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李宜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 混在欧洲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9:50:08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九)

 蜡像馆

    知道了蜡像馆的创建人是我们斯特拉斯堡老乡后,本来就势必一游的我们当然更是不会因为票价高昂就轻易放弃了。
   
虽然未着裙装,也要站在玛丽莲梦露身旁搔首弄姿一下,老公更是可以亲亲这个性感明星的香颊;打安南老兄一记耳光又何妨?他不一样还笑得灿烂 ?与拿破仑一起指点江山的不是我的好好老公吗?怎么一转眼他又跑去和克林顿勾肩搭背了?来和毕加索合个影吧,也可稍解没有生在他的时代的遗憾。
    
拍回来的大叠照片不是我们此行的唯一收获,店家另外附送大量冷汗作为纪念!这里的“惊吓屋”真真是让我叫破了喉咙。真真假假的死尸、鬼怪让素不相识的几个各国游客挤作一团尖声惊叫。开始还大无畏的走在前面的我,越缩越靠后,不好!成了最后一名便成了“鬼魅魍魉”捉弄的对象,啊~~谁揪我头发啊?救~~命~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徐志摩的这首诗使得剑桥成为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向往一游的地方。为了寻梦,我们也来到这里。撑长篙的,是大学生船夫,他纯正的牛津音令我着迷;灿烂的笑容更是让我们满载了一船星辉。老公也大发诗性地想起了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词句。

    康河已不是徐志摩悄悄别过的那一条,如今的康河,水上交通极为繁忙。欢声笑语溅了俩岸。垂柳依依,让空气都滴着绿意。而古老的爬藤则象极了花体字,记载了剑桥的荣光。数学桥不象是真的,倒象是童话里通向古堡的那一座,等在古堡里的公主正在梳理她满头的金发。蛋糕般的三一学院,让它前面的一大块草坪都美味起来;甜甜的书香更是醉了游人,恨不得袖了云彩,还舍不得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22:10:54 | 只看该作者

东欧之行

      东欧之行算是我们的长征了。一路向东,常常是迎着朝阳上路,而目的地,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为了这次东行,我特地跑到老远的慕尼黑去签到捷克的签证,斯洛伐克免签,而匈牙利对外交护照是免签的。租了一辆雷诺,理论上是不可以开到东欧的,不过我们中国人对理论上和实际上分的是很清楚的,呵呵。


     素有露天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布拉格果然名不虚传,建筑精品俯拾即是,一路走来,仿佛在上艺术史和建筑史的复习课,又象极了一次考试。坐在老城中心的小广场上,目光穿行于时光隧道,一杯咖啡喝到冰凉,视觉却好似在享受盛宴,心里满足得不知说什么好。

     可惜建筑物是带不走的,只能去“狠狠地”看,“狠狠地”记在心里。

   视觉的盛宴紧跟着就是听觉的盛宴,在昔日的王宫里,一间小小的偏殿,一架三角钢琴,一大一小俩只提琴再加一管长笛就足以用乐音款待来自八方的客人了。玲珑的,跳跃的,清凌的,婉转的,柔媚的,曲折的。。。。。。如果你允许,我尽可以把美好的形容词铺了满纸,可惜与音乐相比,语言真的是好苍白的啊。
     
把自己浸入乐曲中,时间停滞了,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不知名的年代,我穿一件浅紫的长裙,头发高高束起,手中羽扇轻摇,仰望着提琴手苍白英俊的侧影,痴痴地,痴痴地,不愿醒来。

  告别布拉格,一路向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驶去,老公一方面心疼我,一方面也是不放心我的驾驶技术,总是要等到累得不行了,才肯让我来开车。那天他终于累得睡着了,我则终于可以开我的飞车了。速度保持一百五六十公里,这样的高速行驶是很费油的。不一会儿油灯就亮了。当我减速准备进入加油站的时候,老公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只见他脚蹬手刨地大喊:“哎呀!这车,这车,我怎么控制不住了?”我要笑死了,笑得岔了气,他睡糊涂了,真是太搞笑了。信不信由你,这样的事情一共发生了两次,我真是服了他。
   
