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骑鹅的峰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这点事儿【继2012年后峰子环游中国&亚洲2013年直播贴】(更新至老挝,泰国)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3-4-28 11:51:20 | 只看该作者
需要购骑行装备的可以联系我,九折处理,谢谢!QQ: 12978357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13:4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开始第十部分的旅行日记:


【一路向南 穿越雨林】 昆明-西双版纳-磨憨口岸----老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15:0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一路向南 穿越雨林】开篇day290 云烟之乡 【昆明-玉溪】201300422

    2013年4月22日,今天开始本次旅行来新的篇章,也是出行东南亚前国内部分的最后一篇。
    预计半月后从西双版纳的磨憨口岸出境,西双版纳是我在国内东南部地区比较向往的地方之一。而十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孽债》主题曲:“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也没有我的家……”是对她唯一的印象,同时她也是国内唯一一处雨林,故把这段命名为【一路向南 穿越雨林】。

    东南亚四国的签证对于国人来说基本算是免签,可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和最佳费用签证,需要点学问。月前在大理碰到一起骑行新藏线的朋友大力,得知老挝签证要在西双版纳州首府的景洪办理,泰国可以在昆明办理,我和超然就在昆明休整期间把泰国签证办完,泰国领事馆给了两个月的停留时间,比较意外,相比之前考虑的直接落地签要多出一个半月。在离开昆明前,老挝签证也想了一个折中、经济、且不浪费时间的办法(签证最快也需要2到3个工作日,除非多交钱加急办理),直接把护照快递到景洪,交给代办公司,等我们到达景洪基本就可以取到,接着前行。
    到邮政快递了护照和资料,兴奋的出发了。

    从地图看,今天出昆明到玉溪要一路沿着滇池东岸出城,可骑出几十公里连半点湖水也没看到。几天前凌晨进入昆明也是沿着滇池进入,只不过是沿着西岸,因为夜晚也啥没看到。由此想到了环青海湖那次,4天的时间也只有不到半天可以看到湖水,无独有偶,几天前的洱海也只是在东环线可以看到,如果从大理古城的西侧环湖,只怕要看到湖水需走进数公里了。是不是很悲催?
    一气呵成,很快要进入昆明的一个远区县,晋宁县。进县城的数百米高架桥远远的能看到滇池的最南段,虽然湖水并未有想象中的那样清澈湛蓝,可总算目睹了昆明的一处胜景。拍翅盘旋的海鸟伏在水面,两侧的山岚水雾笼罩,给闷热的骑行带来眼前丝丝的清凉。可怎么也抵不过肚子的叫声,一路下滑进入县城。

    在云南境内,一路走来,沿路见到最多的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换句话讲,最苦的还是农民。
    在有些极度气候下见到的依然是田间农作和沿途打谷子的。前文说过,在云南这个季节,大麦、小麦和其他农作物基本成熟,都在收割为接下来的烟叶种植准备,心想,眼看进入烟草名称的玉溪,应该此状更甚,可另一奇观展现眼前:各种排列有序的塑料大棚,如此规模倒是第一所见。沿途有见过在大棚种植蔬菜,西瓜这样普遍农作物的,可在这里除了常见的这些外,还有一些我们经常吃到的类似豆苗的作物,一盘一盘的木盒子布满整个大棚,木盒下侧是沽出的水源,农民伯伯都忙着端出成熟的苗盘,接着放进刚撒入种子的木盘。另外一种估计就很少见了,那就是可以食用的花木,比如这里常见的鲜花饼中的原料:食用玫瑰花,非洲菊等。
    在如此规模大棚的地方,每隔几公里就会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大量的货运车穿梭其中,从出了昆明最南侧的呈贡一直到玉溪的途中基本都是如此。与之配套的产业也比较多见,好比:泡沫箱租赁,农药化肥销售,各种种苗育种等。
    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其实吧,我想说的是,一路骑车却是可以增长不少认知,之前只是在餐桌见过的食物,如今可以真正的看到它们是如何生长,如何保存和运输,不止于此,包括不同地域种植什么作物也熟悉于心,这样对于食物的认识就更加深入。
    朋友经常会问,你骑车那么枯燥如何坚持下来?我想以上的途中所见所感和所知就算是一种填补空虚的方式吧!难道你不觉得有点意思么?

    随着旅行越来越接近赤道,天气也越来越热,中午骑行成了一种艰巨考验。这不,今天午饭后从晋宁出城,就在城边的某森林公园午休了一个多小时。看来以后早上必须戒掉赖床习惯,下午早点到达目的地,早点入睡。
    面对这个季节如此高温的东南亚天气,如何应对呢?

