水、透
气、保暖性好的新型登山服装对气候变化具有更强的抵抗力,而且穿着更
加舒适。?

先进的装备把登山运动带进创记录的时代。1991年意大利登山家托莫?塞
森首次一人从世界第五高峰洛子峰(8516米)的南壁登顶,被认为是现代阿
尔卑斯运动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美国的冰壁攀登家杰夫?洛创造了从埃
格峰一条新路线登顶的记录,这条路线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恐怖并无法
攀登的路线,整个攀登中杰夫用了60个冰锥和岩石锥,冰壁难度达到6级,
岩壁难度达到5.10级。这样的难度在10年前就是一个团队攀登也是无法想
象的。这说明借助先进的装备和自身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不可思议的新
难度。?


[冰镐]攀冰用冰镐具有重量轻、程度短(40-50厘米)、镐尖角度多变、容
易控制等特点。

冰镐把:现代冰镐把具有足够的强度。形状有直把和弯把,在近于垂直的
冰壁上攀登时,弯把冰镐被广泛应用。弯把冰镐不仅使手腕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还避免了手与冰面相碰。75度以下的冰壁直把冰镐优于弯把冰镐。
?

冰镐尖:现代冰镐镐尖于镐把之间可以变换角度,呈多齿状,使镐尖与冰
面的接触中牢靠地咬住冰面。?


垂直冰壁攀登,镐尖与镐应呈小角度。坚硬的冰壁攀登时先在冰面轻敲几
下打出一个洞,然后把镐尖放入钩住冰面。?

有一种冰镐的镐尖上下均有齿,不仅容易咬合冰面,而且极易从冰面取出
。?

另一种是管状或半管状镐尖,专为质脆易碎的冰壁设计。若打在岩石上则
镐尖极易损坏,冰岩混合地形不宜使用。?
冰镐在使用时各部位须保持锋利,镐尖长时间使用或经常撞击岩石会使其
变钝,这时可用锉刀或磨床使其锋利,以便于在冰壁上进出容易。可拆卸
的镐尖存放时应加一点机油维护。各连接部位在使用前须检查是否松动,
松动时旋紧。攀登前还应检查冰镐的腕套是否结实安全。?


[冰爪]冰爪时攀冰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以两种形式为主。双片冰爪,
由前后两部分通过中间的连接片连接,并可调节大小,适合于不太陡的冰
雪上行走;整体型冰爪,冰爪呈整体,专为攀冰设计,前齿也不同于普通
冰爪,当前齿插入冰壁时减少了摆动,而且整个冰爪作为一个平台方便攀
登者。?

冰爪与冰镐一样需要调节和保护。调节功能主要调节冰爪的长度和宽度,
必须非常合适地紧扣登山靴。有的新冰爪爪齿需要开刃,原则是既锋利又
不损失过多的金属,保持冰爪各齿原始方向。?

每次攀登前均应仔细检查冰爪,主要检查冰爪金属是否有裂缝,特别是前
齿,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

[服装]攀冰为冬季运动,保暖很重要。轻便、保暖、操作方便是攀冰选
择服装的基本要点。集防风、透气和保暖三大特点的风雨衣是理想的外衣
。与毛衣裤保暖性一样的绒毛衣裤,以质轻使攀登者在冰壁上更加方便。
以种新型的排汗内衣裤有效地避免了肉体的汗水潮湿。
攀冰最重要的选择还是手套和登山鞋。攀冰一般带两层手套,外层防风手
套,风层毛或绒手套。手套腕口最好有封扣以防脱落、丢失。一般要求攀
登者另备一副手套以在需要时及时更换。?

脚的舒服程度取决于高山靴的质量。攀冰时,多选用硬塑料外壳的双套靴
。但对于混合地形则选用橡胶外靴的登山靴,该鞋面与岩石之间具有较大
的摩擦力,性能接近于岩石鞋便于攀登;若在高寒地区,可另加一层保暖
层,即全雪套,以防止脚的冻伤。?

[其他装备]冰壁上的保护点主要为冰锥,冰锥的形状和大小有各种规格
,攀冰时应携带各种不同长短的冰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规格,至
于携带冰锥的数量取决于冰壁路线的长度。此外,还应携带岩石保护装备
,快挂绳套、铁锁等装备。?


从冰壁上脱落是攀冰时经常发生的,又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国际登联认可
的头盔是必备的装备。?


安全带最好选用阿尔卑斯式,即攀岩所用的安全带。?

攀冰用绳子直径以11毫米的防水绳为最好,若双绳攀登以有1/2或TWIN标志
的9毫米绳子为宜。防水绳不会因吸水过多而使绳子结冰或增加重量。?

背包在攀冰时可携带所需要的攀登装备,因此舒适并带顶盖,最好不带金
属架,体积在45升左右,具有携带冰镐和冰爪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6:34 | 只看该作者

 攀冰个人装备

 
  登山运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需要配有专业的攀登装备,并且有一定的冰雪常识和登山经验。当你行进在雪山中,身处危机四伏的包围中,由于有了专业攀登装备做安全保障,你就可以无所畏惧。

  攀冰是攀登高山,雪山活动中必须的技能训练之一。

  攀冰所需的主要技术装备:

  1.冰镐:意大利COMP产短把冰镐最好,它有几种活动头可供调换,把的尾端有一绳套,套在手腕上,以防失手滑落。

  2.高山靴:攀登雪山必备。靴表面有防水层;有的分为外靴,内靴,外靴防水耐磨,内靴保温。

  3.冰爪:同高山靴配套使用。分为8齿,12齿,16齿等。使用上分为卡式,捆绑式两种,卡式使用方便,尤其在外界条件突变或环境恶劣时,取出冰爪扣上高山靴即可。捆绑式安全牢固、可靠。

  4.冰锥:使用合金钢制成,呈空心螺旋状,固定在冰面上,用力旋转深入冰层。在冰面上起到固定主绳、保护作用。

  5.其他为防水主绳、头盔、防水服装、防雪套、防水手套、安全带、绳套等。

  个人购置全套中等价位攀冰装备约需人民币:1.2 - 1.5万。

  在北京的东北部山区每年的12月中旬至次年的2月间夏季飞流直下的瀑布已冻结成厚厚的冰瀑,有的形如雪松,有的似雪山冰川,巨大的冰面令人惊叹!近在咫尺的京郊还有如此奇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7:21 | 只看该作者

 攀岩的个人装备和攀登装备都必不可少

攀岩的装备器材是攀岩运动的一部分,是攀岩者的安全保证,尤其在自然岩壁的攀岩中。因此平时要爱护装备并妥善保管。攀岩装备分为个人装备和攀登装备。
  个人装备:个人装备指的是安全带、下降器、安全铁锁、绳套、安全头盔、攀岩鞋、镁粉和粉袋等。

  安全带:攀岩用安全带与登山安全带有所不同,属于专用,并不适合登山。但登山用安全带可权作攀岩时使用。我国大部分攀岩者多使用登山安全带,这是因为国内没有安全带生产厂家,而攀岩爱好者又常是登山人,于是两种安全带也就混用了。

  下降器:“8”字环下降器是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

  安全铁锁和绳套:是攀登过程中,休息或进行其他操作时自我保护之用。

  安全头盔: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头盔是攀岩的必备装备。

  攀岩鞋:是一种摩擦力很大的专用鞋,穿起来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镁粉和粉袋:手出汗时,抹一点粉袋中装着的镁粉,立刻就不会滑手了。

  攀登装备:攀登装备指绳子、铁锁、绳套、岩石锥、岩石锤、岩石楔(CHOCK),有时还要准备悬挂式账篷。

  绳子:攀岩一般使用9—11mm的主绳,最好是11mm的主绳子。

  铁锁和绳套:连接保护点,下方保护攀登法必备的器械。

  岩石锥: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作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

  岩石锥:钉岩石锥时使用的工具。

  岩石楔:与岩石锥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随时放取的固定保护工具。

  悬挂式账篷: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账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

  其他装备: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炉具、小刀、打火机等用具,视活动规模、时间长短和个人需要携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7:59 | 只看该作者

 攀岩的装备

 攀岩的装备
  对于具有征服欲的人来说徒手攀岩无疑是一顶最好的运动了,从平地开始直至去端,任惊险的山峰在脚下变为坦途。

  一个人在绳索帮助下,凭靠着信心、体力和技巧攀上悬崖绝壁岢称为登山者的冒险了。而这种冒险因集中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要求参与者要具有 勇敢顽强、坚韧不拨的拼搏精神,又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节奏性和攀登技巧,在不同的岩石上完成身体的腾挪、跳跃、转体、引体等惊险动作,给人以优美、流畅、刺激、力量的享受。

  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被称为“岩壁上的芭蕾”。

  攀岩的装备器材是攀岩运动的一部分,是攀岩者的安全保证,尤其在自然岩壁的攀登中。因此平时要爱护装备并妥善保管。攀岩装备分为个人装备和攀登装备。

  个人装备:个人装备指的是安全带、下降器、安全铁锁、绳套、安全头盔、攀岩鞋、镁粉和粉袋等。

  安全带:攀岩用安全带与登山安全带有所不同,属于专用,并不适合登山,但登山用安全带可权作攀岩时使用。我国大部分攀岩者多使用登山安全带,这是因为国内没有安全带生产厂家,而攀岩爱好者又常是登山人,于是两种安全带也就混用了。

  下降器:"8"字环下降器是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

  安全铁锁和绳套:是攀登过程中,休息或进行其他操作时自我保护之用。

  安全头盔: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头盔是攀岩的必备装备。

  攀岩鞋:是一种摩擦力很大的专用鞋,穿起来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镁粉和粉袋:手出汗时,抹一点粉袋中装着的镁粉,立刻就不会滑手了。

  攀登装备:攀登装备指绳子、铁锁、绳套、岩石锥、岩石锤、岩石楔(CHOCK),有时还要准备悬挂式帐篷。

  绳子:攀岩一般使用φ9-11mm的主绳,最好是11mm的主绳。

  铁锁和绳套:连接保护点,下方保护攀登法必备的器械。

  岩石锥: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作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

  岩石锤:钉岩石锤时使用的工具。

  岩石楔:与岩石锥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随时放取的固定保护工具。

  悬挂式帐篷: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帐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

  其他装备: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炉具、小刀、打火机等用具,视活动规模、时间长短和个人需要携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9:09 | 只看该作者

