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1642|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CSIA L1/L2 培训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0 15:00: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苍月 于 2018-3-21 16:02 编辑

常年混迹绿野雪版,得益于各位前辈的讨论和分享,在各体系中对CSIA最为熟悉。当我在年前看到枫滑雪业的招生计划时,便几乎没有犹豫的报上了名。3月上旬开始L1,下旬进行L2,前后加起来短短12天,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在此略作分享的同时,也是我温故知新的过程。受限于思维习惯和目前水平,若有疏漏和谬误,恳请见谅与指正。

与我报名时想象的不一样的是,CSIA作为一个滑雪指导员体系,L1 L2培训过程中都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讲评估与教学。起初我认为这对并不打算从事教练的我来说有些鸡肋,但越学到后面越觉得有超乎想象的收益。学会了如何在雪道下与学员沟通和设定目标,雪道上如何评估学员水平,如何安排练习,其实也就学会了为自己设定目标、为自己评估表现,以及安排练习进行提高。


一、技术参考点 (TechnicalReference)

CSIA把L1和L2的滑行技术归纳成四个技术参考点,可视之为四个技术性原则,并且认为其适用于一切雪道、一切弯型和一切滑雪者。CSIA认为应用这些原则,可以最有效率地维持平衡和改变方向。这四点在教材上都各是一句完整的话,但我们通常归纳为四个词:平衡,分离,反弓,以及时机。最有意思的是,这四点中每一点的发挥都要求滑雪者首先做到了前一点。比如说,用旋转横滑降,也就是Braquage Turn来练习分离,首先滑雪者得平衡在雪板上,重心必须居中,才能实现转腿,完成练习目标;比如说,髋关节的特性就是前屈的活动性远大于外展,因此滑雪者在分离的前提下,进行屈髋,便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反弓。

与同班同学交流时,道听途说,得知加拿大华人滑雪论坛上CSIA曾被这样调侃:“有人让你评估他的滑雪水平和提出改进建议,对CSIA来说很简单嘛。首先是平衡不好,导致分离不好,分离不好又导致反弓不好,这些都不好,节奏和时机肯定也不好了。万试万灵。”虽然是调侃,但目前在我理解来看,还真就是这样。在我们模拟教学,评估学员时,这种透着机灵的以不变应万变的逻辑,简单粗暴,却往往有效。

附惠斯勒滑雪学校前校长,现年60岁的OTTO下猛龙道的片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1MzQxN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二、疑点解惑

长期与各路雪友交流,有许多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混淆与疑问。在培训过程中我也不停地向教官求证,以下是整理出来的一些答案,以供探讨。

a)        压鞋舌?多位教官的回答都是只需要轻贴前舌就好。相对应的技术参考点是第一条“平衡”,这有利于自然流畅的转腿。我们私下讨论,压鞋舌也许适用于不需主动驱转腿的某些竞技滑法,但在CSIA语境下,是不提倡的;

b)        侧向折髋是反弓?如上文提到过,生理上髋外展的关节活动度不大,对侧髋内收的活动度还要更小。合理地利用屈髋,能更有效率地获得反弓。

这里插播一个个人体会。我患有椎间盘突出和脊柱侧弯,左侧后腰长期疼痛不适,导致我滑雪时总是直着腰滑,L1时就被教官PAUL指出有后坐的问题,L2时第一天女教官MC也因为我直着腰“休闲”的状态调侃我是“懒惰”。这让我非常痛苦。首先,我觉得我滑雪虽然水平不高,但态度还算认真,其次我的髋关节活动度是病态的差(这也迫使腰椎进行代偿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而技术问题往往还有改善的空间,如果滑雪的瓶颈是身体的问题,那就真是令我坐卧不安了。

附腰椎X光图
     

附L1时的中弯,后坐明显,右腿弯的腰椎代偿明显,根本没有使用髋关节产生反弓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0ODU5N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附L2第三天的中弯,后坐有改善,但右腿弯髋关节仍然腰椎代偿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0ODk0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还好在教官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这个问题算是得到了改善。问题原来是出自我错误的重心下压的方式(对应第一条技术参考点)。重心下压和保持平衡,应该保持核心收紧,然后屈髋。在屈髋的状态下(有一个说法叫锁胯,不知是否是一回事)做分离,就自然形成了反弓。用正确的方式作出反弓,不仅抓地力更好控制力更好,关键是腰也几乎不疼了。

