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花梁 于 2014-3-29 04:54 编辑
[类型:雪板知识 ][级别:通用] 昨天在绿野论坛和朋友们讨论入门级,中级,高级雪板的差异,我把自己的所知道的总结如下,供朋友们批判地看吧。除了价格之外,初中高级雪板的差异还有以下区别: 1. 用材之差:比如板芯的用料,例如Ti的薄与厚,材料的好与坏决定了受力后的雪板的反馈(反弹)。在寒冷的环境里不同的材质受冷后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导致雪板横向扭曲控制好与坏之差异。 用同一副挫来打磨边刃,从初级板上掉下的会是拉丝,而高级板会是粉末状。好的原材料采购成本高,制作工艺要求也高。 2. 滑轨与垫板之差:滑轨或垫板是用来协助固定器固定在雪板上的部件,垫板的好坏决定了力量的瞬间传递的效率,垫板也分轻重和材质的区别,类型的区别,例如竞技垫板和普通垫板,滑轨也有各种类型型,女生专用滑轨, 儿童专用滑轨,租赁和测试滑轨等等。 3. 固定器之差:普通板的固定器DIN值的磅数低,高级板尤其是竞技类的会高 有的竞技板DIN值最低8起步。这对固定器的设计和用材也有要求。 4. 雪板核芯内部设计之差:为了追求更好的稳定性,转弯时雪板应有的柔韧性,高级板的设计会更复杂,例如ELan的波纹设计,见下图。 5. 碳纤维外壳:碳纤维的密度不同决定了质量的不同和成本的高低。 200元一副的碳纤维仗拿在手里和1000多元的碳纤仗手感绝对是不一样的。 6. 烧结板底(Sintered Base )与灌注挤压板底(Extruded Base): 板底烧结简单点说就是把粉状的原材料(聚乙烯粉)渐渐地加温,然后强力压挤成块状,再将块状切成片来贴在板底,构成我们使用的板底。有的厂家会把板底烧结的密度指标列出来,例如2000,3000, 4000, 6000,8000等,列出烧结密度的厂家有APO,Moment, ARMADA, line 等一些以生产自由滑雪板的厂家。例如,我使用的APO Sammy BC顶级野雪板的烧结密度是8000. 普通公园板Sammy C是4000,而用大神Sammy 命名的另一块Pro级的板子Sammy C Pro的板底烧结密度则是8000. 板底烧结的密度越大,滑行时与雪面接触时阻力相对就小,也就是说速度快, 材料成本也就高。 灌注挤压板底(Extrded Bases):就是把原材料(聚乙烯颗粒)高温融化,形成液状,倒入一个容器里冷却挤压制成薄片,是大部分厂家通用的性价比较好的板子制作技术。 (有关烧结板底和灌注板底的差异及维护,后续另开贴讲述)
7. 再往下说就是好多厂家不会公布的秘密了,例如,粘合剂是高温胶还是低温胶了。 高温胶的优点是粘合速度快,产量高,缺点是不结实,容易开胶;低温胶的优点是结实牢固,缺点是生产周期长。
有关雪板的重量和稳定性的关系:
所谓高级板不一定必须是重量很大才能获得稳定性,早期没有高科技材料的时候,需要依赖多层的纯木材来实现将横向扭曲控制到最低水平,所以越顶级的板子就越重,因为用料精良,要使用上乘的好木材。 众所周知,好木材都是很沉很重的,比如水曲柳,榆木等,这些都是视为做家具的上等好木材,经久耐用。 雪板也一样。
雪板生产厂家在使用木材的时候,基本需要经历以下流程: 1. 将采购到的原木(圆木)切成条状,交叉叠垛起来进行风干排水,例如,日本Ogasaka公司风干时间为3年; 2. 木材彻底风干排水后,送到车间里切片; 3. 多层对称的切片叠加在一起,形成左右板,然后用胶水粘合; 4. 粘合的切片放在模具里进行冷却挤压定型。
这是一个复杂且周期长的过程,小品牌自己不具备生产能力一般会委托大厂家代工生产。例如ARMADA委托奥地利的工厂。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法国有很多可以代工的工厂。
高科技材料出现后,厂家开始尝试使用航空科技材料,用于雪板制作,如Fischer。Fischer公司收购了一家航空科技公司之后,把这家公司的航空科技材料技术也引用到雪板制作上,对雪板的性能和质量的提高起到质的作用。雪板厂家使用高科技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使雪板轻量化, 例如Fischer的air carbon(航空碳纤维)。 轻量化的好处是提高了雪板的操控性和灵活性,犹如负重与不负重跑步的区别。但是代价是这些高科技材料含量多的雪板造价也高。
如果现在还有厂家号称自己是纯木芯工艺,(纠正:这里我实际想说的是雪板内核)只能说他们制作工艺技术已经落后了而已,并不是什么可加分项;相反如何使用高科技材料,让雪板即有弹性,硬度,又能让滑雪者有效地利用这些性能,为雪板开发设计者最大的挑战。
碳纤维外壳技术刚开始投入市场时,阿家,沃家,菲家都是最早使用的厂家,第一年的板子,某家的性能极差,轻量化的目的达到了,可是板子遇冷贼硬,滑起来还很飘。这其实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后来厂家更倾向于混合型板芯技术,即高科技材料+优质木芯,还有Ti,等各种工艺,目前顶级的板子大多采用这种混合材料结构。Ti的优点是耐低温不变形,厂家选择使用Ti条就是来让雪板在低温条件下依然不变形, TI也很轻。 在Fischer雪板里男士顶级板都是0.8mm的厚度,女士板是0.5的厚度。
Elan的波纹设计也是一项创新技术,他们的网站上有示范波纹状材料的优点的演示视频,大家可以看一下。
雪板不是汽车,较重的汽车会相对稳定一些,汽车靠引擎来驱动,而雪板是靠我们人的力量来驱动;寄希望与沉重的板子来获得滑行稳定的想法,只能说明自己技术还不过硬,或者对雪板的性能与滑行技术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掌握。
反之,雪板的轻量化也不能极端,轻量化不等于越轻越好。这里有一个合理的临界点。
该贴已经同步到 红花梁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