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灰灰9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让我慢慢跟你走(悠闲、省钱,五个老太自助香港半月游)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1:12:14 | 只看该作者

92、怡和午炮

 

 

 

1127 星期四

 

怡和午炮——上环

 

一晃在香港也就只有再住两晚就该滚蛋了,还有两个整天的时间也懒得再掐算,去西贡和屏山文物径的念头早已化为乌有,人突然惰性十足没了进取心。小红也成了强弩之末,连海洋公园也不想去了,咱领会了她的意图,就开始忽悠毛大夫,说海洋公园没啥东西,就有个海豚表演,咱北京动物园的海洋馆里就能看,还不要钱。

 

毛大夫一听海洋公园就有个海豚表演,立刻就说不去了,小红这才松了一口气,带老妈玩的任务就算画句号了。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到了这工夫,干劲十足的毛大夫立刻元气尽泻,哪也不想去了。毛大夫没了革命意志,小红便得逞了,立刻派了任务,让老妈在家休息养神,自己去尖沙嘴逛街淘货。

 

怡和午炮正午十二点才放,时间富富有余一点都不用着急,出门自然还是选择铛铛车作为交通工具。铛铛车什么都好,就是不报站让人坐着有点不塌实,对于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的外乡人来说,就要自己想办法了。路边的建筑可以作为参照,另外最有效的就是寻找地铁站的标志,香港的地铁标志特别明显,看上面的地名,见到铜锣湾就下车那肯定没错。

 

乘着铛铛车一路观光晃到铜锣湾,按照攻略找到地铁D1出口,几个转弯来到海湾对面的告士打道,一条快速路挡在眼前成了无法逾越的屏障。说是要从怡东酒店下的通道过马路,对面就是午炮,可是这个通道实在难找,在大楼里转了半天才算是问到了,原来这个过街通道是从地下停车场里面钻过去。

 

繁忙的停车场不时有车来往,行人要贴着边才能下到地下,地下停车场就像个迷宫,我们三个老太太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过街的方向。想找个人问问也没戏,因为停车场是自助的,没有服务人员。最后好不容易才看出了端倪,原来墙上有箭头标记指示着前行的方向,看着墙上的指示标志,左转右转的才能找到出口。

 

钻出地下道过了马路就到了避风塘海边,怡和午炮就在地下道出口左边,一小块临海的绿地被栏杆圈起。隔着栅栏往里望去,炮台上架置着那门三磅重炮弹的速射炮,左边还有一个金光闪闪的铜铃,午炮两侧各有两门古代大炮当摆设。背后那块明光锃亮能照出人影的铜牌上,简要介绍了怡和午炮兼顾的慈善作用。

 

怡和午炮最早始于1841年,那时的怡和洋行从港英政府手里购买了东角岸边的土地兴建渣甸货仓,并在那里设置了货运码头,作为起卸货船上的货物之用。当时东南沿海海盗猖獗,为了对付海盗又设立炮台一座。每到有大班进港出港,都会鸣炮致意,后来有一次怡和洋行总经理罗拔渣甸从英国回到香港,员工便鸣放了代表最高礼仪的21响礼炮。

 

不幸的是当怡和洋行鸣放礼炮时,正好赶上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经过,引起了英军的极大不满,他们认为怡和洋行只是个商行,没有权力鸣放礼炮。没想到鸣了十多年的午炮竟然给自己找来了麻烦,惹不起英军怡和洋行对自己的行为表示道歉。作为自罚洋行每天中午12点鸣炮报时,表示上午工作时段结束,维多利亚两岸都能听到报时的炮声。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194112月,当日军占领香港之后,大炮被抢走了,午炮自然也就无法鸣放。后来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新被英国政府接管,英国海军向怡和洋行增送了一门可发射六磅重炮弹的大炮,怡和洋行的午炮从194771日恢复鸣放。后来附近的居民嫌噪音太大,又换了一门三磅炮弹的速射炮一直使用到今天。

 

如今怡和午炮成了香港旅游的一大景观,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午炮发射,我们来时还差一会才到12点,看午炮的人已经陆续上来了。大家都在寻找着最佳位置,我们也围着炮台转着,想不明白是站在哪边最为有利。站在左边可以看到摇铃,站在右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射,最后还是选择了右边。

 