7种武器

 第一种武器:鞋
似乎去每一处恶劣的地区都需要一双好鞋,尤其是西藏这样的地方。好鞋最重要的标准首先应该是适合当地的地面情况,然后是保护脚、结实、轻便。我们这次去的时候正是西藏的雨季,而且是最近几年来降雨最多的一年。所以防水性也就比较重要。
翠竹带的是一双MARLBORO的野外鞋,外边是拼皮的,价格300元多点。另加一双凉鞋。
姗姗带的是一双CAT的野外运动鞋,表面是皮和合成材料混合的,价格800多一点。另加一双拖鞋。
我带的是一双意大利的PIVETTA的专业岩石鞋,表面是一张牛皮整包的,价格在8年前好象是4000多一点。另加一双REEBOX的野外多功能运动鞋。
从我们这次走的这一线来看,配置最合理的无疑是姗姗,她的CAT鞋鞋底附着比较好,防水和舒适性也相当不错。相比起来,翠竹的鞋防水性弱了一点,鞋底的材料也差了一点。
而我的鞋,虽然是最专业而且是最昂贵的,但是6千克的重量实在是有一点过分,所以我还是经常穿那双并不太舒服的REEBOK。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中只有姗姗带了拖鞋,不得不承认,她实际上比我们都更善于享受旅途,特别是我在普兰的浴室里光着脚洗了回澡之后更有了体会。
说到鞋,西藏有一处地方是无论什么好鞋都发挥不出用途来的,那就是墨脱。墨脱的路实在是太糟了,如果去墨脱,最适合的鞋恐怕就是军队的高帮解放鞋,然后再在上面打绑腿。其它的更好的鞋,呵呵,比如俺的PIVETTA,都会很快的损坏在去阿里的道路上。
当然,光有一双好鞋是不能应付相对于我们这样的一般人的西藏之行的(专业进行HIKING的大侠我们就不比了)。所以,有两件东西我必须要提到。
第一件是:飞机。这里我要专门讲一下上下西藏的问题。
关于西藏旅游,以讹传讹的事情一直很多。其中,我最痛恨的就是关于走青藏线比坐飞机上西藏更容易适应高山反应的说法。害了不知多少人。
高山反应,实际上是人自身的机能适应高原缺氧的一个过程。本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如果采取措施得法的话,这个过程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好象让好事者已经搞的比较恐怖了。
这次翠竹和姗姗都是坐飞机上来的,他们一上来,我就强令他们绝对的卧床休息,睡上一觉,第二天起来基本上就没什么事情了,其后,一直到珠峰、阿里再也没什么事。如果坐飞机上西藏,一般的来讲,第一天可能会有很轻微的诸如头痛,心跳加快等感觉,但是如果能立刻就地息,这些会在24小时后消失;以后数天,只要注意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你基本不会感觉到多少高原反应。(当然咱们论坛也有HASS503CXI这样的大侠----一上来就健步如飞的直奔大昭寺,晚上又和我们豪饮青稞酒,直到晚上才终于彻底趴下了)
但是,坐车上青藏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理论上缓慢上高原更能适应高原的情况,但实际上,青藏线完全不是这样。首先,青藏线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线路,沿途吃住条件都极有限,而且,沿线走的班车往往都昼夜开,不停。这样,也就意味着你要在吃的不那么好,身体抵抗力比较差的情况下,还要昼夜不停的颠簸(青藏路的路面大家都知道),而且唐古拉山口的高度是5231米,要远远高过拉萨的3650米,这种情况下,很显然,是很容易引起比较强烈的高山反应的。
而且,青藏线更麻烦的是医疗问题。在青藏线上基本是不具备什么比较好的医疗条件的。大家都知道,如果高山反应非常剧烈或在感冒的时候上高原,是比较容易引起高原肺水肿的,一般的来讲,24小时左右就会导致死亡。而通常,班车走青藏线的时间都要远远超过24小时,更何况,青藏线还经常因为道路的问题修修补补,动辄就拦上您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所以班车从格尔木到拉萨一般需要40-50小时。一旦有了反应,其中的危险不言而喻。由于西藏的高山病的医疗技术处于现在世界上的绝对领先地位,其实在拉萨,特别是在拉萨的自治区人民医院里(内二科,高山病心血管研究所),对付高山病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从吸氧到吃药,直到最复杂的心导管手术,基本上就是只要你有口气活着进去,不论多严重,准能活蹦跳的出来;更不要说刚下飞机有点小小的反应了。
虽然,每个来西藏的兄弟肯定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备,但是,我觉得实在没必要拿自己的身体或生命来实验青藏线的危险性。
如果你真的想看看青藏线的景色,我觉得,在回去的路上是最好的,那时基本上应该已经适应了高原的情况,要安全许多。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安全上高原的方法,要点是:
1. 如果你正在感冒,最好不要急于上高原
2.坐飞机上拉萨
3. 到后当天要绝对的卧床休息
4.上拉萨24小时内不要洗澡,以避免感冒
5.刚到前几天动作要轻缓,多穿衣服。

第二件要提到的就是:陆地巡洋舰。
虽然很多越野车具有很好的耐用性,但是在西藏,当地只有一种车可以独领风骚。Land Cruiser是在西藏旅行中最常见也是最为实用的一个车种。一般被称为陆地巡洋舰(我们下面为省事就叫它LC了),当地人往往直称其为“丰田”。
LC有许多款,从最早的60、62型一直到75、80,到后来的更豪华的各款4500。一般的来讲,现在在西藏旅行社中跑的最多的还是60和62丰田,这两款车虽然不如再新的4500舒适,但由于是钢板的悬挂系统,所以,有人说它更适合于象阿里,昌都,那曲这样糟糕的路线。
60.62丰田在西藏当地的租价一般内宾应该是3.5--4.0元上下。运气好还可以更便宜。一般来讲,各旅行社都有自己的车,但是直接找旅游的汽车运输公司(或车队:比如说藏宾馆)价格可商量的余地就更大一点。
75丰田是一款非常好的LC,特别是有的款加了双油箱,这样就特别适合于跑阿里南线,藏北双湖这样不太容易加到油的线路。但是,西藏75丰田的数量非常之少,比较难找到。
当然4500是LC中最好的车辆,特别是一些被称为“沙漠王”的新款。但是,好象我们大家用它的机会并不太多,就跳过去不说了。真要有越野爱好者们有兴趣,就再单谈了。
当然,别的越野车厂商也有许多好的越野车,但是考虑到维修的问题,他们大都没有LC那么适于在西藏使用。自然,很多人要问关于北京2020和切诺基在西藏的表现。呵呵,
这可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虽然有许多地方可以考验你的修车技术,但是,西藏对于一个爱好2020的修车高手来说绝对是游戏天堂。你的2020在这里可能会遇到任何问题(当然也可能什么问题都不出,
呵呵,不过那属于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开2020上高原的确是蛮辛苦的。
切诺基,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其实切诺基是很好的越野车,和LC比起来性能差了一点,但是考虑到价格的因素,也是应该的。实际上从性能上它也够用了。但是切诺基的悬挂的确是太软了,且不够皮实,不太适应西藏的路面。现在北京有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切诺基的悬挂很方便的换成一种比较硬的悬挂,而且同时还能提高切诺基的离地间隙,费用也不太贵。如果打算用切诺基上西藏的话,建议你先做这样的改装。
另外,我强烈的建议准备单车上西藏的兄弟:在西藏,自救绞盘非常有用。如果能,
尽量安上再走。

第二种武器:钱
好象去哪里旅行没有钱都不是很方便,西藏也一样。
而且大家都知道,在西藏旅行是很昂贵的。
关于如何在西藏少花钱甚至不花钱旅行的办法,我想到现在,除了当专员和公款旅游以外,还没有什么更好的主意。估计大家和我都差不多,那么,我就先讲讲怎么用好你现在的预算在西藏旅行吧。
在西藏,费用最高的无疑是交通费用,根本解决的办法之一是自己开车上去,可以开回来,也可以在当地卖掉。如果租车的话,旅运公司理论上应该比旅行社便宜。
当然,搭车肯定要比租车省钱。去阿里搭车一般去是500,回来是360左右。其他象林芝那曲有班车,就不用搭车了。如果是短途搭车,好象在司机中的行价是10-20元/百公里. 人。当然碰上好司机也有不要钱的。
还有一个法子就是做长途车,当地称为“班车”。在西藏,除了阿里地区以外,其它地区一般都是通车到县。当然,班车不是天天有,一般也很少准时到,条件也比较差,要做好思想准备。
我知道很多人,特别是已经不是第一次上西藏的游客,喜欢在拉萨待很长的时间,其实在拉萨租一套单元房是个很好的省钱办法,大概一个月300-500也就够了。
再多说一句废话啊。省钱的前提是安全,千万要注意。
很多人大概都存在一个关于如何进行去旅行的预算的问题。去西藏的预算基本上包括这么几项:
1.交通。上下西藏,飞机从成都到拉萨是1200;拉萨如果直飞北京会便宜一点,1950;
卧铺车从格尔木到拉萨是172元。上下西藏以及在西藏内部的班车的价钱基本上是10公里/1元,大家可以这个比例算出个大概来。当然,如大家所知,很多线路上不是所有的班车都会比较按时的出发和到达。租车的费用我们在上面已经详细讲到了。
另外,最近去阿里比较热,在夏天,去阿里一般20天,一般的陆地巡洋舰大约在12000-15000之间,指60或62型,4500当然要贵很多。卡车大约要5000-8000左右。去林芝、昌都大约是3-3.5元/公里。
交通的费用好象还应该包括一些比较异类的交通工具:大家能接触到的有:渡船。在去桑耶寺以及去阿里林芝的路上有一些渡人或车的渡口,收费都不贵。但是,小心桑耶寺渡口有些敲旅客竹杠的习惯,最好和去朝香的老百姓搀和着一起坐船。另外,渡口一般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只有上午下午才行,否则,就要好好求求渡工同志了。
另外,在有时候是在当地租牦牛或租马的。特别是在西藏有些地方做徒步时。一般的来讲,在藏北、昌都租马的费用比较没谱,在林芝就要好的多(当然,林芝人有时喜欢闲
着下个毒什么的,有时候比较烦)。从甘丹寺到桑耶寺有一条很好的徒步线路,就是一定要
租牦牛的。当然,租动物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懂当地语言的翻译,另外,你也应该有照料牲口的人。