写于玉溪市 昆禄宾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16:2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day291-292 骑长途的八岁姑娘【玉溪-峨山县-杨武镇】201300423-24

    每天如此,磨蹭到中午离开玉溪,再次进入群山之中。

    长时间的骑行,对于云南这样的起伏路早就习以为常,成为每日的家常便饭。
    刚骑车时,对于上坡,在精神上很惧怕,在身体上很排斥。随着时间的积累,每日几乎都要面对这样的状况,精神和身体也慢慢调整,慢慢习惯。从技术来讲,长时间骑行队车子的档位开始有深刻的理解,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好比在开始的时候不太喜欢换挡,也不知道踏频对骑车的好处,基本都是靠着蛮力往前,不觉得加快踏频对上坡有任何好处,就像骑行在新藏线那次,长时间的上坡,最后导致膝关节损伤,还好长久运动,休息后很快恢复。一路经过新疆,西藏和川西的大山之后,才开始慢慢明白了勤换挡位和高速踏频的好处,爬坡也成为一种长途骑车最为习惯的事情之一,况且时间的力量是可怕的,它可以改变一切,包括习惯!

    出玉溪,少数民族的寨子增多,其中在岷山自治县以彝族最多。分布在群山的寨子随处可见,除了风俗习惯不同外,他们的房子也很特别,材料主要用木头,二楼会留出一个长廊,屋顶铺满瓦砾。可能是旅游的需要,现在只要是彝族人家居住的房子,都会在顶部用标示来区分,很新奇。
    常年生活在这片大山里的彝族,做着最原始的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今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式房屋少了很多,大部分都会选择的老房子方便建起水泥新房,老房子多用来储存家什之用。有些经济头脑的群众会在国道旁边做些给货车加水,住宿和残影的营生。
    时常停下休息,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自己的经历,听听他们的故事,也是骑行中一大快事。

    今天第二次在野外午休,可天公不作美,瞬间的暴雨终结了午休。

    在西部大山中的村子,镇子,基本都能从山顶俯瞰全貌,从云缝间穿射下的光束洒落在整个化念镇,大面积的大棚又把光束反射向整个镇子, 和袅袅炊烟遥相呼应,很壮观。驻足俯视很久,夕阳很快西下,一路滑下,和化念镇擦肩而过。

    其中和镇子不太协调的化工厂就分布在镇子的另一侧,每每货车过后,狼烟四起,水泥味足能填饱肚子。就在和超然商量过了这段之后找地儿扎营,谁知见到两位骑友,来了兴致。

    我上前搭讪,问站在煤堆旁,年龄大概有四十多岁的大哥,
    “您好,去什么地方?”
    这时走过一个女孩,我们顿时诧异了。
    大哥回答:
    “去昆明,从西双版纳方向,带女儿出来锻炼下,随便到处看看。”
    我和超然一口同声道:
    “太厉害了!”
    其实见到此状早已不知说什么好,国内这么小的小朋友骑车长途,我还是第一次见,何况还是爸爸带着出来。
    我接着问:
    “几岁了?”
    “8岁,学校请了假出来的。”
    “……”
    无语。

    聊天得知,他们家住郑州,去年已带女儿经去了西藏拉萨,今天又特地请假带着同样请假的女儿来云南。从西双版纳出发,到此地已半个多月,女孩年龄太小,云南又是如此这般的山路,每天基本都是在30公里左右。暂时的目的地是去昆明,至于到了昆明再如何回河南还没有确定。
    无独有偶,就在半个月前的香格里拉,同样碰到了一个作为妈妈行李的荷兰三岁小孩,如今又碰到自己骑车的国内八岁。好吧,我的三观再次沦陷。
    要说国外孩子出来骑车,我倒是不觉得奇怪,只是心中赞叹孩子身体和精神的可贵。而碰到国内的孩子如此,我除了赞叹孩子,更觉得爸爸更牛一些。这要多高的觉悟,多大的勇气,多坚定的执行力啊?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又需做多大的工作啊?至于孩子妈妈,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的呢?
    不管怎样,我个人很敬佩爸爸的行为,对于现今的中国教育和中国家庭观念,绝对是有颠覆的意味,和给他人有所启迪的。至于对错,仁者见仁,不关紧要。

    正要和他们爷俩告别,爸爸告诉我们,就在二小时前前边经过了两拨人马,同是骑车旅行,同时去西双版纳。我靠!除了我们两个2B青年在这个季节骑这个路线,原来还有“同道中人”哈,我们倒是要去看看他们是何方神圣。
    别过,我们继续往前。心中默默地祝福这对父女,一路顺利,平安。

    很快我们追上了爸爸提到的三人组。看到其中较为胖的一个哥们,我立刻明白了同是2B青年的深刻含义。
    小胖上身赤裸,真个车子像用面粉刚刚漂白一样,就连后架上捆绑的背包也全染成了白色,不仔细看,真瞧不出是长途骑行者。原来他们路过工地,不小心骑进了石灰坑里,连人带车像骑进沙丘一样,陷了进去。其他两个同伴还不时用各种损词给我们还原当时发生时的情景,并拿出手机给我们看他陷入齐腰深的坑中的惨样。我们扬天大笑,啊哈哈!
    小胖三人,湖北十堰人,和俺算是很近的老乡。三人结伴,一路从老家骑到此地,经历可以惨痛来形容,由于都是为了这次旅行第一次骑车,各种我之前经历的他们统统经历了个遍,好在湖北境内比较平坦,出了湖北开始进入山区,从那刻起,只要见到稍有坡度的道路,一律下车推着前行。就在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依然是三人缓慢的推着车子。