还差几分到12点,一位身穿制服的洋行工作人员出来了,一看他身材瘦小文质彬彬,怎么看都不像是放炮的。只见他一路走向栅栏门,用钥匙打开了门锁进去站在炮台后方看着手表,等时间一到就转身几步走到铜铃前,摇了八下铜铃,然后就上了炮台。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等下一个动作,只见他手上的拉绳一拽,砰的一声巨响把人吓了一跳,一股白烟冒了出来,午炮就发射完了。

 

放完炮工作人员转身走了,炮台开放半小时任游人参观,大家在炮台里面上上下下,一直到稀罕够了才各自散去。站在海边欣赏海湾也是不错的选择,避风塘海湾里停满了大大小小的私人游艇,锚泊的船只桅杆林立,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不时有小船驶来,靠岸之后送上人员和货物又匆匆离去,真应了那句话:船小好掉头。

 




附件:



jpg  DSC0745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6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6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6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6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7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7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7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7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8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8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9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9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49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00.JPG
绿野户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1:25:32 | 只看该作者

93、闲逛上环老街

 

 

看完午炮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一行人又从地道原路返回,到了崇光百货门前就分道扬镳。让老姐带着刘大夫慢慢往家走,晚上早点做饭吃完了就去青马大桥看夜景,自己则乘上了铛铛车直奔上环而去。这些天一直在中环附近晃悠,还没腾出工夫再往前走一段到上环,都说上环是最能感受老香港的地方,咱就趁着今天倒出空来去一看究竟。

 

铛铛车的终点站就是上环,等到了上环,车就停在轨道上不走了,陆续有乘客上来,要是等着人催你下车,那是没门,只能自己凭感觉这是到底了。要是再不下车,一会车就往回返,那可就真成了游车河。马路对面就是那座红砖的西洋建筑西港城,大楼采用的是英国爱德华式建筑风格,由花岗石作地基,一个个圆型的拱门被红白相间的色彩编织成了放射状。

 

西港城建于1906年,最初是船政署总部旧址,后来改建为街市北座,由于它的历史价值,在1990年被港英政府的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香港法定古迹。1991年由土地发展公司把大楼进行了全面修葺,改建成具有香港文化特色的传统行业工艺品中心。现在的西港城一层临街的一面几乎被酒楼饭馆占据,二楼以上是店铺。

 

上环无疑是个让人怀旧的地方,这里不像中环那样现代时尚,这里的人们也没有那样步履匆匆,好象生活节奏都放慢了。小街小巷小店小铺是淘便宜货的好地方,俺这个从来不买东西的人也在一家户外店淘了两付手套,一条裤子。上环还是海产干货集中的地方,一家挨一家的店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海产珍品,每个品种上都插着打折减价的牌子。

 

逛来逛去就在林立的高楼中看到一个时尚的广场,原来这是新纪元广场,由两座写字楼和中间的纪念花园组成。广场物业于1988年动工开建,1997年底落成,由当时的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主持揭幕。花园中心的圆形池子里面是皇冠的造型,中间还放置着一架三角钢琴,前面一棵圣诞树上扎满了彩球,烘托出一派节日的气氛。

 

广场上的游人很多,金发碧眼的老外也喜欢到这儿来凑热闹,聚集着更多的还是印度人,头缠包布的印度大叔成群结伙聚拢在一起,恍惚中还以为是到了新德里。在广场上转了一圈就去找半山自动扶梯,想去荷里活道古董街转转,自动扶梯的入口在中环街市,上次去是碰巧蒙上了,这回专门去找还真有点晕,转了半天没找到,只好作罢。

 

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中午分手时说下午早点回去,晚上好一起去青马大桥看夜色,就乘上了回程的铛铛车。回到家里老姐已经把饭做好了,又煎饺子又炸鱼,炒了两个菜,熬了一锅粥,等到吃饱喝足人也快动不了了。一看外面起风了,天空中一丝云也没有,想来这样的夜景肯定打了折扣,咱也就别一根筋非要千辛万苦奔那青马大桥了,早点歇了给明天最后的香港攒点劲。

 

 




附件:



jpg  DSC0750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0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0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0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0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0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2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3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4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5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6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7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8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1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2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2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24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25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31.JPG
绿野户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09-3-10 21:43:0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站定就听场上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接着一群奔马风驰电掣从眼前掠过,还没等回过神来就没了踪影。”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09:40:29 | 只看该作者

94、参观赛马博物馆

 

 

 

1128 星期五

 

赛马博物馆——半山自动扶梯——荷李活街——太平山顶

 