3. 住宿
拉萨和日喀则、江孜、那曲、林芝八一、山南泽当等大中城市都有比较好的宾馆,其它一般来讲,各个县城都有自己的招待所,但是条件也就是那么回事,价钱多在20-30之
间,你可以试着还还价。一般大家有兴趣的阿里、林芝一线有些区(比镇还小)也有招待所。条件,也就是比帐篷强点,当然恐怕还没帐篷干净,价格上也差不多20-30左右。
我发现翠竹带的那本Lonely Planet上有比较完整的各地旅店的资料和价钱,回来之后听狡兔版主说新浪的旅游论坛要做自己的LP,的确,如果大家有心,帮助新浪整理一下这
方面的资料,以后应该是很方便的。
另外,在很多地方拉客人的司机是不用住宿费的,所以在进酒店(或招待所)的时候要和服务员问清楚。
关于钱,还有一件要提到的事,关于带现款的一些事情:
1.拉萨和在西藏其他地方是只有建行,中行和农行的。而在内地人见人爱的工商银行在西藏没有分行。所以,工行的牡丹卡在西藏是无法使用的!!
2.随身带现款的问题,我觉得好象西藏抢劫盗窃的事情比较少。我们几个带钱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我的法子是最简单的,我在走青藏线的时候,就把放钱的护照袋藏在我的
登山包里。我的登山包大约是80升的,加上外挂的大型三脚架,睡袋等等,基本上可以说是巨大;在加上将近70公斤的重量,我相信,抢走的可能性不大,偷点什么也不大方便。
拉萨的治安在全国的大城市里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下面地区的老百姓也不错。具当地人说在拉萨要提防一下有些打劫和偷东西的回族小孩和年轻人。他们可不象西北其它地方的回族兄弟那么可亲。

第三种武器:羽绒服
在西藏的游客的装束一般都是五花八门的。在夏天拉萨的街头,你即可以看到有人穿着羽绒服,也可以看到有人穿着短裤,当然,也有人上半身穿着羽绒服,下半身穿着短裤。
带什么衣服和你计划去的地方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姗姗和翠竹由于早就计划要去队里,所以准备很充分。我属于中了招的那种,原来计划一直待在拉萨,哪儿也不去的。后来决定要去阿里时弄得自己手忙脚乱,幸亏单位同事帮忙,借了我一些衣服,呵呵,否则,在珠峰赶上那场七月飞雪时,就要冻成冰棍了。
下面,大概讲讲在西藏要什么服装:
1、羽绒服,除非你只打算在七八月份去拉萨、日喀参加一次团队游,否则我实在无法想象在西藏旅行可以不带羽绒服。我们去阿里的时候,一般晚上都在零度上下;在珠峰大本营的时候,又赶上了一场大雪(七月啊)。在我印象里,好象每天天一擦黑翠竹就把他那件厚实的羽绒服穿起来了。
我大多数时候是穿件很温暖的鹅绒的背心,再冷的时候加一件Gone Tex的防风外套。另外我还管当地的同事借了一件硕大无比的“超级羽绒霸王”。好像也就很有限的穿过几次,
比如那次在珠峰的大风雪中。
2、我要强调防水服装的重要性。我们这次3个人中,珊珊带了防水的上衣,她的鞋也是防水的;翠竹老老兄好象除带了了个黄山脚下那种廉价雨衣外再没有什么避雨设备,我们有回在神山脚下赶上了回冰雹,我估计他浑身上下除了摄影包里之外,没什么干的地方,(和我们同行的另一广东女孩儿连翠竹那块雨披都没有,淋回来当时就趴下了。)
  我自己从头到脚全部是Gone-tex的产品,这样里面只要穿不太多的东西就成了,在雨里即便待再长的时间也不会有问题。不过一套正牌的这样的衣服几乎要将近一万,如果不是要经常在雨中做什么,似乎也没必要置备这么昂贵的功能性服装,一般防水就可以了。
  在西藏的七、八月,几乎天天要下点什么,服装的防水性不好,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我们去的阿里还算好的,林芝等地区的降雨夏天更多。
  3 保暖的和防水的服装谈完之后就是贴身的衣服了。
在走之前,VEGA-X曾经力劝我带上杜帮的排汗内衣,当时没有考虑倒要下地区,所以只带了羊毛的保暖内衣。如果去西藏有徒步或登山,还是应该准备一套排汗内衣的。玩
野外和登山的兄弟们都应该知道,在野外有汗粘在身上是比较麻烦的,而且它会迅速带走你身上的热量,在野外,也是很危险的。
一般的来讲,在西藏进行野外活动,排汗内衣和保暖内衣都是需要的。另外,保暖的毛衣什么的也是需要的。
说到服装,还有些小零碎是一定要带的。比如说遮阳帽,手套,备用的袜子,纸内裤都是我觉得应该准备的东西。

第四种武器,睡袋
睡袋的问题
很显然,如果你旅行的范围仅限于大城市,比如拉萨、日喀则、江孜、泽当这些地方,睡袋并不是有很大的用途,因为这几个城市旅游的设施,酒店都比较好,但是如果出了上面几个地方,睡袋还是西藏旅行必须的装备之一。
我们这一行三个去阿里的人都带了睡袋,其中翠竹带的是一个极为巨大的,可能是2公斤的鸭绒睡袋,我带的是一个1公斤的鸭绒睡袋,而姗姗出于误会带了一个很薄的轻便布口袋。
我们这一路大部分时间的住宿条件的确都不是很好,但也没差到需要露宿的程序,一般阿里沿线的招待所都能够提供一间房子、床和不太干净的被子,加上又是七、八月西藏最暖和的季节,对睡袋的要求并不算很严格。当然翠竹是个例外,他无数次地被他的异常温暖的睡袋捂得长久难眠,不得不一次次的解开睡袋的拉链,最后在后半夜几乎被冻成感冒!!
关于防潮垫的问题。我们这次没有带防潮垫。原因是,我认为既然不带帐篷,就不必带防潮垫,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在某一天我们需要借宿在希夏邦马峰保护站的时候,保护站的同志们能向我们提供的只有一间空空荡荡的石头房子,而我们只有睡袋,当地又找不到任何可以垫的东西,最后我们只好睡在了车上。其实如果有车,防潮垫并不算是个很大的负担,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带上。
说到了睡袋,就又免不了要提几句关于野营的问题。前几年,由于工作缘故,加上当时的条件,我们经常要在西藏各地野营,各个地方都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
1、西藏北部、西部地区晚上风都比较大,要特别注意选择抗风性好的帐篷。而且要打好地桩,绳子绑紧,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把帐篷的绳子绑在汽车上。
2、西藏很多地方在雨季及雨季前后会有夜间的急雨,搭帐篷的时候,选地址要小心,别让水淹了,或让落石砸到,如果实在有必要,最好绕着帐篷挖上防水沟;
3、在喜马拉雅山区、藏北、林芝是一带有许多啮齿类的小动物,最好要小心它们晚上来偷野营物资里的食品。最好把吃的放进车里或帐篷里。如果放在外面,弄些小东西来还好,要是逗头熊来可就烦了。另外,纯皮的鞋也小心,有些草獭和草原鼠是很喜欢咬皮鞋,特别是皮鞋带的。
最近,拉萨布达拉宫场西北角开了一家野外产品的专卖店,也租些帐篷、睡袋。睡袋一天15元,如果只是偶尔需要野营一下,比如去纳木错,到那里租就可以了。
最后要说一句,野营是迫不得以的办法,在西藏,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如果有可能,尽量还是要住在房子里,对于我来讲,通常我宁愿睡在车里,而不去动帐篷。
另外,一般的来讲,你们的司机都知道哪里有招待所或民房可以住。而且,住帐篷最好在从拉萨动身之前就和司机打好招呼,让他也做好相应的准备。

第五种武器,医疗
和其它部分不同,下面有关高山病和医药的内容是我请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高山病心血管研究所的何大夫专门写的。何大夫在离开拉萨之前一直在人民医院从事有关高山病的研究工作,同时,他也是许多来西藏的知名人士的保健医生,他的意见无疑应该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的。
“ 知己知彼 挑战高原”
由于那些讲述高原经历的图文材料一般都要谈到人在高原时身体所感到的不适,所以准备上高原旅游的人们会想到是否应该去看一下医生,想了解自己到了高原会不会有事,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使旅途上更安全的一些提示。然而一般平原地区的医生很难有比较直接的高原病理生理的知识和经验,事实上在他们那里得不到细致的指导。鉴于此,本文将提供这样一些指南。
其实人们是以各种不同方式置身高原的,在我国的高原地区就居住着大量的人群,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西藏高原。在国外,高原多半是旅游之地,真正在高原上一住好几年的就不是很多。他们通常是到一座海拔在1500到3000米的山上的可居住的村庄旅游。白天里由于滑雪、登高或是观光会到更高的地方,但晚上还是回到与当初海拔相同的地方。高山攀登者会露宿在海拔更高的帐篷里,也可能在白天爬到了海拔4000至4500米的高度,然而一般会回到较低的地方住宿。
象西藏拉萨这样的地方,海拔3,658米。除了当初解放军大规模徒步进藏,现在很少再有人是长途跋涉去的了。因为那样对精力、时间都很宝贵的人们来说,不是一种有利的
选择。而对身体的承受而言也是极大的负担。尽管青藏公路亦较方便,但更多的人都是乘飞机到达高原的。按逻辑讲起来快速比慢速上高原对身体的压力大。然而,据有统计的分析,飞行进入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较少的发生高原疾病。旅途上经过高海拔地区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高原疾病。这可能是因为体力都用于应付旅行上消耗,身体对高原的适应就发生了困难。
去高原旅行都会面临有些高原病症状的风险。过去老把这些症状错误归因于流感或醉酒。据记载1200至1800米就会有轻度高原症状发生,而严重症状的发生都不低于2700至
3000米。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旅途疲劳等在平原也会发生的不适与高原发生的不适应区别开,否则,就会自己吓唬自己了。
经公路进藏的旅游者给他们的身体逐步适应高原提供了机会,但旅行社也有许多压力。
事实上,在一些高原旅行的经典路线上会有50%左右的高原病的发病率(而飞到拉萨的旅游者中据统计有1%的人会罹患高原病!差距!!)。喜马拉雅山的那一边尼泊尔统计过这样的旅行者30,000人中将有1人死于高原病,每年因此有2-3人罹难。
在高原上,人体本身会有一种调适机制在以最大限度地方式运行,这个过程被称作适应。下面我们来描述一下适应力的例子。如果一个人突然运到珠穆朗玛峰上(8,848米)
这个人将会在几分钟里意识丧失,在一二小时之内会因急性缺氧而死亡。但我们又知道已经有60多人在几个星期的适应阶段后,在没有氧气补充的情况下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个事实显示适应的过程真得是很神奇的。
高原适应的过程现在还知之甚少。过去的研究将重点放在红细胞生成素以及逐渐增多的红细胞上。但现今认识到它只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而呼吸的增大(每分钟通气量),以及其它更精妙的在激素和细胞水平上的适应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足够慢的上升,这些适应过程可有效的发生而不会有高原病的罹患。如果这个人上升的快过身体的适应,那么就会有患高原病的可能了。
高原病一般分为三种综合征:急性高山病(AMS)、高原肺水肿(HAPE)和高原脑水肿(HACE)。这些综合征在病理生理学上是有联系的,但为什么一些人以脑部症状为主,一些人以肺部症状为主就不得而知了。
急性高山病多起于脑部症状,表现为头痛、食欲减退和疲劳,头痛可从轻度发展到剧痛,食欲减退可导致恶心和呕吐,疲劳可发展成极度乏力。有时,这些症状足够严重就成为了高原脑水肿。它的诊断多半是出现了意识改变和/或躯体运动失调,高原脑水肿会快速发展到昏迷直至死亡。它可单独出现也可和高原肺水肿伴随发生。
高原肺水肿可有或没有脑部症状。如果肺部症状单独出现,它的进展会从活动耐力降低、行走困难,发展到严重呼吸困难、胸闷,一直到连坐着都呼吸困难,这样就会快速演变为急性肺水肿,衰竭时会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适应似乎是遗传控制的。有些人到高原很容易适应,而另一些人甚至不能去超过10,000英尺的地方。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办法筛查决定谁适应好谁适应不好。曾经去过高原是个好的指标,但要可比较。例如,一个人白天在3000米上滑过雪,并不意味着他或她飞到3000米上过夜能适应好。然而,要是曾经飞到3000米并适应良好,那么下次问题也不大。一个人如果上次飞到3000米第二天感到头痛,那么下次可能会有同样问题。是否适应通常是在高原上待6-48小时后才能说明。因此,只在高原上待了几个小时是不能说明一个人能适应良好的。
上高原之前需要注意的是:自己过去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接受环境的挑战,这也许需要请教自己的医生说明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重要的器官功能不全;避免出发前的感冒、发烧之类呼吸道常见病;保存充沛的体力。
飞抵拉萨的旅游者中据统计有1%的人会罹患高原病,因此参加旅游的人们进行一些预防用药可能是必要的。预防方面包括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西洋参、红景天等,西药目前认为比较好的是心痛定,但是有个别人会产生头痛等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初上高原时,见到山河如此壮丽,一般会使人有抑制不住的冲动,这时一定要练就一口丹田之气,清心寡欲,自觉休息好第一天,然后再行打算。
在高原上,解决一些常见症状可以使用:芬必得治头痛,维生素B6治恶心、呕吐,如果仍感觉不适就应该上医院治疗。
告诉你一个经验之谈就是不要背着大包袱上高原,你知道是这包袱是什么?就是你的恐惧心理。不仅白白丧失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而且有些事是你越想它,你就越容易得到它。况且,心怀恐惧的旅游不如在家看恐怖片先练练胆子再说。

