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花梁 于 2014-3-27 07:36 编辑
故事来了:
有关题Ti
1. 我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已经打下了伏笔,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第一我说了用“批判的”角度来看这个帖子,第2,我只使用了Ti,而没有明确说明是钛金还是铝合金。因为我本身自己也存在疑惑,我看到的文献,犹如我列出的厂家网站一样都不是统一的,为此我联系了两个厂家在中国的代理商,希望他们联系原厂家给出一个权威的说法。但是到今天我还没有获得答复,不过不用了,感谢迷迷糊糊同学挖掘到Titanal的原厂家网站,答案已经一目了然。结论就是:此TI不是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普通铝合金,而是一种新型的铝合金,翻译过来学名叫钛铝合金(原厂家网站翻译)。按着厂家的定义,钛铝合金的确属于高科技材料,是这家公司独有的技术专利。
2. 有关雪板的稳定性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在Q群里和这坛子里的确有雪友提到,甚至强调板子沉稳定性好,记得有一年还有人对雪板做评测的时候,还用了“XXX重量,提高了稳定性,增强了抓地性能”的描述。我个人从初学到现在使用过很多板子,有沉的硬的,比如9年前的世界杯竞技小回转板,也有加了Ti和航空级别碳纤维材料的雪板,我个人的感受而且坚信:在不损失雪板的性能(弹性和横向扭曲控制)的前提下,板子轻一些操控性会好,提高板子的灵活性,例如滑小弯,做跳转等动作。同时不同人的体重和力量以及技术水平对雪板的重与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是很个人化的。如果还不能判断什么重量的板子适合自己的雪友,确实滑雪水平方面还需要努力一下,购买板子时求高人引导比较好;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明白板子的轻重与操控性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有益处,至少在自己买板子的时候心里有个概念。
谈到板子的重与轻的话题,顺便讲一个压在心里已久,但没有公开讲的一件事。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几年前我曾经在绿野论坛上介绍过日本Ogasaka的雪板,也曾经向咨询我的朋友推荐过Ogasaka的板子。我在日本曾经参观过他们的工厂,包括从A到Z的整个生产线。与Ogasak结缘因佐藤久哉,与Ogaska绝交因他们在中国干的一件事。
我最初了解Ogasak的契机是我翻译的第一张日本滑雪教程视频,示范教学者就是我的朋友兼偶像,也是我的滑雪老师之一的佐藤久哉。欣赏佐藤也会关注他用的板子,他用的就是Ogasaka的Demo 顶级板TC-QR。在Ogasaka的支持下,红花队还邀请佐藤来万龙给红花队成员及当时在场的雪友做教学。当时他用的就是TC-QR雪板配FM600垫板,俗称豹纹。这个配置是一个通用的标配适合大部分中高级的雪友。
后来在沈阳的一次展会上,我有机会见到Ogasaka公司的第4代掌门人小賀坂 道邦先生,他们是滑雪世家,我们聊起滑雪很投机犹如故友,老爷子高兴的说下次到东京请我吃饭,我当时是我们公司在日本的 Courntry manager、一个月至少一半的时间要在东京工作。在东京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提出希望参观他们的公司的工厂,老爷子立刻答应了,我专门从东京坐新干线赶到长野县,作为中国一个人参观了他们的工厂,当时陪同讲解的是他的儿子,是制作所的负责人,还有他们赞助的选手竹田征吾(我的土豆网上有他的视频)。作为一个痴迷雪友,我有机会参观雪板制作工厂,尤其是有人从木材采购烘干,切片,又从生产线的A点介绍到Z点,直到最后板底抛光与最后一道工序:由经验丰富的工人人工质检,这个过程让我特别兴奋和快乐,也加深了我对这个雪板的好感。Ogaska使用的粘合剂,就是需要6个小时成型的低温胶水,所以Ogasaka的板子非常结实,这几年各个厂家都使用的rocker,用在尤其是偏道内的全地域板上,其实Ogasaka公司N多年就用了,他们叫做front lead技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滑Ogasaka的板子,有入弯早,且有柔和感觉的原因。