我们这样的驾车出游,远远近近有太多,每次都是一人驾车一人看地图和路标指路。偶尔走错路,我们从不互相埋怨。相反如果有谁在最后一秒钟转弯走上“正路”,对方都会大加赞扬,说:“多亏是你啊,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开长途车是非常辛苦的,时间长了难免会发困,开始的时候,老公会使劲打自己几下来提神,后来又发明了唱歌来提神的办法;而我喜欢让他给我说相声,他一个人绘声绘色地复述一些经典的老段子,有时候可以一字不差的。好多相声我听了不止一次,还是会笑得前仰后合,而瞌睡虫就在笑声中跑得没影了。

    走了很多的路,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的风景,我和他在这种相依为命的旅途中感情也越来越好,就象歌里唱的,我们会一起慢慢变老,把这许多的故事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5-12-15 17:51:46 | 只看该作者

优美的文字,却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看得我想掉泪。

优美的文字,却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看得我想掉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5-12-19 10:14:05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跟着你“混”了,刚看到(七),又要忙了,继续加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5-12-19 17:40: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财富圈》

 你好!
我是财富圈杂志的编辑褚建春,负责本刊的旅游栏目,看到你在绿野上的文章,觉得和我这期的主题很合适,不知道愿意投稿否。因为没有你的联系方式,请及时和我联系,我的电话是01084123471-226或发mail ——springchu@sina。com,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2:48:35 | 只看该作者

(三十)

 在欧洲几年,作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官,我们不能象其他国家的外交官那样过着优裕的生活。但去到东欧,由于当地相对西欧比较低廉的物价,我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吃大喝了。东欧的饮食独具特色,多以肉食为主,肉类品种丰富,烹饪手法也很多样。我们是晚上到达布拉迪斯拉发的,在市中心的广场,找到一家看起来好红火的餐馆,坐下来大快朵颐。我们点了一大份烤鹅腿套餐,美味冲昏了我的头脑,心算从不出错的我,在换算当地货币时把小数点挪了一位,给了十倍的小费。哈哈,这下我们越发地象暴发户了,来来来,干脆再点上一瓶红酒,来个不醉无归!

    虽然会出错,但仍然喜欢旅游中兑换、换算货币,收集硬币这个项目。认清、攒齐一套硬币能给我好多的成就感,有时纯粹为了得到硬币去买东西,央人帮我兑换,其中乐趣无穷。如今欧洲很多国家都统一使用欧元了,但各国还是把硬币的一面设计得各具特色,而自从有了干净漂亮的欧元,我购物都不用信用卡了,就等着会有一枚惊喜让我攥住在手心。

布拉迪斯拉发比起原来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同的首都布拉格差得很远,从它的所谓国家博物馆就可见一斑。这里的藏品都很一般,而它的镇馆之宝也只是一枚拇指肚大小的无头维纳斯骨雕。它们的“大酒店”象极了我们的三星级,大而无当,优点只有便宜。整个城市都让我想起廊坊、日照一类的中小城市。但就在这里也见到了开中餐馆的同胞,真的是,有土地的对方就有中国人啊。

     离开布拉迪斯拉发,去布达佩斯,出城的路很难找,绕了很多冤枉路。看来斯洛伐克有待发展,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在细节上最见真功,不是表面文章可以胡弄得过去的。类似假植物,门脸儿工程这样的受累不讨好的事是谁也瞒不过的,徒惹人笑罢了。

匈牙利古老,端庄,气派辉宏。高高建在半山的老皇宫大气肃穆。铁桥上的石狮子憨厚得不得了。可惜那时的我酷似女八戒,照片不能示人的。

     在黄昏登上宫殿平台,眺望。多瑙河在这里并非施特劳斯乐章里一般轻灵跳跃,而是沉着安祥的。曾经到过位于德国巴登浮腾堡州的多瑙河源头,你不会相信,那样一眼小小的泉,竟有如此的力量走遍几乎全欧洲,想来它对海的思念有太多太多,相思的泪流也流不完吧。

    晚餐是简单的牛尾汤,也尝了当地的红酒,感觉酒品到底不够细腻,倒也热烈豪放如当地人的性格,配煎肥鹅肝一类的菜式刚刚好。在欧洲生活四年,对葡萄酒的热爱越来越多。先是一见钟情地爱上了红葡萄,待搬至斯特拉斯堡以后又义无反顾地倾心于白葡萄酒。而香槟,却是连我这个自称酒中仙的豪客也每饮必醉。应了那句老话-酒不醉人人自醉(请不必往下联想)至于啤酒,我这半个慕尼黑人(夸张)可说是尝遍了各个品种了,却始终喜欢不起来,只把它当做解渴的蠢物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05:31:25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一)