第六种武器,相机
摄影器材
国内外拍西藏的人可真的是太多了,西藏不仅是专业摄影师梦中的圣地,也令每一个普通的游客一次次的按下快门。很巧的是,我原来在西藏期间作了很多与摄影有关的工作,所以我可以有比较多的教训和经验与这一行中的专业摄影师们分享,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有很高的摄影水准,
但是并不是象我这样有机会长时间的游历西藏。
由于下面的内容可能大多数是针对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的,我想我还是写一些对一般旅行者有帮助的话,这样大家如果不是特别有兴趣的话,就可以跳到摄影后面的其它内容上去。
针对一般旅行者的有关摄影的几点建议:
1、 尽量多带多带,多拍胶卷。
2、保护好你的相机,不要让它长时间的在西藏的阳光下暴晒;小心西藏的风沙,不要在不清洁的环境下使用相机;
2、 换胶卷的时候要在背光处。
4、多带一些备用的电池,因为西藏的低温会大大的减少电池的寿命;
5、自己带齐所有的胶卷,最好避免在西藏买胶卷。
6、虽然各个胶卷厂商都举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自己的产品是最出色的,我个人还是想向你推荐:民用彩色负片中柯达和乐凯是表现西藏非常理想的胶片。你最好从你的个人喜好及预算方面选择其中的一种。
7、在拍照时尊重而且尽量避免惊动你的被摄者,可以送他一些小礼物,但最好不要为这个付钱。
8、如果可能的话,带上一个小的台式三解架和闪光灯会给你的拍照带来得很多乐趣。
好了,再下面的话,就是针对专业摄影师或高级的摄影爱好者,如果你觉得比较索然,就完全可以跳过了。

(专业摄影部分)
关于摄影,好象还是应该从器材谈起。
一般的来讲,如果是从事旅游摄影的,肯定,轻装是你首先要考虑的,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定焦头一定要让位于变焦头,没必要使用的东西一定不要带。
当然,对于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摄影师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拍摄计划包括什么,所携带的器材应该完全从要拍摄的题材来决定,该带的东西都应该带上。能带的,一定要带上;不能带,克服困难也要带上。
我不太好举别人的例子,就说自己吧,可能比较有代表性。我上下西藏大概有十几趟了,最多的时候有同时使用6、7套单反相机,十几支镜头,另有闪灯,三脚架无数的时候;也有时连续几个月,就只用一部HEXAR袖珍机。
下面是我当初准备动身时的摄影器材清单:
旁轴机1 21/2.8、35/2、90/2.8头
旁轴机2 35/2、75/1.5
单反机1 28/1.4、180/2.8(由于姗姗和背心和我在一起拍照片,我也经常顺他们的50/1.4、80-200/2.8以及600/4.0来用,搞得他们抱怨没镜头用。)
单反机2 50/1.8
120单反一部 80/2.8、40/4,150/4
袖珍机1:HEXAR 35/2.0
袖珍机2:mju:-2
立拍得一部
我带了两部旁轴机,主要原因是我的图片以拍摄当地人的记实片为主。用旁轴机要方便的多。毕竟旁轴机的个头和声音都要比单反机小的多。在西藏这样的地方,当地老百姓对相机是相当有抗拒的。所以尽量要用不起眼的相机。

单反机我带了两部,第一部是拍正常片子的,毕竟旁轴机有些限制,特别是微距和长焦头。
我的第二部单反机是一部比较便宜的机器,目的一是在拉萨给当地人拍些照片,然后在当地冲洗,再送给他们;二来是可以在一些极端恶劣或危险的环境下使用。
出于和旁轴机同样的理由,我携带了两部袖珍机,现在的袖珍机的质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特别是HEXAR。
关于变焦和定焦镜头的问题。我觉得的确觉得变焦镜头在西藏要方便的多。因为在西藏有不少时候换镜头是不太方便。
关键就看你觉得对图象质量的要求和拍到图象哪个重要。
在前几年,的确变焦头和定焦头的成像质量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一些新出的变焦头的成像质量象镜头厂商的话来讲已经“非常接近定焦头”了。我自己原来
也是不用变焦的,但是最近的想法正在有一些变化。变焦头主要的缺点在于广角端的歧变和眩光比定焦严重些,另外,当然变焦头的封闭性也要差一点。虽然在理论上变焦头不可能在各个焦段上都有非常好的光学表现,但是在实用中的变焦头之所以可以取代定焦头,关键也是看你的片子要放制或印刷到什么程度,毕竟,如果我的片子只是用在杂志上,即便是做跨页,变焦头的质量也足以和定焦头媲美了。而且,如果用的是反转片,考虑到不太方便剪裁,变焦头就更能发挥其优势。当然,如果放的再大,比如说有些人玩的是艺术摄影,要展览或做展板的,应该就当之别论了。
我理想中的比较好的镜头组合是:旁轴机+28,35,50(或75)头;单反机 20,85/1.2,300/4这几只基本上就够了。当然,单反机的长焦段用专业的变焦头也不错。
我准备的其他需要的小东西还有:遮光罩,备用电池,镜头水,镜头纸,气吹,刷子,闪光灯及长连线,快门线,防尘防雨塑料袋, 清洁剂, 维修工具, 摄影背心,ND4,金
属梯,黑口袋,近摄皮腔,偏振镜,引片器,胶片,三脚架2部,帆布脚架袋,摄影箱, 双肩背摄影包,摄影包,摄影大腰包, 小腰包,摄影助手一名这次虽然没带,但我原来的确是非常喜欢在西藏用宽幅相机的,尤其是在拍风光时。
关于胶片,是这样,我带了以下几种胶片:
1. KM25和KR64:kodakchrome是使用K-14工艺的反转片,虽然在国内冲不了,但是,的确,它的效果是其它任何反转片都比不了的。特别是,它的保存时间要比用E6工艺的反转片长的多,无论是明褪还是暗褪都要小很多。大家想想,你们10年前拍的EPP或EPR现在已经是什么样了?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照片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没有变化。
2.VELVIA:
这是我的标准胶片,用了很多年了,比较熟悉了。的确E-6的冲洗工艺比较方便。
3. PROVIA100:RDP在色彩和颗粒上肯定没有RVP那么好,但是一方面感光度要高一点,另外,RDP的胶片PUSH起来也比较容易。同时,RVP在表现有些需要准确还原的东西上是有困难的。所以,有时候RDP也是有用的。
4.高速片:MS100-1000,我原来一直是用PROVIA 400的,虽然那片子几乎就没什么颜色,但总比KODAK的稍微强一点。在我走之前,胡乱看看不许我再用FUJI的东西了,所以我又试了试柯达E200,好象是真的挺细,但我实在没把握我的图片编辑会不会喜欢加在VELVIA中的E200的色彩;另外,我要单说一句,一般的来讲,对于一些对图片要求高的地方,高过200的胶片的颗粒是不可以接受的,最好是25,50,或者64的。即便在弱光下。
5. 灯光片:FUJICHROME 64T ,目的是在佛殿里拍摄壁画和佛像。不过,这次我吃了64T的亏。在拍大昭寺的主供佛的时候,由于地上全是酥油,即便我用的是最好的捷信的三脚架,有3个大昭寺的喇嘛加姗姗帮我扶着,还是难以让相机很稳定的支撑,而且64T太慢了,我的确很想在这时候改KODAK的320T。320T在表现暖调的时候真是非常出色,但 是,64T能保留更多的暗部细节,这两种胶片真的很难取舍!
6. 乐凯GBR彩负:若干。作为拍摄资料和展示用的胶片,乐凯是我最喜欢的品牌。原因很简单:它在提供足够好的影像质量的同时又在价格控制上作出了惊人的贡献。民族工业,必须支持!!
7. Tri-x (用在120上): 这是我专门拍人像用的。黑白胶片也有很多可选择的,之所以用3-X,主要是因为它的反差很柔和,而且颗粒很细,而且毕竟是老胶片了,性能非常稳定。
在西藏,由于光照强烈,高反差一直是困扰许多摄影师的大问题。解决的方法,一个是胶片;另外,恰当的使用闪光灯也是个好办法,不过,好象国内的摄影师的闪光设备和闪光技术往往比不上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水准。当然,如果运用好了暴光,好多问题要容易解决的多。
8. 立拍得胶片:是拿来做人情的,毕竟,西藏很多老百姓还没见过自己的照片。
对于胶片的使用量,我是这样确定的:
因为我已经对西藏不算很不熟悉了,所以可以以我觉得可能的方法估计胶片。我先安排我的摄影时间并确定我此次的拍摄的内容,哪些是独幅的,哪些综合的专题,哪些小的专题,哪些是留做资料的......加上我原来的经验,然后我估计出比较准确的数字。但是,考虑到我常常使用的包围暴光以及不可能预料的其它因素,我实际上很想带更多的胶片走。我想这还是在我自掏腰包的情况下,如果是为别人拍东西,胶片的使用量大概得再翻几翻吧。
器材的保护和防尘,一直也是我很注意的问题。
我原来每次去无人区之后尼康头里就脏的一塌糊涂,尤其是变焦头,后来逼的我改用德国镜头和旁轴相机。
在西藏的很多地方,风沙在寒冷的旱季和早晚比较严重。而且沙子几乎是无孔不入的往你相机和镜头的缝隙里站。
建议你:
1. 用防尘性好的摄影包或摄影箱;
2. 每天晚上彻底的把所有器材清洁一遍,扫清机身内部以及镜头的各个缝隙;
3.不要没事总把相机挂脖子上;
4.内部变焦的变焦头风箱效应要小一些。
另外,我要特意警告大家关于提防西藏当地小孩摸你镜头及往你镜头上吐口水的问题。好象西藏的小孩对镜头的前片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喜欢摸摸,而且下手又快又准,趁你不备,每每得手。我和姗姗的镜头每天都被弄的脏兮兮的。有次背心的600/4.0的前片上被一当地小孩伸手进去(NIKON600/4.0的遮光罩大概有40公分长呢!)抹了把酥油,600的长炮跟一脸盆差不多粗,害的我几乎用了半瓶镜头水才擦干净。
另外,我要特意提醒一下Nikon90X的用户,90X的确是很好的相机,但是,由于不太清楚的原因,它在西藏的故障率非常之高。原来我们跟一个摄影团在西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关于90X发生故障的抱怨,而这次,姗姗的90X机器也出现了好几次莫名其妙的不肯工作的情况。
我觉得三角架在西藏属于必须的摄影器材。不过在西藏搬太重的三脚架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三脚架的重量和稳定性又不可能得兼。即便有车,在西藏的摄影也还是会有一些需要徒步的时候。我想不到什么比带一大一小两个三脚架更好的办法。或者象翠竹那样带一个捷信1228那样的中型碳纤维架子也是个勉强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如果你的机器不算太大的话。
这里要建议大家的有几点:
很显然,不是所有的时候,所有的器材都用的上。一旦到了目的地,你当然不必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扛在身上;
我带了很多种摄影包,使我在拍摄时可以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同时,我强烈的建议你如果有可能,在长时间的运输器材的过程中使用硬质的摄影箱以保护你的器材;