附L2结束时的中弯和小弯,后坐问题虽然还有,但是不如L1明显。右腿弯终于有改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1MTgxM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1MTA4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c)        引身?主流的关于引身的说法里,有说向新弯的圆心引身的,有说是出弯向上向前引身的。不少人把CSIA里extension(直译伸展)和unweighting的说法作为CSIA虽不鼓励但不排斥引身的佐证。但我请教了多位考官,他们都一致确定CSIA的extension对应的是第一技术参考点,指的是腿长在弯中动态变化,而腿长最长时出现在雪板与滚落线平行时(也就是弯中),腿长最短时出现在转换区。



      附MC的小弯示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1MzkzN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可以看到,虽然MC的上身看似有起伏,但实际上腿长的变化正如以上所说的。事实上L2的学员里有很多都习惯在转换区打开髋(OPEN HIPS,解剖学上其实就是伸髋),外观上就是直起身来,MC专门为了纠正这个问题,还引进了胡须弯练习(有助于更流畅的度过转换区)因此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CSIA体系里,向上的引身,是肯定被认为是不对的;至于向新弯圆心的引身,其实我觉得可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移胯,只不过CSIA教官也不喜欢说移胯,而更倾向于说身体的核心向新弯移动;

在MOGUL上更为明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1MzA0N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这里经过各位的指点,我想我有必要补充一句话。由于引身的定义目前不明确,脱离了具体语境讨论的技术细节,有时难免偏颇,请审慎对待。

三、其他收获


不得不提的就是小伙伴们了。在与小伙伴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是受益匪浅。L1班空前的团结有爱,大家甚至在培训后约定明年一起组队报二级班。而BOB首先发现了我右腿弯“假反弓”的问题,并且用强力犁式让我更好地感受到了“大腿骨戳到髋臼里”的感觉。L1的小伙伴们甚至在培训结束后依依不舍地玩起了编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0ODU1N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机缘巧合,我们还活捉了火鸟一枚。与大神合照,大家都非常开心。

L2班里强手如云,从来不会滑小弯的我,我也是在端详他们的视频半小时后才勉强扭出了小弯。


附他们的二奔头小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zg1NDAyN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教官年纪都不小,也都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时候一言一行也能让我得到许多启发。

从前我和小伙伴遇到下雪就欢呼,遇到硬雪就头疼,遇到冰面就崩溃。而L2相比L1,在教学里强调顺势而为,强调适应和变通,要求我们随时留意天气和雪道情况,根据学员的水平安排练习,而同一个练习又要注意随着雪道坡度的变化、学员的反馈去减少或者增加额外的要求,来最大化练习的收益。这应用到我们自己的日常滑行中一样适用:在硬雪上练转腿,在冰面上练反弓,在陡坡上练平衡,在缓坡上练单脚,因地制宜,练习效率显然更高;

从L2开始,也对授课的效率有所讲究。平时常常看到雪道上的教练让学员一个滑下来后再让另一个学员滑下来以分别做评估,而L2进行模拟小组教学时,开始鼓励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停止点后,让学员一起蛇形滑下,而指导员在旁跟随滑下,从第一个学员开始依次单独指点。这样不仅能让学员滑得更多(CSIA在L2阶段要求少说多滑,尽量让学员多滑雪,少站着),又能让学员在一趟滑行中,就已经接受了评估,受到了指点,并且实时做出改变和感受错误与正确动作之间的不同。相当的高效;

我曾经问过PAUL,如果我们遇到的学员里有接触过别的教练或者体系方法,而有些观点正好与CSIA的观点有分歧,我们应该怎么做?PAUL很认真的告诉我,“永远不要说别人不对,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别人在提出说法时的具体情况和背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只需要提出我们的方法,并让学员去尝试,如果我们的方法是有效的,学员自然会欣然接受。”我觉得这个态度不仅适用于为学员解惑,同样也适用于技术讨论,甚至说适用于生活交往也不为过。