    离前方的镇子只有三公里,就这样我们五人一路骑进镇子,找到旅店住下。谁知……
    洗澡,洗衣,在对面找到一处饭店开始夜晚的战斗。从饭店喝到旅店,相聊痛快,意犹未尽。

    第二天一早,五人没有一人完整的爬起上路。
    景洪帮我们办理老挝护照的公司一早也来电说明情况,我们最快取得签证会在五月二日,得儿,那就休息一天,明天再走!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在这个默默无闻的杨武镇又多待一天!

写于峨山彝族自治县杨武镇 荣向宾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17:0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day293 初试热带的感觉【杨武镇-元江县-因远镇外国道附近】201300425

    今天的感觉是正式进入了热带。和超然商量几次,结果都认为要早起早走,中午午休后再接着继续。可一个习惯的改变真的很难,咋办?鬼才知道呢!
    顶着一天中最热的气温,汗水像泄洪的大坝瞬间湿透全身,遍骑还得遍摘下眼镜,擦拭流进眼中的汗水。速度自然比之前慢了很多,好在出杨武镇后一路是多公里的下坡,缓解了这种不适。
    这里的天气就像每逢上坡后,必然有一个下坡候着一样,在山顶瞬间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下起了暴雨。说时迟那时快地躲在树下,一堆从桂林骑摩托旅行的中年人也在旁边的废屋中躲着。风大到远处卷起一片狼烟,树叶树枝纷纷自觉的落在道路四处,就连躲着的树下也落下不少果子,抬头一看,我靠!这不是芒果么?虽在南亚一路逃开咖喱的味道,为吃过不少芒果,今天是第一次见到真真挂在树上的,一个一个的悬挂在独立的尾枝下边,随着大风左右摇摆,“耐力”差点的只好落地为安。
    要说今天正式进入热带,除了身体直接的感触外,沿路植物种类开始有大的变化,就连以前常吃的水果,今天也都看到了它们是如何生长出来的,比如沿路大面积野的和农民种植的芭蕉、香蕉、木瓜等等。午饭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出来,看到当地村民正在采摘成熟的荔枝,一箱一箱的归类打包,整装待发地发往外地。只是很可惜沿路被大风吹落还尚未成熟的芒果,满地都是,好浪费啊!
    出元江县城后的一路爬坡,加上气温的炎热虽有点枯燥,但看到沿路各种新奇的水果种植园还是别有一番乐趣。不时停下来,在抽烟的功夫研究他们的种植方法,好比香蕉院子,大多分布在干涸的水道两侧,大山的半腰之间。但凡有果实的地方都会很科学的用两层塑料布袋套住,既不妨碍生长,又保护果实不被昆虫侵蚀,还可以是长成香蕉外形美观。看来智慧果真在民间哈!

    连续不知即使公里的爬坡,多少个隐藏在山中的水电站,精疲力尽的到达一处旅舍,眼看天黑,看过房间后,坐在店外的台阶等待落在后边的同伴超然。
    打发时间,和老板大姐聊了起来。原来此处的旅店在没有修国道前是这里方圆十多公里的粮站,由于交通受限,每到成熟季节,这里的农民会把收割好的粮食背到这里,送入国家粮仓。而今国道和各级乡道的修建,粮站废除,大姐把此处买了下来,从房子背后大山顶部的村子搬过来,正好借助门前国道做起了给多往货车加水和食宿的营生。所谓给货车加水,只要经常在山区国道旅行的朋友应该都会明白,货车基本都会在超载下选择检查相对很松的国道行驶,而山路又是货车不小的威胁,上坡如驴拉磨一般艰难得用一档前进,而下坡还会不时的点刹车,碰到坡度极陡的地方,还会别着档位控制速度,要不刹不住车或者失灵的情况下,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而车上时间的在这种条件下行驶,制动系统很快会温度升高,轻则冒烟,重则着火失灵。随意在国道两侧每隔一段路程都会看到加水的生意人。
    要不是和大姐聊天,真不知道在这个山里的哈尼族,彝族和傣族都住在山顶比较平坦的地方,就在旅店正对的山顶就住着三百多户村民,你觉得神奇吗?半山腰的地方有一口泉眼,常年往外涌水,就连这里最旱的年份,也没有干涸过,县城停水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拿着水桶前来取水。而这个泉眼也未店里的吃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什么是矿泉水?农夫山泉?OH!这里才是!
    好像在前边提到过多次,沿途很多乐趣就是在和当地人聊天中多得,认知也一点一点的在填充,你永远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人种生活方式……而每天这样少许的增加,难道不觉得满足吗?