第七种武器,资料袋
我觉得资料的准备是旅游安全顺利的很重要的东西。我所讲的资料的准备大致包括下面一些东西:
首先是路线资料。
走之前要设计好路线。如果你在西藏的时间不长,你可以参考一下一些旅行社的团队行程。如果你有计划在西藏进行长时间的旅行,最好在制定计划时反复斟酌,广泛征求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呵呵,当然,最好的法子之一就是贴到咱们论坛上让大家看看)。
下面先简单说一说从陆地进藏的几条线路:
青藏路:青藏线是进藏路线中比较容易的。班车比较多。我推荐大家试试在格尔木找那种接新车回西藏的司机。一般桑塔纳从格尔木到拉萨一个人是200左右,有时候还更便
宜。比班车舒服也快多了。沿途吃的还不算太糟。住,基本上很少有人愿意,毕竟路不是很长,1000公里多一点,赶赶就到了。要主意的是五道梁和唐古拉山口。一般的人多少会有些高原反应,如果真的不行了,就赶紧到中途的兵站或那曲去治。路上一定小心别感冒;
川藏/滇藏线:这两条路正常走起来大概需要7-10天的样子。沿途的风景是没的说,主要的问题是路面情况,一到雨季,塌方是很平常的事情,困你几天很正常。所以最好是
春秋天走,风景也最美。
中尼公路:这条公路是从拉萨到尼泊尔的。国内游客一般就是从拉萨到樟木。也是夏天多雨,一到雨季,路常常烂的一塌糊涂。也是春秋天景色不错。冬天从这里去尼泊尔很不错,一路往下,衣服越脱越少,从拉萨的羽绒大衣,到加德满都就只剩短裤短袖了。
新藏线:先声明,我自己并没有走过这条线。关于这条线,大家肯定都知道这是几条进藏路线中最危险的,特别是界山大坂和死人沟。关于这条线路,首先,我强烈!)的建议大家尽可能的避免从新疆走这条线上西藏。如果实在想走新藏线一定要从阿里下去。毕竟,再短短的3天时间里,从海拔900多米的新疆翻过6000多米的山口再停到4500多米的阿里,加上复杂多变的气候,肯定已经超过了很多人身体正常承受的极限。我们这次到阿里见了不少刚刚从新疆上来的游客,差不多每一个我们都积极为他治疗,看病发药,所以,我希望大家谨慎!!

还有一件事,虽然在论坛上说过,但是还是想再讲一遍,就是关于外国人的入藏批件问题。
很多兄弟大概都知道,国家有规定外国人进藏旅行必须有旅游或外事部门的批准,并办理旅游批件,同时,必须在有旅游车辆和导游陪同的情况下在批件允许的范围内旅行。
我个人是非常痛恨对西藏问题说三道四的外国人的,同时,我也非常反对大家把没有批件的外国人带上西藏。每年都会有一些没有批件的老外试图从青藏、川藏甚至新藏线进入西藏,这里面有一些是打算做自助旅行的游客,但里面也有一些是因为种种原因想绕过中国政府,到西藏找点“事儿”的。他们一般最经常的是混在背包客里,或者物色一些孤身的中国女孩,博取她们的同情。也可能有些兄弟(以及MM)是好心。但是,我要说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这本身就是违法的事,会给你自己的旅行带来麻烦;另外,有些抱着特殊目的来的老外也会给西藏找麻烦。同时,如果你的车搭载了老外,而出了什么交通意外之类,连同你的司机旅行社等等都会很难解决。所以,请大家注意,如果你是从陆路上西藏,一定不要帮助没有批件的老外入藏,否则,你的好心可能会毁了你爱的西藏。
在西藏内部旅游的路线每个人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我要说的只有下面几点:
1.季节气候的重要性:西藏的夏天(7,8月)是雨季,雨季的麻烦一方面是川藏/滇藏、中尼公路、以及去阿里的南线比较难走,另外,在大本营也很难看到珠峰。藏北湖区那时候也是一片泥泽。
西藏的几个地区,拉萨和日喀则及山南地区基本上全年都可以旅行;阿里地区是春秋天最好,夏天南线不太好走,冬天下雪之后基本就不太通;林芝地区夏天路不好,春天比较潮冷,秋天最美;昌都地区有飞机通,但也是雨季路极差;藏北夏天实在是没发走,春天还成,就是风沙大,秋天走最好,但是时间短,冬天走倒是方便----只要不闹雪灾!!所以说,总体上讲,春秋天是西藏旅游最好的季节。
2.关于旅游季节:每年的7,8两个月是西藏的旅游季节,这段时间的确是西藏气候最好,最温暖的时间,每到这时候,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蜂拥而至。机票,住房,车辆都紧张且贵。
好象又一种说法这时候西藏的氧气含量最高云云。那基本属于瞎掰了,其实春秋天也差不了多少。咱们大伙能不去凑热闹就免了。而且这段时间又是西藏的雨季,建议大家最好谨慎。
3.补给的重要性:
补给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阿里和藏北的无人区上(当然大峡谷也很重要,下面再细讲),虽然一般的兄弟比较少能真的又机会到无人区转转,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资料比较难找,所以还是一起写了。
西藏的无人区有好几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藏北—可可西里无人区,它的范围东从青藏线往西,一直到新藏线,南起阿里南线,北一直到新疆的南疆阿尔金山。这一带由于人
烟稀少,很多地方被习惯上称为无人区。其实这片地区南部有好几个县城和一些稀疏的牧民点。特别是在横穿藏北的黑阿(安多一狮泉间)公路的南侧。尤其在80年代政府提出的开发无人区的号召下,进入无人区深处的牧民人数有所增加。
藏北—可可西里无人区无疑是西藏最有魅力的旅游地区之一。那里的面积大约占到西藏整个的1/4强一点。藏北湖区是中国湖泊最为密集的湖区,又由于是自流区域,多是咸水湖,湖色各异,深邃诡秘。另外由于无人区人烟稀少,野生动物非常多,黄羊、羚羊、鹤类是极常见的,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见到野牦牛。象雄王国曾在青藏高原上显赫一时,它的遗址也在无人区中心的尼玛附近。同时,由于发源并保留了藏族的原始宗教--本教,这里的宗教习俗与西藏其他地区有很大差异。但是,这里的旅游条件也是西藏各条旅游路线中最艰苦的一条,在面积广大的无人区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就是交通问题
无疑交通是在无人区中的首要问题。黑河公路自东向西横穿藏北地区南部,但是这条线上并没有班车,虽然可以搭车走一下黑河公路,但显然这样浮光掠影的看一看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最好自己有车。
但即使这样,在藏北交通仍然是困难的,主要的问题来自于:
A、 沿途维修加油困难,单车活动的可能性为零
除了在县城和极少数的居民点外,这两个问题很难解决,特别是在黑阿公路以北的大片地区。我们几次去藏北都是有大卡车同行,除了背日用品外,最主要就是为了背油。
讲到这,我还是要强调一句,做专业的越野活动,柴油机在安全性(可以想象一辆装着几个汽油桶的卡车几乎就是一个运动着的火药桶)和性能上都要超过汽油车----虽然这个问题上咱们论坛上有过争议,实施起来也有比较大的难度。
无人区上的道路都是原来车轮压出来的简易便道,路况极差,油耗自然就高,加上无人区的平均海拔比较高(平均在4500-5000左右),大约比平原的路面上多费50%到一倍的
油。
B、 道路的识别和选择
无人区当然是没有路标的,加上各种各样的简易便道,有些甚至是60年代的,要迷路实在是太容易了。即便是使用详细的地图(实际上对于无人区并没有什么详细而有效的
地图)和卫星定位仪(GPS)还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一定、一定要有一位熟悉当地道路情况的牧民或司机带路。
另外,即便如此,还是应该在物资和心理上作好迷路的准备。以便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不致于发生混乱。
C.季节的选择
肯定冬天是不适合去藏北无人区旅行的,天太冷,而且常常下雪,动辄就变成雪灾。夏天有时候雨水大了,所有的简易便道都会变得泥泞不勘,所以春秋天应该是比较好的季节。
特别注意,一般的来讲,从9月中开始藏北一些海拔高一点的过分就开始持续降雪了,所以秋天去的时候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
D.通讯联络
在藏北除了各个县城可以打到长途电话外,其它地方与外部联络是很困难的,我想不到除了使用卫星电话之外有任何更有效的办法。同时除了日常通讯和寻求救援之外,使用卫星电话也可能方便的查到有关的气象资料,同时上上新浪网什么的,所以我觉得它在无人区是必备的。
除此以外,如果车队比较大或人数比较多的话,应该准备可以连成网络的车载电台和对讲机。而且注意车与车之间不要落的太远。我知道在西藏,有时候同一天发出去的车,到晚上可能会差出200公里以上。
关于物资的准备:
从前面的介绍来看,我们应该已经很清楚,如果要去无人区物资的准备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般去无人区的时间都比较长,大家所需的一切生活物资,救生装备都要带齐,落了什么都是无法补救的。
一般的旅行装备就不提了。说几件比较重要的。
A.详细的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西藏分县地图无疑是有用的,另外,带经纬度的更详细的地图无疑也是必须的,这样的地图应该是靠局级单位的介绍信,并有正当理由可
以买到的。
B.卫星定位仪GPS。不仅要有事先详细的线路准备,旅途中路线的准确性也很重要。对于一般的野外活动来讲,GPS和手提电脑中的地理信息系统的配合应该说是最理想的。
一般来讲这样的活动必须要携带发电机,但是,手提电脑的使用可能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
再说一遍,在无人区,GPS是必须的。现在很多新型的GPS允许你把地图资料输进GPS里,能自动记录所走过的道路,并可以和电脑中的资料配合使用,我强烈的推荐你也使用这样的GPS。
C.完备的野营装备
在无人区,全套的野营装备都是必须的。
要说的一点是,无人区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特别是春秋季节,一般的旅游帐篷和睡袋肯定会不够,另外,那里有时候在晚上会有很强的风,所以要格外强调你的帐篷的抗风性。
D.足够的食品和饮水
深入到无人区之后,任何试图在当地补充食品给养的努力都会是困难的,毕竟我们不可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偶尔遇到的牧民手里买羊来煮。所以应该考虑到准备好行程中所需的几乎全部的食品:一些简单而有营养食品作为早餐和中餐,一般来讲只有晚餐才有机会生火造饭。另外,为可能发生延误而准备的备份食品以及水果也是必须考虑到的。
和很多没去过的人的想象的不一样的是,藏北虽然有很多湖,但饮用水却是个问题。藏北的湖有相当多的是咸水湖;另有一些湖虽然喝起来不咸,但矿物质含量很高,据当地人讲喝了会哑或者有其它很多问题。当然流动着的雪山融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藏北还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雪山,所以还是应该考虑好饮用水(包括做饭、洗漱等等)的解决。
在无人区旅行的路线
一般的来讲,南部的班戈县、申扎县、色林错(申扎县县城不远的沼泽常有大群的鹤类活动)、尼玛县、本教神湖当惹雍错、象雄王国的遗址都是比较容易去到的。
从尼玛县往北走到绒玛区后往东,大约车开一天可以到双湖办事处,这一带是野生动物非常密集的地方。
到这里基本就是通常可以到达藏北的最北端了。
从这里往北几百公里可以翻过可可西里山和昆仑山的交界处进入新疆,这样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在双湖特区界的,一条在尼玛县界内。这一带应该说完全是旅游开发的处女地。由于道路难行,现在即便是驼队也很少走了。这里就是无人区的核心区了。关于这条路,由于没有完全走过,我能说的的也很少。好象听说本来广东的一个越野车俱乐部有意要在今年走这条线的,但是最终不了了之,我想原因除了组织上的以外,可能补给和救援困难是一个主要的难以克服的因素吧。
在无人区还有几点要注意的,原来我可能已经唠叨过了,再说一遍:
1.无人区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医疗卫生条件又差,没有完全适应高原气候的旅游者最好在拉萨多适应几天,真出了事可一点救没有;
3. 不要过分接近野生运动,特别是野耗牛,万一见到,一定要离它们远点。
另外,黄羊和藏羚羊有与汽车赛跑的习惯。那气氛是很令人血脉愤张,但最好小心悠着点,很容易出事故。
4.同去的人里要有各种能干的人,特别是车辆维修、向导和医生,在无人区,想从外面得到支援可太难了。
5.但凡无人区,本身的环境一定是已经很脆弱的,一定要注意环保。垃圾不可分解的干了要带走,可分解的就地掩埋。
6.虽然一旦发生可能费用极其昂贵,但是还是要联系好救援的事情。毕竟当地政府和军队还是比较有办法的。