 回程选择了另一条路,经过奥地利的维也纳,萨尔茨堡,再经德国的慕尼黑,一路向西。因为维也纳和萨尔茨堡都是去过的,就穿城而过了。而慕尼黑的啤酒节正近尾声,我们决定去凑凑热闹。

    只顾赶路,感觉身体已经成为方向盘的延续,机械地走着。从萨尔茨堡到慕尼黑的路上还赶上大雨,又是深夜,老公倦极而睡了,我一个人奔驰在雨夜。把自己想像成深入敌后的孤单英雄,又或是夺命狂奔的女杀手。公路上漆黑一片,只有对面偶尔开过的车灯提醒我,我们并不是世界末日唯一的幸存者。
   
好不容易到了慕尼黑,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他在领馆商务处工作,我们从毕业就没有见过了。如今他已经是当爸爸的人了,说起往事,大家都倍感亲切。

     第二天一早去啤酒节,恰好赶上最后一天。我不知为什么和啤酒节甚是有缘,每次去慕尼黑都是在九十月份,算来有四五次了。老公却是第一次。可惜下雨,游乐项目不能玩儿了。我们分喝了1.5升的啤酒,尝了啤酒节著名的烤鸡和暴腌白萝卜。和“左邻右舍”用德语、英语、法语、驴唇不对马嘴的意大利语,还有手语交流,热烈的气氛使无论来自哪里的人们都无比亲和,放松。在专门的“干杯”音乐里,我们频频举杯。
  
这股高兴劲儿在我们走上回法国的高速公路时就荡然无存了。堵车!狂堵!啤酒节的最后一天,大假期的最后一天,仿佛全法国的人都在公路上往西赶路。停车场里都塞得满满的,厕所前的对蜿蜒排出好远。不堪等待的人们就跑到玉米地里解决。男生一边,女生一边。我也撑了一把大伞,为德国农业的繁荣做了贡献。

    五百公路的路,走走停停,走了九个多小时,很想就找个小山村住一晚。怎耐我们有纪律,多晚都要赶回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6-1-6 07:26:59 | 只看该作者

啤酒节一定要去,感觉德国人不仅爱喝而且能喝,关键是根植于心的文化底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6-1-9 15:25:03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三次到德国了

 去年十月终于去了大草坪-那种气氛无法用语言形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2:19:32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二)

 该讲讲希腊了。

    希腊是我们01年休假时去的。本来打算去美国的,但恰逢911刚过,最乱的时候。去了希腊,很庆幸没有去美国。
  
雅典的感觉,有些像90年代初的北京。城市也不大。我和老公走走停停,两天就把市区逛完了。当然也坐地铁。喜欢在地铁里近距离观察高鼻大眼的希腊俊男美女,还是可以找到希腊雕像的影子的。他们鼻子的形状极富特点,仿佛真的经过刀斧的雕琢。

     卫城耸立于一片高地,就在城中间。夜晚灯火中的卫城更显雄伟神秘。隔了几千年的时光,它已被赋予了精气神光,再不是简单的建筑物。

    石柱上斑驳的岁月的痕迹令人眼眶湿润。在时间面前,人的血肉之躯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而所有烦恼都不值一提。

参观博物馆,很为希腊人感到不值。这里陈列的尽是些残缺破损的雕像和陶器了,远不如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的希腊藏品丰富、完好。这对希腊人是不公平的。同样来自被掠夺过的古老文明的我们感同身受。

到召开过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场去,拍一张老公起跑的照片,并游说他为了更接近历史应该裸身拍照;被他追打。在躺倒的神庙廊柱边大唱“我的祖国”。在寂静的街巷间游走;小店里买下手工编织的白色民族服装。看看夕阳在雅典娜神庙的廊柱间涂抹金色的背景,背包里已经装满给家人的礼物。
坐着大巴去看建在海角的波赛东神庙,波赛东是海神,供奉他的神庙自然建在高高的俯瞰大海的地方。海风猎猎地吹着,十一月底了,阳光却依然温暖。它把湛蓝的海照射得金光灿灿,粼粼地,荡漾地,让人物我两忘。

    想用镜头去捕捉这份离世孤独的美,久试不得才恍悟,如果生成一双翅膀一定可以在空中找到最佳的角度。干脆丢掉相机,在大石头上一坐,任自己望得痴了,呆了,也化作一柱雕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