写于因远镇外213国道附近某村 金缘食宿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17:4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day294 挺近北回归线处的太阳城 墨江【因远镇-墨江县-凹腰山村】201300426

    为了抵御中午高温,早上第一次早起。吃过店里大姐的面条出发了。
    接着昨天的爬升,全身又是很快的湿透,汗水依然模糊双眼,歇歇走走到达山顶高出的“平原地带”-因远镇。其实在旅途中见过很多类似的镇子均分布在大山顶部,这里出现的大片高山水田倒是第一次见,山体蕴含的丰富水源对灌溉启到了保障作用,但整个云南来讲,今天雨水很少,很多地方还是以干旱为主。
    昨天和大姐聊天知道,因远镇在这方圆数百公里算是水果大镇,物产丰富,好比这个季节成熟的葡萄、荔枝,和不久即将成熟的,大面积种植在山间的香蕉和芒果。所以这里的居民还是沿路分布很广,农民三五成群的散落在农田中劳作,马路来往人群很少,大多是摩托车。
    歇脚继续爬坡,下坡,在爬坡,很快便进入墨江境内,只从三天前养成午休习惯,今天惯例找到一处树荫,只是无处解决午饭,空腹便睡到下午。午休对体会恢复有很大帮助,加上晚上睡眠不足,正好也得到补充。看来在热带这个习惯必须继续发扬,要不中暑估计是迟早的事情。

    昨天是初次体验热带的感觉,说是热带,严格讲还差点距离。但是已经骑车比较难受,好在一路所见所感还是打消了身体上的不适,午休又更好的帮助了气温高带来的障碍。等进入墨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县城除了是哈尼族分布最多的之外,还是太阳城、北回归城和双胞城。乖乖,名城啊!顺便也给自己补了课,所谓北回归城就是太阳直射北半球地区最远的地方,还会在每年的夏至,太阳公公在此地闲游然后转身回到赤道。从地理划分,这里正是温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意味着今天正式进入了严格意义上的热带,带着这种兴奋直奔城区。
    墨江整个县城和其他西部城市无异,都在群山的低凹处修建,进城出城都需要爬山。两三条街道便是整个县城的规模,但比起元江,这里人气绝对更旺,房屋更密集,车流更繁忙。
    经过打听,在城区比较出名的就是那个北回归线标志园了,我们便直奔过去。很普通的大门,站在大门正前,阳光正好处于整个大门中轴线的地方,而大门的中轴线又十分清楚的用玻璃灯管划出,莫非快到了太阳公公转身的时节?俺也无从考证。既然知道这里是北回归城,又知道了名字的得来,对俺这样好奇心比较容易满足的人来说,已经足矣。至于三十一张的门票,百十米高度的大门内部爬升,我想还是算了吧。

    饭后接着前行,城市对我们来说却是没有大山那样有吸引力。
    刚才说了,出入这里的城市都很费劲,我们再次进入群山之中。经过讨论,只要离开城市,扎营和住店均可。就这样慢慢悠悠的离开十多公里,彤红的夕阳已快接近山尖,住的地方必须提早解决。
    道路两侧各种巡视,本着一山更比一山好的原则,只见前行,不见确定。可太阳公公可不等俺们啊,正好又有一块看上去不错的松林映入眼帘,就它了!
    我停靠好车子,正准备着手扎营的时候,超然一脸诡异的对我说:“峰子,你看那边是墓地吗?”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靠!就是!”
    超然似乎有点恐惧晚上睡后会发生点啥,接着说:“要不我们找个农民家扎营好了,你看行吗?”
    我瞅瞅高耸的松林,在夕阳余霞的映射下却是很诡异,回答道:“好吧,却是有点阴森,咱们走,马上就要天黑了!”
    又往前挪动了一个弯坡道的距离,很多分散很开的房子展现在夕阳下,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住在了还可以冲热水澡的一户农民家。叔叔和阿姨还有他们家另外两位老人都很热情,讲了很多这的故事,并邀请我们一早去看他家的烟叶田,还告诉我们就在两天后的28号,墨江会有一年一度非常民族的节日:双胞节,历时会邀请少数民族双胞胎多胞胎和国外的多胞胎前来,可以看到哈尼族和其他民族的特色表演。虽然通过一夜和他们的聊天深深的喜欢这里,喜欢他们一家,可我们真的不能在此待太久,后边的路还很长呢!对了,我的旅行观点就是:碰到就看,错过也不后悔;不求最对季节,但求最好感受!你们觉得呢?