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峡谷是最近一两年炒出来的热点。自然要简单说两句。
我个人是不大支持大家去大峡谷的。原因主要是:大峡谷的生态其实很脆弱。一般来讲,团队进去(单人去很困难)必须要砍树作饭,要打猎什么的。对大峡谷的破坏实在太严重了。
而其实,真的进了大峡谷你会发现,你能去的地方除了在木板房的政府前面拍张照片以外就没什么了。实际墨脱好多有趣的地方都在麦克马洪线的那边,就算不在那边,很多地方由于是边境或者太难于到达,你也根本去不了。那地方,没有军队和劳工的支援,你什么地方也动不了,而实际上即便有了支持,你也不会想去哪里,呵呵,太苦。
我总觉得去大峡谷的旅游者都属于极端猎奇者,不说也罢。
为了保护大峡谷的环境,我希望大家支持我的观点,在近期内,还是不要去大峡谷旅游吧。

再多谈两个问题,其实是比较碎的事:
第一个是刀的携带的问题。好象已经有很多兄弟关心过刀的问题了。肯定,管制刀具是不让上飞机的,即便实托运也常常有问题。很多比较锋利的工具(包括我的冰镐、手斧等等)我建议大家采取邮寄的方法,在西藏买的小藏刀也是这样,拉萨的邮局同志一般都比较帮忙,只要你实话实说又不太过分,他们会比较通融的。
另一个是边境证的问题:在西藏的一些边境地区旅行是需要办理边境证的,这些地区包括:墨脱,樟木,珠峰(算定日县),普兰等等。要说的是最近在拉萨办边境证已经变的非常烦琐。如果不是有特别方便的关系,我建议大家还是在自己的地方办边境证的为好。

在这篇帖子的最后,我还有两句话要说。
和很多不太了解西藏的兄弟想象的不一样,西藏旅游系统的法制化管理其实是比较健全的。如果你在西藏旅游期间和旅行社发生了什么纠纷----这实在比较容易的,毕竟西藏的旅行社的素质和内地比不了----一定要来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投诉。我相信这样是你捍卫自己合法权利最好的办法。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的地址是:拉萨,园林路。也就是在铜牦牛雕像的南边300米的样子。
具体解决投诉的部门是旅游局的质检所:电话是0891- 6834193。
当然,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你和旅行社之间的比较完备的合同。的确,在西藏旅行要和旅行社小心的订立旅行合同。实在不行就要相信旅游局了。就我所知,自治区旅游局质检所处理投诉还是是相当公正的,口碑不错。

附件:
附件1.装备清单

我们这次的装备清单

衣物
Gore-tex 及普通上衣,裤子,登山靴,徒步鞋,袜子&备份
衬衣, T恤,帽子, 手套保暖内衣裤,排汗内衣,T恤2件,野外衬衣, 内衣裤,纸内裤,羽绒服,毛衣,毛裤

日用
大背包及背囊罩(防水防盗),小背包,大小军刀,表,
打火机,地图,通讯簿,一寸及两寸照片,资料袋
钱,证件:身份证,护照(从拉萨签尼泊尔是比较容易的),驾照,摄影协会的会员证或
记者证(当地对于宣传西藏还是比较配合的,虽然现在假记者满天飞),边境证
5#手电,备用手电电珠,强光手电、头灯带
针线包,小绳,毛巾香皂牙膏牙刷梳子手纸,护肤霜,洗发水,剃须刀
收录机,磁带,录音线,
湿纸巾,鞋蜡,笔本纸
电池&备用,墨镜 ,绳套,(晾衫)绳子(是姗姗带的,我发现的确是非常有用)
磨刀石,激光笔,套头气枕
备用食品:巧克力, 袋装咖啡,压缩干粮,
水壶、望远镜、小锁(也是姗姗和翠竹带的!我们经常用。我发现跟着他们俩这样的百货公司和搬家公司旅行真的是很方便!!)
手机及充电器,充电电池,(现在西藏的很多地方还只能使用模拟网的手机,而从明年起,包括阿里首府狮泉河在内的西藏很多地方都将可以使用数字网全球通手机)
当地人小礼物: 笔, 糖,小熊

野外
应急包,防水火机,罗盘,救生刀,绳索+安全锁,磨刀石,多用手斧,对讲机,折锹,大手电,鱼钩鱼线(呵呵,我实在怀疑带鱼钩鱼线到西藏的必要性,似乎在西藏的大多数地方,用脸盆和棒子捕鱼已经足够了),猎枪,子弹,反光镜,哨,绞绳,蜡烛,净水剂,
风镜, 驱虫剂,车载电话对讲机,GPS

野营
铝箔,帐篷,绳,地钉,睡袋,防潮垫,气枕,安全别针,营灯,头灯,露营袋,垃圾袋,
胶带
药品:炊事用品:一般在西藏,高压锅和汽油喷灯是最常见的炊事用品,当然,登山用的
GASS炉更好

摄影器材

资料袋:线路安排,资料,照片,通讯簿,汽车地图册,复印地图/旅行指南,航空公司班次/银行/酒店名录,单位证明(空白的最好,备用)

(注意,要和你的同伴商量好那些属于大家和着带一份就可以了的,别带重了)

还有些东西是路上需要的,但是我们是在拉萨采购的:
小包装洗衣粉,洗发水,军用水壶(可分开当锅用的那种),筷子(我们这一路上用的都是翠竹从我们吃饭的小饭馆,恩。。。借来的。。。),卫生纸,蜡烛,大小带封口塑料袋,铅笔若干盒(是送给边远地区的学校的)打火机,大塑料桶,电池,公关烟

食品:
食盐,茶叶,巧克力,卤制的保鲜包装的熟食品,猪肝,蜂蜜,口香糖(提神和无水时刷牙
用)

附件2.租车合同,这是我们当时订的合同,对大家可能会有点用。

甲方:翠竹

乙方:车主

1. 车主提供车况良好的越野车及司机一名

2. 费用为XXXX元,包括全程的车辆使用,汽油费,车辆的维修及司机的酬劳

3.甲方负责司机全程的食宿

4. 线路为:拉萨—羊卓雍湖—江孜—日喀则—萨迦—拉孜—定日—珠峰大本营—萨嘎—仲巴—普兰—扎达—狮泉河—日土—班公湖—革吉—盐湖—改则—措勤—桑桑—拉孜—日喀则—拉萨,时间共计20天;

