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论(35)
除了民族文化传统之外,探险风格个人的思想观念及其以往探险的经历,也对探险者的风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拿十六至十八世纪曾经流行过的“依靠土著人”和“防范土著人”的两种不同的探险风格来说,说完全取决于探险者对土著人的不同看法,及以往他们与土著人打交道的不同经验。认为土著人是善良的,并在以往的探险活动中曾得到过土著人巨大帮助的探险者,显然更喜欢“依靠土著人”的探险风格;相反地,认为土著人是残忍的,在以往的探险活动中碰巧曾受到过某些好战的土著人袭击的探险者,则更容易选择“防范土著人”的探险风格。再拿究竟是选择“高科技”风格,还是“高原始”风格来说,这也和探险者的观念及其以往不同的探险经验有关。例如,在争取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那次有名的探险竞争中,英国的斯科特根据自己以往在南极圈中的探险经验,宁愿相信“高科技”,并以新制造的机械化雪橇来做为自己的运输工具;而挪威的阿蒙森则根据自己以往在北极圈中的探险经验,更信赖“高原始”的方式,并以爱斯基摩人的狗拉雪橇做为自己的探险运输工具。再比如“高舒适”和“高忍耐”的探险风格,它不仅和探险者的经济条件和身体素质有关,更和探险者的思想观念有关。认为探险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活动的人,自然主张“高舒适”的风格(如美国的福赛 .特);而认为探险是一种高尚的、吃苦的事业的人,则更提倡“高忍耐”的风格(如中国的刘雨田)。
最后,为探险活动提供经费的赞助厂商,也是决定不同探险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如果厂商认为哪种风格的探险更能引起公众的注意,那么,不管探险者本人较喜欢或较擅长的探险风格是什么,他也必须尽力按厂商的要求去做。(类似这样的决定探险风格的“身外”因素还有很多,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虽然可以把决定探险风格的因素一项一项地单独进行分析研究,但在实际的探险活动中,探险的风格很少是由哪一项单独的因素决定的,它往往是各种各样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拿刘雨田的“高忍耐”探险风格来说,它既取决于他困窘的经济条件,又同时取决于他的文化素质、思想意识(认为探险是一种事业,探险家必须要吃苦)、个人性格(木讷,相对较孤独),以及他的身体素质好等条件,而并不是哪一种单独的因素在起作用。再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团队式”和“单兵式”登山风格,它除了和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之外,实际上还和登山者的攀登技能及登山装备的优劣有关。在登山运动的早期,由于人们的攀登技能还不高,装备又粗笨原始,所以往往采取“团队”的方式来登山;现在登山装备已大大改进,攀登技能已大幅度提高,人们就开始采用“单兵”的方式来登山了。
另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对大家多数探险家来说,在一次具体的探险活动中,哪一种决定风格的因素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完全是随机的,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在这一点上,探险活动也和人类的其他娱乐性活动有着巨大的不同。例如文艺活动的风格主要取决于演出者的文化素质和个人艺术条件方面的特征,而竞技体育的风格,主要取决于运动员个人身材形体方面的条件特征等,这些因素都是相对稳定的,而很少有随机的因素。因此,文艺演员和体育运动员的风格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像探险者那样,其风格可以并且易于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