写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外10公里处凹腰山村农家二楼露台帐篷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18:4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day295 初识普洱茶 误入茶马古道【墨江 凹腰山村】201300427

    一早被叔叔叫醒,脑袋一个结果:今天走不了了。
    阿姨早已做好了饭菜,加上我们两人,满满得围了一桌。
    有必要说下他们家里情况:
    十年前,从昆明到西双版纳还未通高速之前,大叔家门前的国道每日车水马龙,那时他家和其他两个亲戚家都开着食宿店,生意很好,加水、吃饭、住宿的人们都会排着长队。现如今高速的开通,国道基本荒废,穿梭其中的除了我们旅行者外,都是国道两侧的乡里相亲,就连客运车都停运,大叔几家只好关掉生意,一心一意采茶种菜。生活倒是轻松许多,回归到几十年前的生活状态。
    像云南所有在家务农的男人那样,空闲时总会拿出大桶烟枪抽上几口,一日两餐(他们家没有吃早饭习惯)的白酒是必须的,每到饭点都会有邻居路过,拉到桌上一直喝上几个小时,饭后昏昏欲睡,起床又是饭点,继续歌舞升平。
    经过几天观察,阿姨有着云南女人的普通特质,操持家务,不闻时事。一日两餐早早准备好,吃饭时间如果人多会主动加上饭菜转移到别屋。大叔如果酒完,她会默默的端着瓷碗打上一壶后给在桌每人斟满。除了吃饭时间外,院子很少能见到阿姨身影,每次问道大叔阿姨取向时,都说不知,可能去茶场别别处干活去了。
    大叔的妈妈八十多岁高龄,所干的事情让我们外人开来匪夷所思。记得刚来的第一晚上,我和大叔抽烟聊天,她老人家默默转向里屋,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个更大的大桶烟枪和一包自己没有舍得抽的玉溪香烟,在送到我手上那刻,让我们懂得了云南人民的淳朴和好客,她每次抽完都会自己再续上几次烟丝。吃饭时,只要有人喝酒,也都会随着我们一起大喝,冷不丁还好插上几句老话,虽然我们听不太懂,但从老人慈祥的脸上可以看出那份和我们聊天的兴奋。就连茶园农活,奶奶依然坚持每日都去,採完之后,一个人生起炉灶,娴熟的翻炒茶叶之后一丝不苟的来回搓揉尚带余热的茶叶,一切完成之后端出到院子,举起数斤茶叶放在屋檐晾晒。这样的工作不知奶奶做过有多少次,只是知道每次做时都是一样的安静,一样的认真,看到我们好奇的时候会亲手教我们关键的技术。
    家里另外一个叔叔是从我们住下后接触最多的一位。他并不土生土长在这个村子,也不是云南人,而是不远千里从重庆“倒插门”来到这里的,和同在农场工作的妻子从相识、相知到最后育有两女,无私的奉献给了这个家庭。妻子和小闺女都在墨江县城做生意,隔三差五会回来看叔叔。大闺女嫁到玉溪,和做电力设备的丈夫一起抚养着出生不久的小女儿,生活显然是家中最富裕的。只有叔叔一人借住在这个村子,借用大叔家的半山剩余的四亩多地,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让荒废的红土地变成了葱郁的茶叶梯田,并在另一山头种植有不少板栗和核桃树。几月前在正对大叔家房子的半山腰,自己盖了几间房屋,养了狗、猫、鸭子和几十只土鸡。对老人而言,这里有着城市给不了的悠闲和快乐。

    农村的生活虽然每日重复着同样的事情,面对同样的邻居,可生活的有滋有味,一点也无乏味的时候。就像前边提到的,每次吃饭总会有很多人,确切说是吃着吃着就会有很多人,吃饭聊天侃大山,在说笑中打发一天最炎热和夜晚山间最空荡的时光。
    大叔和叔叔的关系我也是最后才明白的。一开始只听到叔叔叫大叔舅爷,按常理来讲,应该算是上下辈分的关系,可经过几顿饭后,原来叔叔是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来称呼大叔,在云南这样称呼不外乎对他人的尊重。两人喝酒聊天的时候就像两个孩子一样,互相挑刺对方的说辞,每次都不例外,好不欢乐。从最短两小时到最多数小时的喝酒时间,能从家长里短聊到时事要闻,从古今中外聊到国际大事。虽然我们一直话语未停,他们总能再接上一个更新的话题,以致吃饭时间从了我们来后最重要的事情。
    就连下一段的饭菜,基本都是上顿吃酒的时候研究出来的。好比晚饭的珍贵紫米饭、田间野生的鱼腥草、还有第二天炖上的土鸡和芭蕉花。就拿这几样菜来说,除了鱼腥草在成都同学家吃过外,其余都是第一次尝鲜,可见吃饭在普洱地区的重要性哈。

