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xtea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滑雪中的连接技术:出弯、入弯和转换(上中下合并)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2-1 10:05:27 | 只看该作者

正想发帖子问刻滑是否需要转板的菜鸟问题... 就看到这篇文章了, 好文, 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2:50:49 | 只看该作者

根据AF1的观点,对原帖作了较大修改

仔细看了AF1的回帖,感觉原文确实需要修改,主要修改如下:

在“二、拧转”中增加了对雪板自然旋转的说明。“三、用刃”增加了快速换刃作为用刃入弯的要点。“五、PMTS的逻辑”几乎重新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1:27:45 | 只看该作者

滑雪中的连接技术:出弯、入弯和转换(下)

出弯入弯都讲完了,转换是连接出弯和入弯。转换包括身体重心的前后和左右转换,以及身体动作的转换。

一、重心前后转换

“出弯向后,入弯向前”在很多滑雪理论中被提及,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The Skier’s Edge中的观点是出弯时要减少转弯角度,向后压雪板可以使刻滑板变得更平从而减少转弯角度;入弯时要增加转弯角度,向前压雪板可以使刻滑板变得更弯从而加大转弯角度。我认为这个观点很片面,没有讲到“出弯向后,入弯向前”的本质。

滑雪中的连接技术:出弯、入弯和转换(下)

1

1是一个垂直的C弯示意图,图中外圈实线是雪板的运行轨迹,内圈虚线是滑雪者重心的运行轨迹。内圈比外圈运行距离短,也就是说重心比雪板的运行速度慢,因此到出弯的时候重心会自然向后。为了使C弯滑行过程更流畅,入弯时重心就要向前,转弯时重心逐步自然向后,到了出弯时重心处于适当向后的位置。这才是“出弯向后,入弯向前”的本质原因。除非要在出弯时搓雪,否则不需要重心主动向后压板尾,反而是要控制在重心自然向后的过程中不要太靠后了。

既然“出弯向后,入弯向前”,转换时就要将重心从向后调整到向前,调整的方法是将活动腿向后移动,如果转换时处于“轻身”状态则可以双腿向后移,从而更好地将重心从向后调整到向前。

二、重心左右转换

雪板和重心运行轨迹示意请见图2

滑雪中的连接技术:出弯、入弯和转换(下)

2

2中双实线是雪板的运动轨迹,中间的虚线是重心运行的轨迹。在图中可以看出来并腿的转弯效率最高但不易保持平衡,梨式的效率最低但容易保持平衡。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并板转弯效率高。道理很简单,并腿与分腿类似于摩托和汽车,摩托不易保持平衡但转弯效率高,汽车容易保持平衡但转弯效率低。

2.      单板转弯效率更高。依据前述理论,用一只雪板转弯效率要高于用双板转弯。用一只板转弯还有另一个好处,全身重量都压在一只板上时,板刃可以更好的吃住雪,刻滑板也可以被压得更弯。

3.      外板承重转弯。用一只板,就应该用外板。内板用外刃,外板用内刃,内刃比外刃更有力,所以用外板。用外板还有另一个原因,重心相对于外板更靠近于C弯内侧,用外板在转弯中更容易保持平衡。内板可以轻放在雪面上,处于随时可以离开雪面的状态。

三、并腿与分腿

外板承重转弯后,并腿与分腿就不再影响转弯效率了,其他因素决定了滑雪者采用并腿还是分腿。先比较并腿与分腿各自的技术特点。

 

并腿

分腿

转换

速度快

速度慢

拧转

有利于拧转

不利于拧转

吸收*

可以双腿同时收缩

可以单腿收缩

站姿

双腿基本相同

内侧腿收缩,外侧腿伸展

*指吸收蘑菇和虚拟蘑菇的冲击力。明白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1.      并腿小回转。小回转时需要快速转换,大幅度拧转,所以需要并腿。在蘑菇上还需要双腿吸收蘑菇的冲击力,所以蘑菇对并腿的要求更加严格。

