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哈哈哈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CHECKPOINT 添加了第10部翻译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5-10-16 15:08:3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15 发表于 2015-10-16 07:17
谢谢,后来我找到了怎么把身体悠出去更细致的视频,脚,膝盖,胯具体该怎么动,在翻译,过几天发出来{嘿 ...

伙计,快点翻译呀!这些视频太好了,很好地解决了我现在很多的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5-10-16 15:10:51 | 只看该作者
wowmac 发表于 2015-10-16 12:47
如果从正面看,内倾反弓(无论怎么称呼)后,身体重心to大腿to小腿与雪面夹角20度,保持小腿与板底90度的Pl ...

我觉得你的理解同我的不一样,我的理解是我们正常倒体到本集中的大倒体之间还有20度的差,就是推荐你大胆的往弯里面倒。不知道对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5-10-16 15:2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owmac 于 2015-10-16 15:31 编辑
Austurias 发表于 2015-10-16 15:10
我觉得你的理解同我的不一样,我的理解是我们正常倒体到本集中的大倒体之间还有20度的差,就是推荐你大胆 ...
立刃45度是1.4G。只要增加几度,nG这个数值就会大量增加,哪怕没到达增量数值含义上的20度——到达/接近绝对数值含义上的立刃70度。(即便25度进阶到45度)

雪况严重影响立刃角度的体验,所以在大冰场上器材竞技范儿大行其道

点评

谢谢!学习到知识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7 18: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8:49:38 | 只看该作者
wowmac 发表于 2015-10-16 12:47
如果从正面看,内倾反弓(无论怎么称呼)后,身体重心to大腿to小腿与雪面夹角20度,保持小腿与板底90度的Pl ...

womac说的对,会有一个剧烈的离心力,不过这个力不是持续那么大的,第七部就在说这个

点评

哈哈哈15 太给力了,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6 1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5-10-16 19:11:0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15 发表于 2015-10-16 18:49
womac说的对,会有一个剧烈的离心力,不过这个力不是持续那么大的,第七部就在说这个 ...

哈哈哈15 太给力了,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03:18:1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第七部动作可以让我们滑的更动态 ,因为稳定,所以在弧顶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离心力,然后可以把我们弹出去,这样滑的弯有快有慢,弧顶最快,入弯处最慢。想请教一下高手,一个弯里有快有慢应该就是动态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5-10-17 18:08:46 | 只看该作者
wowmac 发表于 2015-10-16 15:24
立刃45度是1.4G。只要增加几度,nG这个数值就会大量增加,哪怕没到达增量数值含义上的20度——到达/接近绝 ...

谢谢!学习到知识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5-10-18 07:0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花梁 于 2015-10-18 07:08 编辑

楼主辛苦了!狠狠滴赞一个!视频里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那些在白板上画出的圈啊,直线啊,箭头啊。这些东西一般的指导员讲不出来,即使能讲,也不一定愿意如此免费的分享!

点评

教主有见地!这些白板上的讲学一般只有收费的学习班才能看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0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5-10-18 08:40:44 | 只看该作者
7重点讲的是保持下身姿态稳定性。一方面需要双板同步性,更重要的是保持双脚踝-双膝-髋部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可以使得力量的传递和反馈不打折扣,从而使弯型更简洁漂亮。除了滑行问题,力量传导不在一个平面的严重后果是容易造成膝盖损伤。
至于所谓动态弯,是在上述姿态稳定基础上,滑雪者对发力的时机,长短,力度的调控后形成的弯儿。个人觉得,大小弯的上述技术要点是一致的。收放自如,存于一心。
这套视频非常适合追求卡宾的雪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5-10-19 18:04:47 | 只看该作者
受益
20度的勇气那个视频 是不是应该理解成20度的内倾或者倾倒
最后一个“进攻”能否理解成 施压

点评

20度的那个应该是勇气吧, 那个*进攻*后来想了想感觉翻译成冲击比较好,施压感觉不太对,那个老头有专门讲加压的,讲的时候是把加压和*进攻*分开的,所以不应该翻译为加压 翻译为冲击在结合20度的勇气那一部感觉挺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9 1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