    下午同样是一段很惬意和幸福的时光。端上一杯沏好的新普洱茶,坐在二楼帐篷旁的屋檐下,晒着太阳看看书,很快走入书中的世界,忘掉时间,只到大叔一句“饭好了,准备下开始吃饭喽!”结束。无疑这种状态就是旅途中很享受的时刻,一切骑车的机械劳累早已忘掉,途中曾有的辛酸也全殆尽。
    期间,叔叔昨晚上午新踩的茶叶从半山的家中下来,看到我在二楼露台看书,便上来闲聊。几次酒桌的熟识之后,现在我们没有一点距离感,略有“话唠”的叔叔讲了一下午他从17岁离开重庆后的经历。
    下午快五点,这里的烈日被凉爽取代,叔叔来了兴致,带我们到山坡的茶场看看。从半山的房子往上不出百米,一条不太宽的平地凸显,原来这就是以前马帮运输茶叶的老路,也就是我们说的茶马古道。从修了国道,高速后,这里荒废太久,很多地方被野草覆盖,依然清晰可见人为的痕迹。几百年前,人们从云南贩茶到北方,甚至更远去中东和欧洲,都是走的这条道路,闭上双眼,此刻站着的地方曾经是怎样的景象呢?会有多少人多少各自的想法,为了各自的利益和追求,不远千里万里路过这里,他们有没有想过,几百年后其他的便捷道路取代了这里,曾经的繁荣景象早已荒废?虽然无从得知,但看到这样的道路,心里多少崇拜着从这里经过干着马队、牛队的人们。
    茶马古道往下的地方就是叔叔家的茶场,一排一排的茶树梯田状往下排列,每排又整齐的呈弧形,正个半山除了零星的烟叶秧苗外,全是茶树。
    这里的茶叶除了冬季,其他季节都可以采摘,也就是说从三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十多月份,而每年清明前的茶叶是最好的。为什么好呢?经过多次询问总算搞了明白,在采摘时所掐取的部分是茶树新张的小芽和叶子,茶叶茶叶,就是一茶一叶,一片新叶子,一茶芽。清明前后的时候只有茶芽没有那一片叶子,所以也就是最好的。虽然知道的也就是一些皮毛,对我这样的好奇者、体验着来讲已经很满足了。
    新采的茶叶并不能喝,要经过几道必备工序才算完成。回家先把茶叶晾晒,然后在锅里炒炒,紧接着趁热像搓衣服一样的揉茶,最后是把茶叶彻底晾干。经过这几道工序,普洱茶可以保存很久,越久越珍贵。
    从茶树到茶叶成品的过程,经过每道工序的体验和亲自尝试,慢慢领会了小小茶叶所包含的智慧,真是不简单的一件事情。要不得道高僧传授心法都让弟子先喝茶后悟道。而叔叔他们世代都是和茶叶打交道!这需要多大的悟性啊!

写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外10公里处凹腰山村农家二楼露台帐篷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19:2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day296 错失双胞节【墨江 凹腰山村】201300428

    昨晚喝酒一直被大叔忽悠,说今天28号墨江最大的节日-墨江国际双胞节(又叫太阳节)开幕,一定要让我们去看看,这不,今天又得在这住一天了。
    阿姨午饭为我们杀了只土鸡,我们为此很不好意思,每天的饭菜基本都不一样,隐约觉得是因为我们这两个客人的缘故。
    午饭后收拾下,告别叔叔阿姨,我们就出门了。至高速开通后,这条国道处于荒废,所以去县城的车是没有的。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往县城去,正好也好久没有搭过免费顺风车了,今天正好可以重温去年搭车出境的感觉。
    车辆稀少,但是只要有往县城方向的车我们都不会放过。一遍走一遍听寂静山区里的车辆轰鸣声。一辆摩托接着一辆摩托,小车少的可怜,经过长期在这条少车的国道骑车,基本不用回头就可以分辨出不同大小车辆的轰鸣声。
    很快一辆电力抢修的皮卡停下,我说明原因后直接坐到后斗里,只是要在交警检查站前放我们下车。接着搭上第二辆车,一个早上八点就从普洱出发,一直骑到现在的一辆摩托车,看来都是同道中人,毫不犹豫坐上,因为骑摩托的小伙也是为节日而来,所以我们直接到了太阳广场下车。

    两天前从山上下到墨江县城已经见识了这里的高温,今天天气好像更要猛烈一些,阳光照在皮肤上瞬间火辣辣的,像是拨完辣椒未洗手的感觉。人群也明显比上次多出不少,从穿着看应该也是从各乡镇骑摩托来的,他们成群的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街道各处为节日准备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明确的告诉我们,今天是节日前的报名日,也只有晚上八点后才开始一个算的上节目的篝火晚会,思来想去还是算了,打道回府。
    靠!白来了。
    要说白来,也倒未必。在来前和超然商量过,回去要给大叔他们带点礼物回去,这几天我们没少打扰他们,他们每天又是如此好客的好酒好肉款待我们,我们说什么也要表示下我们的心意,多少不是那么重要了。
    云南男人几乎没有不抽烟的,包括女人和老人。买些可以让大叔和奶奶使用大筒烟枪抽的烟草应该不错,可在墨江是不允许卖烟叶的,经过多方打听终于从黑市买到不少。又在农贸市场买了热带特有的各种水果,两人“满载”走出县城。

    每顿的酒是必须的。酒是大叔用酒曲和家里玉米自己蒸馏李酿制的,度数不高,很远就能闻到玉米散发的那种清香味道。一杯,一杯,在一杯,不知喝了多少杯,聊了多少话题,时间早已入夜,我们却意犹未尽,其中一件事情却记忆犹新:大叔家之前并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有一男孩一女孩,可就在女孩14岁的时候,得了再生性贫血,家里花掉了所有的继续,最后也未能挽回孩子的生命,从此大叔也把事事看淡很多。听着他述说这些,我心里是满满的酸到说不出的滋味。
    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各种喜悦和辛酸,像是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一样。而大叔人生的这本书,对我来讲,就才刚刚翻开扉页而已,其中的各种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
    直到入睡,脑海还残留着大叔那句“最漂亮的姑娘还是没有医好。”印证了那句老话:几家欢乐,几家愁!