女教官MC心情好时喜欢在缆车上放音乐,没事儿也会跟着雪场音乐扭两下子,每天集合时间等待学员的时候都要专心致志地拿雪杖练杂耍。毕业时对全程紧张兮兮而最后一个拿到证的我说“I DID IT ON PURPOSE”。当她给我颁了个额外的小奖时,我问及她是否记得第一天评价我“LAZY”,她还做个鬼脸说,“Sometimes I just love to poke somebody.”,谈到她在8个考官的注视下,听着耳机里的音乐非常自HIGH地滑下L4的考试雪道的经历,乐观开朗的她向我们言传身教了什么是“skiing is for fun”。


附MC演示过小回转旗门的路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OTExMjM2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同学CC君在晚餐时打趣说:参加一个体系就跟确立一个信仰似的。对我来说,这一趟最大的好处,莫过于从此以后我再看到自己渣一般的滑行,还能不那么担心地说:嗯,我知道怎么样能滑得更好。


2#
发表于 2018-3-20 15:02:53 | 只看该作者
想问一个问题:L1和L2通过率分别是多少?

点评

挂了倒好说,我是有点不能理解劝退这个操作是图的啥 :) C1C2不知在国外如何,在国内看确实要求不高,一般就算挂了,补考看着也并不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考官凭大概记忆说,C4每年大概有60多人考,过去五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23:40
打错了,一级16个人,挂了4个  发表于 2018-3-20 17:49
是的,NZ的非常高,1级16个人,挂了8个。。。 2级就别提了  发表于 2018-3-20 17:48
挺高的,L1三个班有一个同学没通过滑行,L2我们一个班有两位同学分别没通过滑行和教学。道听途说隔壁NZSIA二级有一个班考前就劝退了3个。  发表于 2018-3-20 15: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3-20 15:10:13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很珍贵的分享,赞了。

点评

感谢你和火鸟孜孜不倦的分享,班里许多人在培训前都对教材有一定的熟悉,教官对此都还感觉挺意外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5: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5:45:37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3-20 15:10
很详细很珍贵的分享,赞了。

感谢你和火鸟孜孜不倦的分享,班里许多人在培训前都对教材有一定的熟悉,教官对此都还感觉挺意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3-20 15:52:49 | 只看该作者
1、流传甚广的压鞋舌的说法可以休息一下了。。。
2、椎间盘突出和脊柱侧弯的问题,现在有专业的康复机构可以很好改善,可以试一试。先解决好身体的问题,滑雪肯定进步的更嗨。
3、有朋友参加这期培训,论坛上分享心得总结,这回你是第一个,赞。
4、文字的也赞。

点评

咦,你的点评复活了。谢谢褒奖。各种正骨推拿,美式整脊,乃至运动康复水深莫测,请问是否有合适的康复机构推荐?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2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3-20 15:54:35 | 只看该作者
刚写的点评,回车后就不见了。。。
只好浓缩一下:
就一个字
赞!

点评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8-3-20 1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3-20 15:55:17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

点评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8-3-20 1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3-20 16:03:2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清晰的总结,楼主对很多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找出了权威解释。非常赞

其实很多体系就是这样,在学会教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我当时也对A&D环节也是同样的感觉,但是到了二级时最喜欢的就是A&D的环节,对自己也是长期的提高,从而即便没有红牛的时候,也不会走上弯路。

引身的问题解释得很清楚。向上的up-movement肯定是要避免的。引身这个词因为没有清晰的英文对照,本身定义就比较模糊,所以雪友说的引身二字有时候是要避免的,有时候是无所谓的,还有的时候是需要的。

对于不同观点的问题,其实CSIA的教学方法就是这样的。登录Snowpro做他的Oniline module,也就是在线练习,有一段就有这个答案。这次来的几位红牛基本都是有长期经验的老红牛,不是激进的那种 :D

点评

所言甚是,深得我心。:) 火鸟君,咱的合照我能放上来么?没有你的首肯,有那么点不方便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7: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3-20 16:12:4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如果脊椎有问题,建议咨询运动医学的大夫,他们不会让你少动静养的,他们会从更专业的角度对你身体机能给出建议,比如什么姿势OK,什么姿势少做,什么姿势不能做。

点评

感谢建议。我去过天津骨科医院,找过齁贵的健身教练,接受过康复训练,看过老中医,也试了推拿,始终不能根治问题。不知可有什么推荐值得一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7: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3-20 16:29: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