今天真是奇了怪了,哪一天都没有起得这么早,当明媚的晨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让人顿时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披上衣服抓起相机就出了门,到走廊尽头的楼梯口去看风景,这个观景台是上次来香港退房善后倒垃圾时发现的。此时阳光把高高的楼群抹上了点点金色,东区走廊画着漂亮的大弧线,把自己的腰身藏在楼房的阴影中。

 

眼见得在香港就剩下最后一天了,想去又没去的地方越数越多,这下可应了那句话:虱子多了不咬人,既然努出日本屎来也完不成任务,干脆也就甭急了,用咱的老招安慰自己:反正我下次还来呢。没了任务心情舒畅,去哪也没了方向,就信马由缰就近溜达吧。一想从西湾河去跑马地最方便,那就还是坐上铛铛车去跑马地参观赛马会博物馆。

 

起大早赶晚集是常有的事,等坐着铛铛车晃晃荡荡混到跑马地已经是十点了,没了赛马活动的跑马场空空荡荡的,看台和赛场一览无余。从入口前经过,绕到赛马场看台的后身,顺着高高的大墙往前走,一个个大门都紧闭着,旁边就是高架桥,桥的对面半山上是一个基督教墓地,山坡上密密匝匝都是坟墓,生者和死者就是这样近在咫尺。

 

赛马博物馆在跑马场快活看台二楼,进了快活看台的大门上乘上电梯,一眨眼就到了。博物馆门前是礼品廊,上面陈列了很多精美的纪念品都跟赛马有关,如果有喜欢的可以购买。开幕于1996年的博物馆设有八个展厅,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尺,展出了香港的赛马史,快活谷马场和沙田马场的发展史,还有几匹一代名驹的资料。

 

一进门首先看到一台磅秤,这才知道每次赛马前上阵的策骑师都要过磅,策骑师的体重直接关系着赛马的成绩。这台磅秤可以让观众体验,咱也坐上去试试,体验一下做策骑师的感觉。一坐上去前面的液晶显示器就显示出一个数字154磅,这就是咱的体重,后来看完展览才知道这个体重正是压垮一代名驹同德的重量。

 

跑马地赛马场是由一片沼泽填平而来的,1846年举行了第一场赛马,以后每年举办直到今天。赛马成了香港生活的组成部分,用于比赛的马匹也成了重要的成员,马商从外蒙古往香港贩运马匹,一条贩马之路逐渐形成,处于中转位置的镇江成了中国最大的马市。马匹自天津沿海路线或自内陆沿大运河的水路而来,镇江马市把各种各样的马匹卖给外籍人士。

 

展厅里有一具马匹的骨骼特别引人注目,这是三届马王禄怡的骨架,它是香港第一匹赢得百万奖金的骏骥。禄怡是一匹澳洲灰色阉马,从19781982年,禄怡出赛三十二次,取得了十五场胜利,赢得奖金总共一百零八余万。禄怡在1982年最后一场赛事中,以沙田锦标为其光辉岁月划上了句号,1995年逝世后被保留了骨骼作为永久纪念。

 

还有很多赛马的奖杯都很精美,那些一个世纪前的赛马日志也被保留下来,成了宝贵的文物。更有意思的是马具,马匹穿的步行皮鞋特别好玩,自从马房从跑马地迁往沙田后,每当跑马地马场举行赛事,出赛的马匹便需运返跑马地山光道的马房。它们从山上步行往马场出赛时,就穿着这些马鞋来避免滑倒,同时也降低了铁蹄踏在马路上的噪音。后来博物馆下面的新马房启用后,马匹就不用来回转移,马鞋也没用了。

 

博物馆静悄悄的,部分正在装修的展厅里有工人在忙碌着,隔着玻璃可以看到他们在忙活,电影厅定期放映有赛马有关的短片也不放了,想从短片上对香港赛马的历史有个深入的了解是不行了。就在书籍画册区随手拿了本画册,坐在沙发上翻阅起来,这本画册整本都是一匹马的专集,这匹马的名字叫同德,是马主花了两万元从澳洲买来的。

 

等把这本画册都看完了,也对马匹成为赛马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原来选马的学问这么深,训马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练马师和马的关系直接影响了马的训练,而策骑师是真正上阵出赛的人,体重就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同德最后被压垮,就是策骑师的体重太重了,难怪赛马场上看到的骑师都瘦小精干呢。

 

从博物馆大门出来可千万别急着上电梯下楼,找卫生间的工夫三绕两转就到了快活看台,站在看台上观赏跑马场真是惬意。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清风,绿草如茵的跑道划着弧线向前延伸,被鳞次栉比的楼群紧紧相拥。在看台上观看赛马感觉一定很好,居高临下全景式的观看,跟站在场边上局部观看的感受会有很大不同。