写于通关镇把边江旁 帐篷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6:20:1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day297 把边江的夜晚【凹腰山-通关镇-把边江】201300429

    超然和叔叔阿姨挥手,一遍说着:“叔叔,阿姨再见!这的经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站在旁边的我分明能看到阿姨那泛起红润的眼睛 。
    这何尝不是云南山区的农民们那淳朴善良的一个缩影呢!

    骑出很远,我还不时的回望大叔的小院,很努力的在半山的茶园搜索奶奶的身影。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总能恰到好处的感动片刻,我想经历过的人都会这样吧!

    从昆明出来后,一路都在山区上上下下,爬坡是每日的必修课,今天也不例外。身边的烟草梯田迅速划过身后,见到了久违的高速公路,虽不能上,至少在我心里说明一个问题:国道到这里没有绕道太远,可以很快到达今天的预定目的地。

    等再次下到山凹,山顶的凉风被一阵阵热浪取代,正值一天中最热时间,我们只好放弃骑车。煮面午休,作为培养午休的一件利器,看书在最近来看基本养成。

    路过建在半山的通关镇,沿着国道213继续向前,把边江开始出现在国道一侧,见水心情自然打好。在太阳落山之前发现了一处已有游人扎营的岸边,我们顺势下到河边,热情的从普洱来的游客邀请我们前去“蹭饭”,我们也绝对要做最专业的“蹭客”,自带饭盒筷子,足足把自己吃到要吐。
    借着夜色在河水洗去一天的汗水和劳累,伴着蛙声入睡。

写于通关镇把边江旁 帐篷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02:12:0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部分 day298-299 撵出高速 夜入茶城【把边江-宁洱县-普洱市】201300430-0501


    睡帐篷有一好处,就是可以早起。尤其在热带,早上太阳刚升起,帐篷内温度瞬间像一个大蒸笼一样,就算把帐篷的所有门帘打开也无济于事。
    昨晚去蹭饭的“邻居”也都起床了,各自收拾着东西,整个营地又很快恢复成之前的样子。
    他们不时过来叫我们去“蹭”早餐,超然拿着他那大大的铝盆,端回了一碗米线外加两个排骨。
    狼吞虎咽,别过“邻居”后出发了。

    在前边不远的把边镇停下,和小卖部的阿姨聊天才知道我们已经进入了傣族聚集的区域,建筑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在国道两侧做生意的人们,大部分还是汉族居多,傣族居民一般都会选择在大山之中或者半山的位置居住,种植这常见的农作物,比如茶叶、玉米和稻子,还有一些热带水果,比如芭蕉、香蕉和西瓜。
    像往常一样,一路骑车,一路眼神四处游荡。碰到新奇的东西会停下研究片刻,见到当地居民会聊上几句,收获总在无意间得到。

    酷热难耐的热带,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再湿。正午连个遮阳的树荫都没有,自己的影子垂直在车轮下边,火辣辣的后背像是背着口刚端下炉台的大锅。加上一路在山中上上下下,体力备受煎熬。
    路过磨黑镇,高速留出一大豁口,乖乖,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上去么?说时迟那时快,两人依次进入,大摇大摆的贴着应急车道往前。虽然高速路况不错,但在这个时间段比国道更热,连个房子都木有,只能钻出铁丝网在树荫稀少的芭蕉树下躲上片刻,依次反复。
    骑出是多公里,一辆爆闪的警车缓慢的从身边超过,停在我正前方,走下两位年轻人,等我骑到跟前,语气和善的说:“不知道高速不能骑车吗?”
    我摘下眼镜,沉默。心里一直在想,不会让我再倒回去吧?那样不更危险么。没准能带我直接到上边最近的出口出去也说不定呢?会不会罚款呢?
    还没等我回话,另一个拿着对讲机的警察说:“在我们云南,高速公路对于速度低于60的不能进入的,你不知道?前边有个隧道你肯定不能再走了,太危险,你也没有反光灯。”
    “那最近的出口在什么地方?我从那出去可以吗?”
    “最近的在宁洱,但是要过了隧道。”
    心想坏了,估计真要遣返回去了。
    “前边还有一个和我一起的……”
    还没等我说完,另一个警察说:
    “知道,你有他电话吗?”
    “有。”
    “打个电话让他停下来,不要往前了。”
    我掏出手机打给同伴超然。
    “要不你告诉他贴着边往前骑车到隧道口的房子那等我们。”
    告诉超然后,两个警察示意我再靠边一些,接着说:
    “你车子能放进车里吗?”
    “要不我小心点骑车前边吧。”
    他们瞧了瞧估计也没办法把车子塞进警车,告诉我:
    “好的,我们在前边开车等你,一定要小心。”
    我好奇到了房子如何办?问道:
    “那到房子那能出去吗?”
    “去了再说吧,你注意点安全!”
    “好嘞!一会见!”
    说完,他们加速消失在视线之外。