2.      分腿大回转。大回转转换速度慢,不需要拧转,单腿吸收虚拟蘑菇即可,而且“内侧腿收缩,外侧腿伸展” 是回转中理想的站姿(出弯部分讲到了),所以分腿在大回转中是较为理想的站姿。

四、身体动作转换

转换中身体动作还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      脚部。脚部动作是换刃。

2.      腿部。转换时双腿姿态互换,即收缩换为伸展,伸展换为收缩。

3.      上身。小回转中上身保持不动。完全刻滑中上身的反弓和反拧需要转换到另外一个方向。

五、参考视频

用两个以前用过的视频。

1.      并腿小回转。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Y-P6MfjqHM/

2.      分腿大回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tMHcLgUFo4&feature=PlayList&p=3C84F39FF235A588&index=13

六、附录

最后对参考资料以及哪些是教材的内容,哪些是我杜撰的做一个说明。

1.      参考资料。主要是两本书,Ron LeMasterThe Skier’s EdgeHarald HarbEssentials of Skiing,在Amazon.com都可以买到。

2.      出弯。虚拟蘑菇是Ron的理论,在他的书中我没有看明白应该如何利用。腿部动作要领HH有非常详细的论述,但他没有明确说明理论依据。结合Ron的理论和HH的方法是我做的。

3.      入弯。PSIA说要转,PMTS说不转,PSIAPMTS你明明转了还说没转,PMTS说我是自转不是拧转. . .转都转糊涂了,拧也拧不明白。我的观点是自传拧转都是转,转与不转都可以练,分清场合使用即可。

4.      转换。“出弯向后,入弯向前”,“外板承重”,“并腿小回转,分腿大回转”都是教材上说的,理论分析部分大多是我杜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2-4 11:59:4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深有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2-5 06:57:3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特别赞对重心在”并腿,分腿,犁式“三种滑行方式中的使用及转弯效率

这样细腻的文字描述能帮助大家从理论与原理上来明白滑雪特定动作的目的!

个人认为”出弯重心在后,入弯重中心在前” 这个原则不是绝对的,滑雪者根据不同的滑行目的可以交换使用,举两个例子。

1. “入弯后重心在后,出弯时重心在前”

   经验丰富的滑雪者,可以借助重心的前后动来给滑行加速,也就是说使用雪板的“左右轴”, 入弯后瞬间加压在板尾,出弯前重心再跟上来。这是一种加速的滑法。 同时也是一种主动调整重心的方法。

2. “出弯重心在后,入弯重心在前”

   这种重心调整的方法,常见于小弯技术,出弯前,双板是朝山上旋转,雪面阻力增大,重心容易置后,这时需要采用收腿的动作来抵消雪面的阻力,收腿的同时,上体借助惯性自然往前冲,带动重心前移,入弯时自然变成“前扑下压”的动作,让板头的刃吃雪入弯。

所以,个人认为。“出弯重心在后,入弯重中心在前” 这个原则不是绝对,一定要结合特定的滑法来讲述,这样可能更为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2-5 07:30:4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句话最有意思

其实,我个人一直认为:对于一个滑雪特定的动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虽然表述的方式不同,但是实际结果都是一样,不需要过度相互纠正,过度的相互纠正的结果是双方不服气,开始过分的争论,最后发展到相互诋毁,横看国外的滑雪技术论坛是如此,纵看国内的讨论滑雪技术的板块,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

积极的做法是 包容百家的观点与定义,辩证的理解所有论述与分析,从中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滑行技术来获得滑雪的快乐!

国内的大众滑雪技术理论尚未形成体系。形成体系之前必须有大量的实践才行,目前这个条件还不具备。所以我们学习滑雪的捷径就成了“拿来主义”,日本的,美国,加拿大的,奥地利的,统统的拿进来,先囫囵吞枣的吞入,然后慢慢的消化理解,提取其精华。随着大量的实践积累,必然有一天中国会形成适合自己的雪场环境与条件的大众滑雪技术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2-5 14:3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10-30 08:06:18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10-30 09:23: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2-16 18:0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w802 于 2012-2-16 18:06 编辑

高,实在是高,博大精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