参观完工厂后,我回到国内就写了一个有关Ogasaka工厂参观的帖子发在绿野,后来也帮助Ogasaka做了一些推广介绍的工作,之所以愿意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90年代初日本长野中日友好协会通过中国滑雪协会向中国东北地区捐赠过大量的雪板,那个年代Ogasaka正是鼎盛时期,曾拿出好多新板子捐赠给中国,当时上村爱子还是个小姑娘,开着车挨家挨户的收集二手板子,一起送给中国。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心怀因战争赎罪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推广宣传。日本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无论什么原因和动机,Ogasaka毕竟还是帮助过初期的中国滑雪产业。
Ogasaka目前是位数不多生存下来的日本雪具厂家,另外一个是Hart,大家熟知的蘑菇竞技板ID-ONE也是日本品牌,代工的工厂就是Ogasaka。在日本雪友眼里,滑Ogasaka板子的人都是高手,如果大家去日本滑雪,你会注意到,滑Ogasaka板子的人里,年轻人相对少,一般都是中年人以上居多。Ogasaka虽然在本土做的还很不错,价格也卖的最贵,但是国际市场的拓展几乎没有动作,在加拿大有一个代理商,在韩国有代理商,只有在中国成立了“Ogasaka中国有限公司“ 其投资人还不完全是Ogasaka公司,而是一个在沈阳做生意的一个日本商人(名字就不提了)和Ogasaka联合出资注册了这家公司,在中国销售Ogasaka雪板。当时有一个中国的销售经理(名字也不提了)。说实话,我很看不起这个哥们,虽然为日本人打工,但是还是要有点骨气的,和日本人一起坑中国人的事咱不能干。我在日本留学工作生活一共6年,后从加拿大回国,就业时我的一个原则就是不再给外企打工。头两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后来加入现在这家本土公司。
闲话少叙,为什么由喜欢Ogasak而变为绝交呢?原因自然也是因为雪具。这得要先介绍Ogasaka的垫板,他们的垫板一共有三种,最普通的塑料的FM600 按其网站最新数据,FM600的重量没有列出,我当年用的是重460g, 一般雪友用这块足够了,中等的是RC-600FL,重530克,顶级的也是最重的是RC-600GR 重612g, 主体素材为塑料但是含铝合金条。这幅垫板最贵最沉,一般运动员才会用。 两只板子各放一块垫板总重量就是1224g,1.2公斤啊。无形中板子总重就会增加了很多。 从外形上看,RC-600GR最好看,那年款是镂空的。但是东西再好看必须还要实用。那年红花队有一个女孩很喜欢这个垫板,这个销售经理就真的配了一副顶级板子+这块垫板卖给人家了,那女孩身高差不多168,虽然经常运动,但我不认为有运动员的体力。 当时我多事劝她放弃,但是最后还是买了。 希望这个女孩今天明白我当时为什么阻拦她了,她现在滑得应该很好了。
这件事还不算,紧接着那年Ogasaka在日本有一批滞销的这种金属垫板,配上过季的TC-QR拿到中国来买,价格并不贵,但是这种搭配有问题,在日本,一般雪友肯定不会这样搭配买,雪具店也不敢这样卖,因为日本人消费很理性。可是,他们竟然在中国这样干,就是为了清库存。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件事,那个中国经理也在我的Q群,推销给我身边有几个朋友,他们咨询我时,我才知道此事。我当时就给这个中国经理打电话,他回答:”你滑不了,不等于别人滑不了“。而问我要买这幅TC-QR+R-600GR垫板的朋友都是听了我的介绍,才了解到Ogasaka的,而他们的滑行水平我是知道的。根本不需要买这样的垫板!