5. 由于甲方原因造成超过合同时间,每天增加400元

6. 由于乙方原因造成超过合同时间,每天从总费用中扣除400元

7. 由于车辆损坏及维修造成的时间延误不能认为是甲方原因;

8. 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不被认为是双方责任

9. 合同中未规定的事项,依照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有关旅游车辆管理的有关规定协商解决

10. 付款方式:先付XXXX元,余款回到拉萨履行完合同即付。

签字: 日期:

有几点要说明:

1. 一般先付的款大概是总费用的25-30%左右

2. 说实话,有时候去象阿里这样的地方,车辆的损坏和维修是很难避免的。最好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

3. 合同越详细越好,最好连景点和万一没到景点怎么办都写进去。

4. 一般的来讲,如果你们的车在路上发生了长时间的、难以修复的损坏,车主(旅行社)是有责任再排一辆车去安排你们完成旅途的。当然,这也最好写进合同中。

附件3.去阿里的食品准备:

一般的来讲,去阿里是比较不好准备食品的。沿途有些县城和区是有饭馆的,但更多的地方,比如神山圣湖边的招待所,是只能提供你火和灶具,你需要自己作饭的,还有些地方能给你的就只有热水,当然,呵呵,也有什么都给不了你的地方。

下面基本是参照是我们当时准备的清单,按20天的量,我现在重新做了数量上的调整:
10斤胡萝卜,黄瓜20斤,苹果2箱,西瓜,腐乳3瓶,榨菜10袋,压缩饼干少量,萨其马20袋,鱼罐头10听,肉罐头10听,雪菜罐头10听,电池2盒,矿泉水120只(返程的在阿里买),方便面2箱(返程的在阿里买),奶粉2袋,大白兔奶糖6袋,巧克力若干(姗姗和翠竹本身都带了很多),大可乐1箱,鸡蛋60个,桃子,烟,豆奶粉2袋,火腿肠30条,炼乳2瓶,咸鸭蛋20个,大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19:4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使用冰斧

冰斧使用注意事项:

  上或下坡攀登,冰斧必须都朝向坡壁。不论斜登、斜降或横渡,冰斧都须朝坡壁,因此冰斧须随时换手持冰斧。冰斧於攀登行进间必须离地,不可放任冰斧拖地前进。冰斧可以随时为确保固定支点,坐姿时,冰斧的鹤嘴插入斜後侧雪地,立姿时,冰斧垂直插入雪地,蹲姿时,冰斧的鹤嘴插入身体下方的雪地。

  一、横持冰斧直登或直降

  双手握持横胸冰斧,斧刃朝上并朝外,双腿略蹲,上身挺直,重心在後。每一步伐,腿必须直抬与直放,步距不能太大,一步为准。直登动作是直降动作的反向动作。

  二、蹲姿冰斧点戳直登或直降

  身体动作采蹲姿,双手持冰斧於腰侧,握斧端之手,虎口朝外,握斧尖之手,虎口朝内,斧刃朝外。直登时,斧尖朝身体後侧戳入雪地,确定冰斧固定才前进两步。直降动作同直登动作。

  三、蹲姿冰斧砍劈直登或直降

  身体动作采蹲姿,手持冰斧下端,鹤嘴须朝下。直登时,鹤嘴往前砍入雪地,迈步移动两步且手顺冰斧移动至斧眼,扳起冰斧,重新动作。直降动作与直登同。

  四、冰斧压制直登或直降

  身体动作采半蹲,单手持冰斧之斧眼处,鹤嘴朝雪地。直登时,将冰斧抬至高处,且鹤嘴压入雪地,顺势移动两步,扳起冰斧,重新动作。直降时,冰斧是压制於冰爪齐边处,动作与直登同。

  五、企鹅式直登

  双手握冰斧之斧眼,两脚张开,冰爪之爪尖斜朝外,脚姿势如企鹅。直登时,冰斧向前直插入雪地,顺势移动两步,拉起冰斧,重新动作。此动作较省力,亦可做为直登过程休息动作。

  六、之字形斜登或斜降

  靠雪坡面的单手持冰斧,双脚移动成一直线,步幅不能太大。斜登时,冰斧之鹤嘴朝前,冰斧直插入雪地,靠坡面之脚先往前踏稳,後脚再往前踏於前脚脚尖附近,踏稳再拉起冰斧往前插入雪地,重复动作。斜降时,冰斧之鹤嘴後,姿势和脚步移动与斜登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21:2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选择适合的攀登安全带

当我们从事各种攀登活动的时候,攀登安全带是连接和攀登者和登主绳之间的装备,对于攀登者来说,安全带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配合攀登者的身材条件,让攀登者感觉很舒服和安全感之外,应该要根据攀登者的用途来选择合适的安全带。

比较安全带的类型
使用安全带的地方和用途有很多,当购买安全带时需要考虑到最常接触的攀登方式,选择最适合的安全带,我们这里大都以坐式安全带为主,在文章最后会稍微介绍其它形式的安全带:

多用途安全带:
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攀登方式如攀岩、溯溪、冰雪地攀登,甚至于紧急救难!一般来说在安全带的腿环和腰带的部分都会加上护垫,提供适当的舒适性。调整式的腿环可依据使用者的体型或从事的攀登方式来进行调整;在安全带的腰带设计有器材吊环,可以让使用者将需要的器材或粉袋勾挂在吊环上,方便取用且不妨碍行动或操作,一般吊环设计的数量约有2到4个;在安全带的前面设有一个确保/垂降绳环,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帮人确保或自己从事下降。
登山用吊带:
一般来说,登山的行程当中会发生墬落的频率比起攀岩来得少,在考量到长时间的登山行程之下,一般登山用的吊带都尽量减少护垫的设计以便于减轻吊带的重量和体积;在使用的材质上会选用较耐磨不吸水的材质以应付严酷的地形和天候;调整式的腿环可以方便穿脱衣服和冰爪,而不需要脱下安全带,甚至于在上厕所时可以在安全带上系住绳子确保安全!器材吊环的数量至少要有两个,而有些登山安全带甚至没有确保/垂降绳环的设计!
大岩壁用安全带:
一般从事大岩壁的攀登通常要进行多次的绳距,甚至于要经过数天的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在安全带的设计上必须着重舒适性,护垫的设计是不可少的,以减轻长时间悬吊操作时所产生的压力和不舒适。有的安全带甚至于将腰带后部贴近背部的护垫加宽以提高舒适性。调整式的腿环可以方便穿著较保暖的衣服活动,器材安全环的数量至少要有四个,可以让使用者将需要的器材或粉袋勾挂在吊环上,方便取用且不妨碍行动或操作;在安全带的前面设有一个确保/垂降绳环,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帮人确保或自己从事下降。
运动攀岩用安全带:
重量轻,舒适性高是此类安全带的设计重点,柔软的护垫内侧设计增加攀岩的舒适度,固定式的腿环设计不会影响到攀岩者的活动,如果是比赛型的安全带,腿环的宽度设计比一般攀岩型的还要窄!器材吊环的数量根据使用者的攀岩方式而有不同考量,如果只是从事运动攀岩或上方确保方式,两个器材吊环就已经足够了!如果需要携带器材从事传统攀岩,四个器材吊环是比较足够的。在安全带的前面设有一个确保/垂降绳环,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帮人确保或自己从事下降。

挑选适合安全带的条件
挑选适合自己的安全带是很重要的,如果安全带太紧,就会限制使用者的活动性,以及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悬吊在半空中的时候;安全带太松,则会产生滑动,摩擦身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在发生倒栽葱的墬落时,甚至于会从安全带中滑掉出来!在悬吊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拉到胸部压迫到横隔膜而让人不舒服。所以必须根据个人的身材选用适当尺寸的安全带。
挑选安全带时,最好可以穿著你在使用安全带时的服饰再进行试穿,如果你从事攀登的活动要同时背着背包和安全带,一定要确认两者的结合不会造成活动的不方便和不舒服。
腰带:
穿安全带时,腰带的位置应该在髋骨的上方,不可压迫到横隔膜,影响到呼吸,应该在腰部留下2.5到5公分的空间。穿好之后,不论多用力地将腰带向下拉,安全带都不能被拉到髋骨之下。腰带的带子通过腰带扣环拉紧之后,带子应该还要有剩余8公分以上的长度。
腿环:
腿环的宽松度应该让人感觉很舒服,如果是可调式的腿环,将带子通过腿环带扣并系紧,带子应该还要有剩余 5公分以上的长度。
PS:如果是髋骨太窄的成人或者是小朋友,就必须使用全身型的安全带,才能确保攀岩时的安全。

使用攀登安全带的注意事项
腰带扣:
目前的制造厂商都采用double-buckle设计,在穿著安全带时先将带子穿过腰带扣,就像一般穿著皮带的方式,然后必须将带子再回头穿入腰带扣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反扣,才能够确保带子不会在墬落的冲击力之下从腰带扣中滑脱出来,如果是使用可调式腿环安全带,腿环带也是采用相同的反扣方式连系起来,确保安全!
使用方式:
每一种安全带跟绳索的绑法都不一定相同,使用者一定要确实知道身上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程序,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何保护安全带:
尽可能的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远离热源和化学物品;使用冷水和温和的肥皂来清洁安全带;在使用之前,检查是否有缝线脱落、缺口和其它损坏的情形。
安全带在每个周末都使用的情况下,大约有2年的寿命。如果经常发生坠落或和岩壁摩擦,使用寿命会更短。如果发现安全带有磨损或损坏的情形时,为了生命的安全!换一条新的吊带吧!