 




附件:



jpg  DSC0753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3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3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4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4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4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4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4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4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4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5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5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5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5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6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6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6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6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7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7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8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8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8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8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9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59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0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1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12.JPG
绿野户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0:00:09 | 只看该作者

95、从港岛西端到荷李活道

 

 

参观完赛马博物馆,出门又乘上了铛铛车,这回坐的是去港岛西边的车,一口气坐到了坚尼地城。坚尼地城是西环的尽头,位于香港岛北岸居住区的最西端,这片区域的开发开始于香港第七任总督坚尼地,他在任内积极开辟土地,填筑了西区岸边的土地,因此这片沿海的新填地被称为坚尼地城。

 

坚尼地城由于地处港岛西端,一直被视为偏僻的住宅区,很多扰民的设施和工业建设都在那里。到了上世纪末港岛北岸的土地都被开发殆尽,使得西边的坚尼地城有了发展机遇,原有的焚化炉、水泥厂、屠宰房、殓房和废物处理中心悉数被搬迁,这里就被开发为高档住宅区。在林立的高楼下,街道两旁的行人没有那么密集,轻轻松松地逛着小店小铺,悠闲又随意。

 

香港随处都有的麦当劳是解决午饭的最好地方,买份套餐找个角落坐下,面对着窗外边吃边歇脚,还可以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发呆,真是经济实惠。吃饱喝足歇够了腿,一路往回溜达着从上环到中环,这回算是轻车熟路找到中环街市,顺利登上半山自动扶梯。站在扶梯上观着街景转折向上,一会的工夫就到了荷李活道。

 

这是一条以古董而著称的老街,街道两边的店铺几乎都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古董古玩,佛像木雕,首饰挂件。一个正在布置橱窗的店铺把一幅毛主席画像给挂上了,从来也没见过这种画法,看着真挺稀奇的。走在古香古色的荷李活道,跟在中环上的感觉恍若隔世,不知是古董把时代在往回拉,还是这条街的舒缓节奏让人感觉到时光的倒流。

 




附件:



jpg  DSC0762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3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3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3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3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3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4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4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5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5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5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5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6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6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6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7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72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73.JPG
绿野户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0:08:40 | 只看该作者

96、文武庙和楼梯街

 

 

荷李活道走到头就看到一座香烟缭绕的庙宇,这就是香港最古老的文武庙,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文武庙建于1848年,以后虽然经过多次修建,其建筑仍然保持着原貌,这里佛教和道教共同供奉,还供奉着主宰文事的文昌帝和主掌武艺的关帝。庙宇的顶棚上挂满了层层叠叠的塔香,前来供奉神明和求签问卦的人络绎不绝。

 

文武庙斜对着楼梯街,这条街的楼梯步道顺着山势一路走来,古朴怀旧的楼梯街是不少香港电影取景的地方。从这条街下行走到底,就到了皇后大道,看着即将落下的夕阳,突然产生了去太平山顶看日落的念头。前两天去太平山没赶上日落时分,要是能在日落前赶到山顶,看着一轮红尘缓缓落下,再等到点点灯火逐渐璀璨,那该是多美的一幅画面。

 




附件:



jpg  DSC0767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7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8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8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8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8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8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90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91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69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01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03_副本.JPG
绿野户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0:16:51 | 只看该作者

97、从中环到太平山顶

 

 

有了这个目标,脚步立刻加快了,再也没有闲心瞎晃悠,匆匆赶往中环码头旁的15路车站。码头旁的填海造地工程正忙活得如火如荼,林立的吊车把海港弄成一个大工地,寸土寸金的香港造地的成本也非同一般。夕阳的金色已经染上了对面九龙尖沙嘴上的楼盘,与远山相间的天际也变成了一抹黄色,和海水的湛蓝相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山的15路车在小巷中穿行着,车上的乘客大都是去山顶的游客,大家坐在车上都很兴奋,前面那个老外一直端着相机不停按着快门,后面坐着一对情侣也不停地说短论长。早就知道在半山上有个观景台,在那里看夜景比上到山顶观赏更清晰。可惜此时坐着车上反到把那个站头给忘了,想半路下车都摸不着门,何况人家香港的车不报站,咱也就别想了。

 

