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阿阿燃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燃的装备资料------资源共享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08:04 | 只看该作者

水的淡化、净化

    
⑴.饮用水的寻找与净化
  水对于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饥能挡,渴难挨”。水在某种程度上比食物还重要。1983年,曾有几个大学生在峨嵋山山洞中迷了路,走不出来,他们仅靠喝山泉水维持了十多天,最后被人发现救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兵远征孤竹国,得胜回师时,正值隆冬季节,河溪干涸,人马饥渴难耐,大军无法行进。大臣隰朋向齐王建议说:“听说蚂蚁夏天居山之阴(北),冬天居山之阳(南)。蚁穴附近必定有水,可令兵士分头到山南找蚁穴深掘。”齐王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找到了水,解救了全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各个地区,草木的生长分布,鸟兽虫等的出没活动,常常可以给寻找浅层地下水提供一些线索。
  在许多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生长着柽柳、铃铛刺等灌木丛,这些植物告诉我们,这里地表下6~7米深就有地下水;有胡杨林生长的地方,则指示地下水位距地表面不过5~10米;芨芨草指示地下水位于地表下2米左右;茂盛的芦苇指示地下水位只有1米左右;如果发现喜湿的金戴戴、马兰花等植物,便可知这里下挖50厘米或1米左右就能找到地下水。
  我们还可以从植物而得知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如见到马兰花、拂子茅等植物群,就可断定那里不太深的地方有淡水。
  在南方,根深叶茂的竹丛不仅生长在河流岸边,也常生长在与地下河有关的岩溶大裂隙、落水洞口的地方。例如在广西许多岩溶谷地、洼地,成串的或独立的竹丛地,常常就是有大落水洞的标志。这些落水洞,有的在洞口能直接看到水,有的在洞口看不到水,但只要深入下去,往往便能找到地下水。
  另外,在地下水埋藏浅的地方,泥土潮湿,蚂蚁、蜗牛、螃蟹等喜欢在此做窝聚居;冬天,青蛙、蛇类动物喜欢在此冬眠;夏天的傍晚,因其潮湿凉爽,蚊虫通常在此成柱状盘旋飞绕。
  地下水位的深浅,还可以试验,将地上挖一小坑,用盘子扣在坑底上,上面盖些草,早晨盘上有小水珠时,地下水位高。挖1米的坑,在坑中点燃多烟的草木,若烟柱呈弯曲状升起,地下水位高。
  由于水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和流动,特别是地面水流经地域很广,一般情况下很难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如果有地图,要注意水源上游有无矿山,若有矿山,水源有可能受矿物污染。如河川的石块有异常的茶红色或黄色,此处河水不喝为好。若没有鱼类或其它生物栖息,就更要慎重。
  通常雨水可直接饮用,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用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可放在干净的石头上,不要放在地上,若雨势较大,地面的泥会溅到接水的容器中。
  在野外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我们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地鉴别水质的好坏。
  纯净的水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碗盛水观察,通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水里含杂质多。水色随含污不同而变化,如含有腐殖质呈黄色,含低价铁化合物呈淡绿蓝色,含高价铁或锰呈黄棕色,含硫化氢呈浅蓝色。
  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常有一些异味。如含硫化氢的水有臭鸡蛋味,含盐的水则带咸味,含铁较高的水带金属锈味,含硫酸镁的水有苦味,含有机物质的水有腐败、臭、霉、腥、药味。为了准确地辨别水的气味,可以用一只干净的小瓶,装半瓶水,摇荡数下,打开瓶塞后立即用鼻子闻。也可把盛水的瓶子放在约60℃的热水中,闻到水里有怪味,就不能饮用。
  地面水(江河、湖泊)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水,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如果水温突然升高,多是有机物污染所致。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后也会使水温升高。
  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清洁的水是无斑迹的;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杂质多,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裂缝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一二米的沙地中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从河湖中直接提取的水清洁。
  饮用水里的悬浮物质和胶质物质越少越好,否则长期饮用容易致病。净化水可以用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药品。在野外,因条件限制,也可以用一些含有粘液质的野生植物净化浑浊的饮用水。如贯众的根和茎,榆树的皮、叶、根,木棉的枝和皮,仙人掌和霸王鞭的全株,水芙蓉的皮和叶,都含有粘液质,都含有糖类高分子化合物。这些植物与钙、铁、铅、镁等二阶以上的金属盐溶液化合,形成絮状物,在沉淀过程中能吸附悬浮物质沉底,起到净化浑水的作用。
