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8918|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装备讨论] 初中高级雪板的差异与雪板的稳定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4 02:44: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花梁 于 2014-3-29 04:54 编辑

[类型:雪板知识 ][级别:通用]
昨天在绿野论坛和朋友们讨论入门级,中级,高级雪板的差异,我把自己的所知道的总结如下,供朋友们批判地看吧。除了价格之外,初中高级雪板的差异还有以下区别:
1.    用材之差:比如板芯的用料,例如Ti的薄与厚,材料的好与坏决定了受力后的雪板的反馈(反弹)。在寒冷的环境里不同的材质受冷后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导致雪板横向扭曲控制好与坏之差异。 用同一副挫来打磨边刃,从初级板上掉下的会是拉丝,而高级板会是粉末状。好的原材料采购成本高,制作工艺要求也高。
2.    滑轨与垫板之差:滑轨或垫板是用来协助固定器固定在雪板上的部件,垫板的好坏决定了力量的瞬间传递的效率,垫板也分轻重和材质的区别,类型的区别,例如竞技垫板和普通垫板,滑轨也有各种类型型,女生专用滑轨, 儿童专用滑轨,租赁和测试滑轨等等。
3.    固定器之差:普通板的固定器DIN值的磅数低,高级板尤其是竞技类的会高 有的竞技板DIN值最低8起步。这对固定器的设计和用材也有要求。
4.    雪板核芯内部设计之差:为了追求更好的稳定性,转弯时雪板应有的柔韧性,高级板的设计会更复杂,例如ELan的波纹设计,见下图。
5.    碳纤维外壳:碳纤维的密度不同决定了质量的不同和成本的高低。 200元一副的碳纤维仗拿在手里和1000多元的碳纤仗手感绝对是不一样的。
6. 烧结板底(Sintered Base )与灌注挤压板底(Extruded Base): 板底烧结简单点说就是把粉状的原材料(聚乙烯粉)渐渐地加温,然后强力压挤成块状,再将块状切成片来贴在板底,构成我们使用的板底。有的厂家会把板底烧结的密度指标列出来,例如2000,3000, 4000, 6000,8000等,列出烧结密度的厂家有APO,Moment, ARMADA, line 等一些以生产自由滑雪板的厂家。例如,我使用的APO Sammy BC顶级野雪板的烧结密度是8000. 普通公园板Sammy C是4000,而用大神Sammy 命名的另一块Pro级的板子Sammy C Pro的板底烧结密度则是8000.  板底烧结的密度越大,滑行时与雪面接触时阻力相对就小,也就是说速度快, 材料成本也就高。
灌注挤压板底(Extrded Bases):就是把原材料(聚乙烯颗粒)高温融化,形成液状,倒入一个容器里冷却挤压制成薄片,是大部分厂家通用的性价比较好的板子制作技术。
(有关烧结板底和灌注板底的差异及维护,后续另开贴讲述)

7.    再往下说就是好多厂家不会公布的秘密了,例如,粘合剂是高温胶还是低温胶了。 高温胶的优点是粘合速度快,产量高,缺点是不结实,容易开胶;低温胶的优点是结实牢固,缺点是生产周期长。


有关雪板的重量和稳定性的关系:

所谓高级板不一定必须是重量很大才能获得稳定性,早期没有高科技材料的时候,需要依赖多层的纯木材来实现将横向扭曲控制到最低水平,所以越顶级的板子就越重,因为用料精良,要使用上乘的好木材。 众所周知,好木材都是很沉很重的,比如水曲柳,榆木等,这些都是视为做家具的上等好木材,经久耐用。 雪板也一样。

雪板生产厂家在使用木材的时候,基本需要经历以下流程:
1.    将采购到的原木(圆木)切成条状,交叉叠垛起来进行风干排水,例如,日本Ogasaka公司风干时间为3年;
2.    木材彻底风干排水后,送到车间里切片;
3.   多层对称的切片叠加在一起,形成左右板,然后用胶水粘合;
4.   粘合的切片放在模具里进行冷却挤压定型。

这是一个复杂且周期长的过程,小品牌自己不具备生产能力一般会委托大厂家代工生产。例如ARMADA委托奥地利的工厂。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法国有很多可以代工的工厂。

高科技材料出现后,厂家开始尝试使用航空科技材料,用于雪板制作,如Fischer。Fischer公司收购了一家航空科技公司之后,把这家公司的航空科技材料技术也引用到雪板制作上,对雪板的性能和质量的提高起到质的作用。雪板厂家使用高科技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使雪板轻量化, 例如Fischer的air carbon(航空碳纤维)。 轻量化的好处是提高了雪板的操控性和灵活性,犹如负重与不负重跑步的区别。但是代价是这些高科技材料含量多的雪板造价也高。

如果现在还有厂家号称自己是纯木芯工艺,(纠正:这里我实际想说的是雪板内核)只能说他们制作工艺技术已经落后了而已,并不是什么可加分项;相反如何使用高科技材料,让雪板即有弹性,硬度,又能让滑雪者有效地利用这些性能,为雪板开发设计者最大的挑战。

碳纤维外壳技术刚开始投入市场时,阿家,沃家,菲家都是最早使用的厂家,第一年的板子,某家的性能极差,轻量化的目的达到了,可是板子遇冷贼硬,滑起来还很飘。这其实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后来厂家更倾向于混合型板芯技术,即高科技材料+优质木芯,还有Ti,等各种工艺,目前顶级的板子大多采用这种混合材料结构。Ti的优点是耐低温不变形,厂家选择使用Ti条就是来让雪板在低温条件下依然不变形, TI也很轻。 在Fischer雪板里男士顶级板都是0.8mm的厚度,女士板是0.5的厚度。