我一气之下就打电话到东京,质问他们的营业部长,当时是中国公司的副总经理(名字省略)为什么要这样卖,他说“中国的客人需要啊,需要就要满足啊”。我继续质问:“你难道忘了Ogasaka的家训了吗“ 然后他不说话了。 Ogaska的家训就是“要给雪友一副适合他的雪板”。后来我继续问,你们一定要这样卖吗,他回答“是”,然后我就告诉他“对不起,縁を切る” 意思是就此绝交!其实我和他私人关系很好,在日本长野滑雪我从来不带板子,因为每个雪场都有他们的试滑点,我只需要提前给他打个招呼,他就会安排人把板子直接送到我住的饭店。尽管如此,我觉得他们违背Ogasaka的家训,为了清理一些库存,竟然不考虑中国雪友的实际情况,这样做也辜负了我对他们的信任。如果他们同时提供三种垫板供中国雪友选择还算合理,但是他们只提供这一种配置,也不做明确说明,这就是问题所在!
日本公司在日本做生意就按规矩来,到了中国就TMD变味了,拿我们中国雪友当傻瓜啊!他们这样做也关系到我的信誉,因为我毕竟帮他们宣传过。这样为了利益出卖原则的人不值得继续做朋友,这样的公司的东西再好,我也不会再用。我手里有两幅Ogasaka板子,从那之后就一直沉睡在我崇礼的家,有朋友来没板子用偶尔会用一用,我自己几乎就没有再用过。有人要买,我都拒绝了,我宁愿让这两幅板子见不得阳光!永远冷藏!
商家诚实做生意,得到的不单纯是收入,更重要的是你赢得了一个忠实的客户,而这个客户因为喜欢,他会主动帮助商家宣传,这就是口碑!滑雪是我们的爱好,掺杂了很多感情色彩在里面,你喜欢一副板子,而且花大钱买回家,用她,你不会对别人讲的她的不好的。
故事讲完了,回到此帖的主题,如果你的驾驭能力还不到,用一副很重的板子,你可能无法充分享受这副板子的奥妙,也会徒增危险。板子沉,还不单纯是稳与不稳的问题,它的加速度大!一旦失控其实很危险的。运动员为啥要使用沉而快的板子,求速度也是原因之一,竞技板中,大回转板子的垫板一般都偏重,板子长会提高稳定性和速度,重量增加会对提高加速度有帮助,此外就是运动员的自重。 据说当年黑龙江某个少年队一个小孩,技术很好,但是每次都拿不到很好的名次,自己分析后觉得自己的体重不占优势,比赛的时候自己偷偷地真的负重去参加比赛了,结果失控,这孩子受伤很严重,这个故事是我听教练朋友讲的。
这几年由于采用高科技材料,大部分厂家的雪板的重量普遍都在变轻,尤其是那些顶级板子。尽管如此,在沉于硬的方面,几大厂家之间的差异还是有的,各有其特点。
所以我觉得,作为经验丰富雪友也好,作为先得道者也好,身边有朋友咨询雪板时除了讲述自己的感受之外,还要尽可能客观,虽然谈雪板雪鞋完全是个人的,主观的感受,自己的身体条件,使用环境等这样客观条件一定要讲清楚,这样才会有一个参考性。商家诚实做生意,会得到更多客人的拥护和支持,资深雪友谈雪具虽能抒发自己获得快乐,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客观,即使我们说着无意,可能听者有心。如果有一时之错,知道了就要纠正,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时候,所谓天地良心就在于此。
话说的有点严肃了,啰嗦了很多,可能有言不达意的地方,感谢您读完最后一个字!
附:有关Ogaska的垫板差异,日本雪友的试滑反馈;
http://www6.big.or.jp/~skijam/ski/10-11ski/ita/10-11ski.htm 日本人说话都很含蓄,不会直接说不好,但是大部分人都推荐TC-SX (相当于当年的TC-QR)和FM600的配置。 言外之意金属垫板还是留给技术超牛的人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