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这篇文章是我自己在滑雪过程中的感悟。不可否认,其中有对有错。但我的态度仍然是,新手你可以参考,不要完全否定。
我想做的是一件新手非常需要的事情:那就是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把玄幻的事情说清楚。本来没打算发在论坛里,但前段时间有个网友,引用了部分文字,索性就发布出来。
高手,可以一笑而过,但如果你是新手,你可以参考,因为这是我滑雪进阶的感悟,我写出来了,而且很详细,很具体,不玄幻,你或许能从里面获取灵感。光靠看大神们做动作,你会很迷惑,就像偷学武功,只有招式没心法一样,而且大神不一定有时间给你写感悟。
记住谁的话都不要信,哪怕大神的,别人的话,只做参考,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分离是什么?怎么分离?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分离的技术参数是什么?分离和反弓、转轴都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这我,我的感悟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来的。我也是新手,但我的第二次飞跃就是从分离的理解开始的,希望也能同样帮助到你。分离谁都知道,但又有几个能把这些问题回答一下呢?
不要完全否定这篇文章,这是我的态度,至少进阶路上,你有一个参考,这比听不懂的玄幻真理更有利于你进阶。多少年后,当你超越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可以回想一下,这篇文字会有它的意义。
-------------------------------------------------------------------------------------------
lower body and upper body speration上下身分离,相信每个滑雪者都知道,不就是上半身和下半身不一起转吗?但具体细节是什么呢?比如怎么分离的,分离角度是多少,分离过程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分,什么时候合,发力点是什么,分离和反弓什么关系,分离和转轴发力又有什么联系?
其实分离不简单,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而这些细节会揭示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掌握了这些细节,你的双板滑雪会一下有质的提升,反弓不在是问题 转轴水到渠成。
分离是英文直译,但比较笼统,我觉得叫上下身延迟转动更加形象一些。
当上半身向右转时,下半身不是立刻跟转,而是在上半身的带动下延迟零点几秒后再向右转。这时上半身和下半身就形成了一个角度,形成所谓的分离。
分离是让上下身形成一个相对角度,这时腰部就能够为下半身提供拧转力,为腿部主动转轴提供动力支撑点,这就像发条,分离是为了上弦,上弦后发条才能有动力。
下半身旋转的延迟是由雪板立刃刻雪转弯造成的。上半身旋转无阻力,而雪板是受雪的阻力的。 而且 雪板转弯的路径也要更大。因此,如果你是立刃刻雪转弯,下半身一定会比上半身慢半拍。
上半身和下半身分离的角度不能太大 应在45度左右 也就是说 上半身和下半身的相对夹角不宜超过45度,分离角度太大会造成重心后置,失去平衡。这个角度会随根据坡度和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速度越慢,角度越小,速度越快,角度越大。分离角度是随时变化的。入弯时会慢慢增大,出晚时会慢慢减小。
上半身应先转,下半身延迟跟转。为什么大回转引身最后一个动作是turn into falline(上半身转向滚落线)?而mogul更明显:下半身要往左转,上身必须提前向左转(这时下半身正在向右)。 下半身想往右转,上半身必须提前向右转。因为下半身转动的原动力还是来自于上半身转动。如果没有上半身旋转所提供的扭力,下半身是无法凭空旋转的。
分离的大概过程是这样的:先是上半身向左转,零点几秒后,下半身也会向左转。当上半身和下半身汇合时(分离消失),上半身再向右转(此时下半身正在向左),下半身会延迟零点几秒后再向右转动,如此往复。
旋转是需要轴心的,上半身的旋转同样需要一个轴心。因此,上半身旋转的前提是必须先获取一个支撑点,以此为轴再进行旋转。进入上半弯时,首先外腿小腿要顶靠鞋舌内侧(核心动作),感受到鞋舌内侧提供的支撑力,这样你的重心就会压在外腿并前倾,实现立刃施压,然后再以外腿雪舌内侧支撑为轴,旋转上半身,外腿雪板内刃就会在雪面上画出一个完美的弧线,这时就进入下半弯了,反弓和转轴也是在这时才形成的。
如果未获取支撑轴就提前转身,重心会有一部分落在内腿,就会出现两腿劈开,外腿往外撇,内腿向内压的问题。
新手很容易犯的毛病是上半身一转,下半身立刻马上跟转,没有延迟,雪板直接在雪面原地拧转,而不是立刃刻雪划弧,这样就成了搓雪。这个毛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转身之前外腿没有获得支撑点,没有将重心完全转移到外腿造成的。
反弓动作其实是上下身分离的自然产物。上半身先向左转,下半身延迟零点几秒后也向左跟转,这个下半身的延迟跟转其实就是反弓形成的过程。
刚开始滑大回转感觉转弯动作特别别扭,因为反弓要面向山下嘛,上半身转一半就强制停止,保持面向山下。当明白分离的细节后,我不再强制停止转身,而是自然的让转身动作做完全,这时才发现原来这么顺畅。因此,不要为了反弓而强制上半身面向山下,而应该自然的旋转上半身。
分离角度和旋转角度分离角度是相对固定的,但上下身完全可以在保持这个相对角度的同时,整体做旋转,转出更大的角度,这就是大回转的旋转角度了。因此,上下身虽然只分离30度,但你却能滑出一个半圆,最后横在雪道上。这个整体旋转就是在保证上下身相对角度的同时,上半身向内旋转,而下半身不断的延迟跟转,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离角度,从而完成大回转的转弯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回转一边要求你保证反弓面向山下,同时又要求你将上半身向内旋转,它们其实并不矛盾。小回转的上半身是直面山下的,因此,上半身没有特别明显的内旋动作
当你主动旋转上半身 分离成30度时 身体就会向前拉伸 这时腰部反弓会自然成型 腿部也容易进行向内转轴 结果就是膝盖内倾并内旋 外腿膝盖贴在内腿鞋跟 锁定膝部反弓和转轴 这样完整的反弓就自然成型分离角度不宜超过45度 我是30度比较合适 感觉身体先拉伸 然后再收缩 转弯的时候 身体拉伸 转到头了 再收缩
上半身的旋转频率决定了转弯频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