其它形式安全带
胸式安全带:
胸式安全带能提供上半身额外的支撑,使身体保持原来的位置。一般的攀岩活动并不需要使用到胸式安全带,但是当必需背着背包上攀,或是溯溪、冰雪地攀登遇到较危险的地形时,有胸式安全带和坐式安全带配合,能提高活动的安全性。胸式安全带一定要和坐式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支撑的效果,绝对不能单独使用胸式安全带!
全身式安全带:
目前所有的安全带中,只有这一种是UIAA认可的。它结合胸式及坐式安全带为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除了可以避免头下脚上的坠落,还能将冲击力平均分散到整个躯干部份,减少对下背部的伤害,对小孩子和髋骨太窄的大人较为适用


当我们从事各种攀登活动的时候,攀登安全带是连接和攀登者和登主绳之间的装备,对于攀登者来说,安全带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配合攀登者的身材条件,让攀登者感觉很舒服和安全感之外,应该要根据攀登者的用途来选择合适的安全带。

比较安全带的类型
使用安全带的地方和用途有很多,当购买安全带时需要考虑到最常接触的攀登方式,选择最适合的安全带,我们这里大都以坐式安全带为主,在文章最后会稍微介绍其它形式的安全带:

多用途安全带:
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攀登方式如攀岩、溯溪、冰雪地攀登,甚至于紧急救难!一般来说在安全带的腿环和腰带的部分都会加上护垫,提供适当的舒适性。调整式的腿环可依据使用者的体型或从事的攀登方式来进行调整;在安全带的腰带设计有器材吊环,可以让使用者将需要的器材或粉袋勾挂在吊环上,方便取用且不妨碍行动或操作,一般吊环设计的数量约有2到4个;在安全带的前面设有一个确保/垂降绳环,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帮人确保或自己从事下降。
登山用吊带:
一般来说,登山的行程当中会发生墬落的频率比起攀岩来得少,在考量到长时间的登山行程之下,一般登山用的吊带都尽量减少护垫的设计以便于减轻吊带的重量和体积;在使用的材质上会选用较耐磨不吸水的材质以应付严酷的地形和天候;调整式的腿环可以方便穿脱衣服和冰爪,而不需要脱下安全带,甚至于在上厕所时可以在安全带上系住绳子确保安全!器材吊环的数量至少要有两个,而有些登山安全带甚至没有确保/垂降绳环的设计!
大岩壁用安全带:
一般从事大岩壁的攀登通常要进行多次的绳距,甚至于要经过数天的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在安全带的设计上必须着重舒适性,护垫的设计是不可少的,以减轻长时间悬吊操作时所产生的压力和不舒适。有的安全带甚至于将腰带后部贴近背部的护垫加宽以提高舒适性。调整式的腿环可以方便穿著较保暖的衣服活动,器材安全环的数量至少要有四个,可以让使用者将需要的器材或粉袋勾挂在吊环上,方便取用且不妨碍行动或操作;在安全带的前面设有一个确保/垂降绳环,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帮人确保或自己从事下降。
运动攀岩用安全带:
重量轻,舒适性高是此类安全带的设计重点,柔软的护垫内侧设计增加攀岩的舒适度,固定式的腿环设计不会影响到攀岩者的活动,如果是比赛型的安全带,腿环的宽度设计比一般攀岩型的还要窄!器材吊环的数量根据使用者的攀岩方式而有不同考量,如果只是从事运动攀岩或上方确保方式,两个器材吊环就已经足够了!如果需要携带器材从事传统攀岩,四个器材吊环是比较足够的。在安全带的前面设有一个确保/垂降绳环,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帮人确保或自己从事下降。


挑选适合安全带的条件
挑选适合自己的安全带是很重要的,如果安全带太紧,就会限制使用者的活动性,以及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悬吊在半空中的时候;安全带太松,则会产生滑动,摩擦身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在发生倒栽葱的墬落时,甚至于会从安全带中滑掉出来!在悬吊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拉到胸部压迫到横隔膜而让人不舒服。所以必须根据个人的身材选用适当尺寸的安全带。
挑选安全带时,最好可以穿著你在使用安全带时的服饰再进行试穿,如果你从事攀登的活动要同时背着背包和安全带,一定要确认两者的结合不会造成活动的不方便和不舒服。
腰带:
穿安全带时,腰带的位置应该在髋骨的上方,不可压迫到横隔膜,影响到呼吸,应该在腰部留下2.5到5公分的空间。穿好之后,不论多用力地将腰带向下拉,安全带都不能被拉到髋骨之下。腰带的带子通过腰带扣环拉紧之后,带子应该还要有剩余8公分以上的长度。
腿环:
腿环的宽松度应该让人感觉很舒服,如果是可调式的腿环,将带子通过腿环带扣并系紧,带子应该还要有剩余 5公分以上的长度。
PS:如果是髋骨太窄的成人或者是小朋友,就必须使用全身型的安全带,才能确保攀岩时的安全。

使用攀登安全带的注意事项
腰带扣:
目前的制造厂商都采用double-buckle设计,在穿著安全带时先将带子穿过腰带扣,就像一般穿著皮带的方式,然后必须将带子再回头穿入腰带扣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反扣,才能够确保带子不会在墬落的冲击力之下从腰带扣中滑脱出来,如果是使用可调式腿环安全带,腿环带也是采用相同的反扣方式连系起来,确保安全!
使用方式:
每一种安全带跟绳索的绑法都不一定相同,使用者一定要确实知道身上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程序,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何保护安全带:
尽可能的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远离热源和化学物品;使用冷水和温和的肥皂来清洁安全带;在使用之前,检查是否有缝线脱落、缺口和其它损坏的情形。
安全带在每个周末都使用的情况下,大约有2年的寿命。如果经常发生坠落或和岩壁摩擦,使用寿命会更短。如果发现安全带有磨损或损坏的情形时,为了生命的安全!换一条新的吊带吧!


其它形式安全带
胸式安全带:
胸式安全带能提供上半身额外的支撑,使身体保持原来的位置。一般的攀岩活动并不需要使用到胸式安全带,但是当必需背着背包上攀,或是溯溪、冰雪地攀登遇到较危险的地形时,有胸式安全带和坐式安全带配合,能提高活动的安全性。胸式安全带一定要和坐式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支撑的效果,绝对不能单独使用胸式安全带!
全身式安全带:
目前所有的安全带中,只有这一种是UIAA认可的。它结合胸式及坐式安全带为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除了可以避免头下脚上的坠落,还能将冲击力平均分散到整个躯干部份,减少对下背部的伤害,对小孩子和髋骨太窄的大人较为适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2:23:2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选择适合的攀山锁

攀山锁的产生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而制造出来的,根据使用环境和条件的不同,攀山锁的制造厂商也至做出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锁,以配合各种使用的需求;因此选择攀山锁时应该先确定使用的环境、用途来决定。


攀山锁的类型
目前市面上的攀山锁种类繁多,以外型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种:

1. O型锁[Oval carabiners]:攀山锁最早期的形状;因为锁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可以吊挂数个器材而不会拥挤,再加上平滑的弯曲侧边,绳环受力后不会任意移动,因此是人工攀登的最佳选择,如果要利用锁进行下降的时候,最好选择O型锁进行操作;另外也可以利用两个开口相反的O型锁替代一个保险锁使用。不过它的承受强度是所有锁里面最小的。

2. D型攀山锁["D" shaped carabiners]:它的外型设计为将冲击力量透过"D"型的"∣"线来承受,因此它的承受强度跟重量比最大;它的重量也比相同材料制作、同样尺寸的O型锁来的轻,但是承受强度却比较大;由于D型锁的闸门 [gate]设计,也使的勾挂器材或确保装置变得比较容易。

3. 变形D环[Asymmetrical "D" carabiners]:外型很像D型锁,但是其中一端侧边为了减轻重量而变的比较窄,它的好处是闸门开合的程度比较大,比 D型锁更容易勾挂器材或确保装置,但是锁内部空间比同尺寸的D型锁和O型锁来的小。


刚才我们在前面有提到闸门 [gate],它是攀山锁当中可以活动的部分,几乎所有的器材装备都要透过闸门才能从锁中取出或是放入锁中,所有的闸门都有弹簧装置,当我们用力推的时候,闸门很容易就被打开,一旦放开的时候,闸门就会自动关起来,跟锁的其它部分连在一起。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有四种,以下就跟各位简单说明:

1. 直式[Straight]:最早的形式,也是目前市面上看到最普遍的形式。

2. 弯曲式 [Bent-gate]:闸门向锁内侧弯曲的形式,这种特殊的设计是为了容易将器材装备扣进锁之中,虽然设计成弯曲的形状,但是并不影响到锁本身的承受强度,但是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对的话,原本在锁内的绳子会因为受力而滑出锁之外,所以必需要先了解如何正确的使用,才能得到安全的效果。通常这类锁应该是设在快扣或绳环的下方,然后将绳子扣入锁之中,绝对不要将锁直接扣住确保点!

3. 附有保险 [Locking]闸门上附有装置可以锁住攀山锁,增加攀山锁使用的安全性!一般我们称之为保险锁,通常我们将这类锁使用在特别需要确定安全性的地方,例如进行垂降的时候、帮别人进行确保的时候、或者是设置在进行长距离攀登时的第一个确保点。
它的保险装置通常又分为两种:旋转式以及自动上锁式;旋转式的保险锁在闸门关上之后要旋转保险装置到安全的位置才算完成保险的动作;自动上锁式的保险装置本身具有弹簧装置,一旦闸门关上的同时,保险装置就藉由本身的弹簧装置将闸门锁定,达到保险的效果。通常自动上锁式的保险锁价钱要比较贵一点。
ps.当你在进行攀登、垂降或确保之前,请再次确定您身上的保险攀山锁是锁上的,即使是使用自动上锁式的保险锁也是一样要再次确定!

4. 金属线圈 [Wire-Gate]: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形式,利用不锈钢金属线圈做成,可以减轻攀山锁本身的重量以及有较大的闸门开合空间,虽然承受强度不一定比传统形式的锁来的大,但是闸门不会因为攀山锁受到震动或撞击而打开。 承受强度攀山锁的使用是要求锁的闸门关起来时经由锁的两侧来承受外界力量,如果使用正确,一般市面上销售的攀登用锁都能适用于各种正常的攀登环境,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确,或是外力施予锁时,锁的闸门是打开的,则攀山锁的功能可能会大打折扣。一般而言,每个通过测式的锁上面都会标示所能承受的强度,单位是以KN(kiloNewton)为代表,1KN等于225磅所施予的力量,相当于102公斤。

重量
通常当你在进行攀登的时候,随身携带的重量越轻越好,但并不表示重量轻的锁就比较好;重量轻的锁通常金属柱体本身的厚度较窄,受到震动时闸门打开的机率比较大,而且容易磨绳子,减少绳子的使用寿命。


尺寸
锁的尺寸都不尽相同,大的锁容易操作,闸门开合范围比较大,容易勾挂器材,内部空间可以挂装备的数量也比较多,通常用在确保或垂降的机率比较多。小的锁重量较轻,但是可携带的装备数量就有限制,比较适合用在采取上方确保攀登的固定点和自我确保点的架设。


材质
攀山锁一般使用钢质或铝合金材质做成,钢质的锁通常使用在工业用途、搜救工作、以及制式的配备。它的耐用性和强度使得能够胜任各种特殊状况;铝合金制锁常见于一般攀岩或其它属于休闲性运动的攀登活动上,重量较钢质锁轻,价钱也比较便宜,虽然强度不如钢质锁,但是仍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攀登活动的实际需求。


实际操作
当你决定要购买锁的时候,最好可以拿在手上实际操作,去体会各种锁的使用感觉,适不适合你的手掌?是否容易扣住装备?操作起来是否顺畅?如果选用保险锁,最好可以单手操作,并打开及关上保险数次,感觉一下锁使用的顺畅性和舒适性。藉由不断的试验来选择你觉得适用的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