车绕了个圈到了山顶,还没进站就看到窗外一轮如血的残阳,真想立刻蹦下车去,可是还要等车进站。终于熬到了车进站,跳下车奔出站房扑向马路对面,落日已经沉进了浓重的雾霭之中,失去了最后的锋芒,变的有气无力。尽管这样,我还是等到它最后的隐没,日出日落总是那样让人心动,以至于一起走东南亚的小姨给送了个绰号,说咱是逐日的夸父。

 




附件:



jpg  DSC0771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1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1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2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2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2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2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2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3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3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3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3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4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4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4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4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4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4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5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5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56.JPG
绿野户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0:37:13 | 只看该作者

98、夜色徒步太平山

 

 

等看完落日后顺着大路往观景台而去,山顶那个精致的小餐厅门前已经点亮了装饰灯,星星点点的芝麻灯挂了一树,暖暖的黄色给苍茫的暮色增添了一抹温馨。山顶的观景亭是俯瞰港岛的好地方,夜的帷幕还未拉下,遥望黄昏的港岛,在暮色的笼罩之下有几分寂寥。走下观景亭去近距离观看缆车,走着走着就发现这名为白加道的步道在无限向前延伸。

 

难道这就是跟缆车并行的那条路?要是这样的话,就能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山下了,这样随着山路一边下降一边观赏港岛的夜色,不正好满足了刚才想在半山观夜景的念头吗。目标有了,脚下的步伐也就加快了,人生地不熟,尽量在天黑之前多赶点路就成了眼下最重要的事。脚下走得快,也不能耽误了看夜景,走着走着被作为坐标时隐时现缆车道不见了,天一黑顿时就开始心慌。

 

路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或许真有个人更让人害怕,这时只能想着香港一贯以社会治安一向以好著称,但是太平山有人劫道的信息还是有所耳闻。走着走着终于看到路边的矮树林里有人影在晃动,仔细辨认了一下那是还在修理坡道的工人。那边上还有台阶下行,估计那是步行的近路,从这里一定能到山下,可是树林那么密,夜色又黑,一个人哪敢走呀,还是走大路保险。

 

走到前面有了亮光,路边那栋建筑闪耀着灯火,门前的牌子被照亮,从那上面知道了这里是白加道15号,是政务司司长的公寓。再往前走路就越来越宽,最后到了一个岔路口就又开始犯晕,到底是往哪里走呢?这里已经是车流滚滚,想找个人问那是没门,人家都开着车总眼前飞驰而去,能躲过去就不错,谁还敢朝前凑。

 

最后只能咬着牙确定走左手这条路,把中银大厦当成目标,只要能时常看到那楼上竹节的造型,心里就有底了。这条路的名字真怪叫马己仙峡道,这是香港岛半山区及山顶的主要道路,是由中环前往山顶的必经之路。走在这条路上就没有在白加道上走那么舒服了,那条路上没人也没车,这条路上可是车流不断,幸亏还有窄窄的人行道,不然可就惨了。

 

不过看着夜景走夜路,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的香港唤起了最后的留恋,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最后欣赏百万美元的夜景,也算没辜负今夜的良辰美景。当中环的高楼大厦越来越高,就离市区越来越近了,当绕过一个桥下,前面那座漂亮的大门出现在眼前,熟悉的花园道到了。夜色中的圣约瑟大教堂被黄黄的灯光笼罩着,显得更加神秘,拍婚纱照的新人还不知疲倦地在教堂门前加班加点。

 

从教堂穿过,经过终审法院到了中银大厦,这里离铛铛车站就不远了,到了繁华的闹市心情立刻放松了,信步溜达到车站,等车的工夫看到两对新人在车站拍摄婚纱照。铛铛车这个有百年历史的文物级交通工具,除了让人怀旧外,还有新老对照的功能,难怪港人和游客都对它如此青睐呢。

 

回到家里吃完最后的晚餐就开始收拾行李,来的时候觉得箱子里面都是吃的,住了十几这些吃食几乎是一扫光了,又没买什么东西,箱子还是给装满了。老姐说,幸亏没买那个炒菜的铁锅,不然还真没地方装。前两天老姐在杂货店看中了一个铁锅,上次来老姐就非常喜欢香港之家公寓里的炒菜锅,这回时间充裕,竟然找到了货源,那天要不是被我阻拦,肯定就出手买了。

 




附件:



jpg  DSC07760.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6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7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7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7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7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8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9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79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0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1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1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18.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2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2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3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4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5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5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5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5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6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7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DSC07877.JPG
绿野户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09-12-23 20:44:11 | 只看该作者

不可复制的香港游,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2-3-2 17:13:37 | 只看该作者
常看常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