    “喂,峰子!这边儿!”超然站在隧道前大概50米的一处院子内,旁边站着几位警察,拿着望远镜朝向林子里,似乎在自娱自乐。看到我经过,超然朝我大叫着。
    “刚才他们说,在我们上高速的时候就看到我们了,那有摄像头,就是我们头顶那个360度的黑东东”,超然似乎有点兴奋,又略带点得意的告诉我刚才发生的事情。
    就在刚上高速时,我留意过那个摄像头,还告诉超然要离这个远点,可还是被发现了。
    超然接着用兴奋的语气告诉我:“他们为了追我们开了20多公里才找到掉头的地方”。
    我去!这次给他们填了大麻烦了。
    对于高速,一路上过几次,从未发生过被抓的事情,只能说明云南队安全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好事啊。第一次上高速是稀里糊涂的,从包头往鄂尔多斯没有明确提示,等知道自己在高速的时候已经驶出了几十公里,就像前几天出丽江进大理一样,都是无意之举。在新疆算是走高速最多次数的,丝绸之路的国道312被高速取代后就荒废了,有些路段连路基都没有,走着走着要么发现无路可走,要么就是很多岔路,不知走哪一条,所以在新疆骑车基本都是在高速上,就连摩托车也大摇大摆得在高速行驶。这次是个例外,算是明知故犯。好吧!我错了!

    拦下我的那两个警察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据超然偷听得知,他们请示过上级如何处理,那边好像是说让自行解决,只要把我们离开高速就行,至于罚款看来是没有的事儿了。
    “这样吧,你们从对面的坡坡上去,沿着右侧走老国道吧,别走错了,左侧是往回去的方向。”两个警察过来,很友善的告诉我。
    “好的,那我们就从那出去吧!一路我们没有吃饭,你知道那路上又饭店吗?”
    “沿路有很多食馆的。你们更我们走吧!”警察回答。食馆,一个让我很瞎想的新词。
    在几个警察的帮助下,费了老大劲出了高速,谢过警察后继续前进。
    朝着他们离去的方向,顺手拍了张照片,心里默默念着“谢谢了,麻烦了!”

    用超然的话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上高速后,着实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给他们惹出一堆麻烦,自己也要多骑至少10多公里山路,这条国道还是比现在国道更绕道的一条,要翻过群山,绕到隧道的另一侧去。
    算是买个教训吧,以后高速真的不能再上,麻烦别人又危害自己。

    骑进宁洱县已经下午六点多了,肚子里除了早上一点米线外,没有进食过。天气的干热,没有一点胃口,坐在路边买了一堆水果算是解决了。
    在两人犹豫是前进还是停在宁洱的思想斗争下,不知不觉驶出很远。阵雨多次光临,和一群五一休息的骑行者一块躲在路边屋檐下,下了不知多久,天色渐黑,在小雨的间隙慢慢前进到几公里外的镇子。
    由于五一长假的缘故,这个镇子停满了前来游玩的市民。走进一看,乖乖!原来是茶马古道的重镇:那柯里,一处保留较为完好的地方,现在成为景区。询问了旅店,要么价位较高,要么满员。饥肠辘辘的超然早已顶不住了,点了一盘大菜,两人狼吞虎咽。

    吃饭的地方,离普洱市区只有不到20公里,走还是停再次困扰我们。看着黑透了的夜晚,问过老乡知道这里没有旅店,要么返回到那柯里,要么继续到普洱市。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原则,加上两人都酒足饭饱。一致决定夜翻普洱市前的两个山包,赶到普洱市。
    夜晚骑车除了风景的缺失外,一切并没有那么糟糕。夜静悄悄的,两侧偶尔会有亮着灯光的村子,路过沿路房子处,狗狗都会用狂吠迎接我们。好处也有很多,好比白天看到头疼的盘山路很头疼,晚上骑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反正也不知道前方有多远,坡度有多陡,只要埋头慢慢骑,总是会到顶的;在好比白天的炎热让效率低下,晚上骑车既凉爽又精神(仅对我个人而言,十足一个夜行动物)。
    在山顶看到满城的灯火的时候,我们激动的要吃瓜庆祝。光就如此灯火辉煌的规模来看,普洱绝对是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啊,将近十公里的下坡,谨慎慢行。
    还是在进入市区前的几公里错上了环城的乡道,好在有高科技的导航,曲里拐弯的绕到城市最北。
    按照一贯找旅店的方式,穿过整个城区,到来火车站附近。
    就在这时一条没来得及看的私信引起我注意,让我思索着。

写于西双版纳州勐养镇 平安宾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