Elan的波纹设计也是一项创新技术,他们的网站上有示范波纹状材料的优点的演示视频,大家可以看一下。

雪板不是汽车,较重的汽车会相对稳定一些,汽车靠引擎来驱动,而雪板是靠我们人的力量来驱动;寄希望与沉重的板子来获得滑行稳定的想法,只能说明自己技术还不过硬,或者对雪板的性能与滑行技术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掌握。

反之,雪板的轻量化也不能极端,轻量化不等于越轻越好。这里有一个合理的临界点。

该贴已经同步到 红花梁的微博
2#
发表于 2014-3-24 08:42:10 | 只看该作者
教主又是一篇好文!!让我仿佛回到了研究器材的年代,哈哈

点评

你不是回到了,而是一直都在,只是隐身了而已,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4 12:19
哈哈,一副板子是否物有所值,不单纯是滑行的感觉,了解其结构与用料,及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和满足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4 0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9:10:24 | 只看该作者
仁·心术 发表于 2014-3-24 08:42
教主又是一篇好文!!让我仿佛回到了研究器材的年代,哈哈

哈哈,一副板子是否物有所值,不单纯是滑行的感觉,了解其结构与用料,及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和满足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3-24 09:14: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24 10:05:1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24 10:50:46 | 只看该作者
受益不少,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24 11:04:48 | 只看该作者
技术贴啊,牛!!学到好多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24 12:19:27 | 只看该作者
仁·心术 发表于 2014-3-24 08:42
教主又是一篇好文!!让我仿佛回到了研究器材的年代,哈哈

你不是回到了,而是一直都在,只是隐身了而已,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3-24 13:0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ttachments 于 2014-3-24 14:39 编辑

呵呵,教主单独开贴了,那就先占个位置,有时间编辑回复。

编辑:

接着昨天的那个帖子说吧。

1.关于板芯材料。
目前各品牌高山板主流高级板的板芯材料其实只有一种—— 木头。另外初中级板和出租板为了降低成本,还有用发泡聚氨酯(说白了就是硬质泡沫)做板芯的,比如Atomic的nomad系列。历史上还有用蜂窝铝材做板芯的,但是现在已经没人用了。至于教主所谓用“航空科技材料”做板芯的,估计是被厂商的广告宣传所误导了,把包裹板芯的加强层材料当成板芯了。高科技材料目前是大量运用在雪板制造中,但都是作为覆盖包裹板芯的加强层,没听说过直接用来做板芯的。教主一楼图片中的Fischer雪板结构图明显也都是木质板芯。

木材作为雪板板芯材料由来已久,现在也没有被所谓“高科技材料”取代,说明天然材料还是有人工合成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主流高级雪板依然采用木材作为板芯,各大厂家在产品介绍中也都特意强调是“full wood core” 做为高级板的买点之一。不知道教主说的“落后的纯木芯工艺”是何解。

2.关于高级板的“重”
我提到高级板更硬更重,但是“重”只是高级板为实现其性能而附带而来的结果,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没必要扣字眼。没有人说要靠“重”来提高稳定性,如果真是这样,直接在初级板上绑两个铅块就达到目的了,谁也不用买高级板了。
雪板在追求性能的前提下,当然也追求轻量化,所以用到的各种“高科技材料”除了物理性能好,重量轻也是个重要因素,但是综合权衡的结果,高级板还是普遍比初中级板更重。特例自然会有,但不具备普遍性。

3.关于雪板所用的“Ti”
首先雪板中的“钛”并不是钛,而是铝合金,并且合金成分中也一点钛也没有。因为生产这种铝合金的厂家(AMAG)把其注册商标为“Titanal”,雪板厂商宣传的时候说的也不清楚,只说是用的“Ti”,所以以讹传讹,很多人以为真的是用的金属钛。既然用的不是金属钛,所谓钛低温性能好啥的自然也没啥关系。另外滑雪板正常使用温度对于常用金属材料来说都不至于影响物理性能。
Titanal铝合金性能类似并优于7系铝,重量轻,强度大,所以各品牌雪板都爱用它。

4.关于厂家的各种科(xue)技(tou)
滑雪板生产目前属于成熟工艺,滑雪板产业是个成熟的产业,并且竞争充分,也不存在技术壁垒。雪板中运用的所谓“高科技材料”多数出现也有几十年了。
经济学告诉我们,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产品差异化。各滑雪板厂家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案例了,每家都有自己独创的“高新技术”,而且技术研发的快,更新的也快,今年吹得神乎其神的独家科技,过两年可能就淘汰不用了。至于是否有效果,效果有多大,就见仁见智了。
厂家拿来作为产品卖点用来忽悠消费者是其本性,求知欲强的雪友了解后作为吹牛侃大山的谈资也无可厚非,对于普通雪友,勿需要关注研究这些噱头,指望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来提高滑雪水平更是缘木求鱼。用赵大叔的话来讲就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ps
滑雪论坛无论啥话题都容易转向到评论个人滑雪水平,然后就容易打口水仗,既然和帖子主题关系不大,俺还是不说这个了。

点评

很好,学习了。 世人多以讹传讹,惯习毋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4 22:00
原来这样,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4 15:10
Titanal 1964 年冬奥会开始使用的新技术,的确是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4 14:5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3-24 13:33:25 | 只看该作者
雪季结束了, 大家开始装备讨论啦。。。

我觉得,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一些技术, 都可以讨论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