  上述野生植物中,仙人掌、霸王鞭是可以食用的植物,而且净水时用量很少,产生的絮状物又能沉淀析出,用其澄净饮用水是最理想的。用野生植物净水,最好挑选新鲜的植物,将其捣烂磨碎。使用时在一桶水内放4克左右植物糊,搅拌3分钟后再静止10分钟,浊水即能澄清。
  植物净水,虽然絮状物沉淀时能除去部分细菌和微生物,但是没有消毒作用。因此,饮用水最好再加少许漂白粉消毒。如无漂白粉,用稀盐酸或碘酒滴入水中几滴,也能起消毒作用。
  在原始森林中,许多小溪、河流表面看起来清澈干净,实际上却含有多种有害的病菌。人一旦喝下去就会染上象痢疾、疟疾这样严重的疾病。1943年2月在缅甸作战的英国特种部队在丛林中行进300多公里,因为水的问题,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有三分之一的队员死亡或患病而不能继续前进,最后英军不得取消预定的远程渗透作战。
  切记,无论多么口渴,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以防止病菌通过饮水进入体内。这在热带丛林地区尤其重要。万不得已,一定要将水煮开再喝。
⑵.海水、盐碱水的淡化
  在海边,如没有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剂,可以用锅煮海水来收集蒸馏水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煮海水时,在锅盖内侧贴上毛巾,将蒸馏水的水珠吸附在毛巾上,然后再拧在大贝壳或其它容器内。这样反复制作,就可得到所需要的淡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些中国和英国海员,在没有人迹的荒岛上,就是用类似的方法,大量地制造淡水而维持了76天生命,终于等到被英军飞机发现而获救。
  冬季,可将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冻结。当海水冻冰时,大部分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就会结晶而离水,因此,冰块基本上是淡化的。而将未冻冰的水,即浓盐水在锅里加热,熬干后可得结晶盐,再展于纸上,除去苦分,即得食盐。
  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片沙漠戈壁中,在有植物的地方,通常深挖4~5米即有潜层地下水。水经沙层过滤,一般清澈透明,但因地下水大量蒸发浓缩而成盐碱水,不能饮用。如无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剂,则可用上述海水淡化的方法处理后饮用。
  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居民,用当地的地椒草处理苦咸水。在1公斤含矿物质0.37%~0.72%的苦咸水中加入0.1~1.9克的干地椒草同煮,虽然不能除去苦咸,但可以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
  在有湿沙或苦咸水的地方,可以用简易的太阳蒸馏器取得淡水。方法是挖一个直径1.5米、深1米的沙坑,上面盖一层透明塑料膜,四周用沙子或石头固定,中间放上一块小石子,使塑料膜成一倒圆锥体。在这个圆锥体下面预先放一个接水的容器。阳光透过塑料膜使沙坑中的水分蒸发,水蒸气遇到塑料膜凝结成水滴,顺着圆锥体的顶端滴入容器内。这种方法,每天可以获得蒸馏淡水1.5升左右。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饮用海水,这个问题目前有争论。有人认为,海水盐度高于人体含盐量的四倍,喝了海水会使体内总渗透压升高,虽然暂时可以解渴,但不久就会大量排尿,使体内水分大量丧失。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短时间饮少量海水,会有利于延长生命。有人试验,从落海第一天开始喝海水,每隔一个半小时喝一次,每次50毫升,每天只喝500毫升,连饮4~5天后,再喝淡水,结果,试验者体内新陈代谢很快恢复正常。
  被誉为“海军的榜样”的法国博士阿兰?邦巴尔说:“如果你有淡水,在严格控制比例的情况下,加进海水来延长你的供水时间;如果你没有淡水就喝海水来救命,直到你能得到雨水、得到一条鱼来挤压成鱼汁或等到救生船来到为止。”阿兰?邦巴尔并不是提倡喝海水,而是强调在生死紧急关头,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喝海水。阿兰?邦巴尔的经验是2:1的比例,即用二份淡水、一份海水掺合在一起饮用,一般不会伤害人的身体,而会大大延长海上遇难者的生命。因为只有羸得时间,才能积聚力量去捕鱼和收集雨水,才能继续航行和向援救船发出信号。法国著名海军主治军医布里埃奥里在最近的著作中写道:“遇难者可以喝少量的海水,每天可达800~900毫升,不要等完全脱水时再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三个失事的水兵,在黑海中漂游,他们饮用海水止渴,其中一名连续喝了34天,他在头两天只能用又苦又涩的海水润润喉咙,以后就喝一两口,到了第三天,渴得忍耐不住便大量地喝,一昼夜喝了2000毫升左右,然而,他却活下来了。看来,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少量饮用海水也是一种应急的办法。
⑶.解渴的植物和应急的解渴方法
  山野中有许多植物可用以解渴,如北方的黑桦、白桦的树汁,山葡萄的嫩条,酸浆子的根茎,南方的芭蕉茎、扁担藤等。
  北方的初春,在桦树干上钻一个深3~4厘米的小孔,插入一根细管(可用白桦树皮制做),经过这个小孔流入容器中的汁液每晚可达1~2升。白桦树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发酵,因此应立即饮用。
  西南边疆密林中的扁担藤,因其形似扁担而得名。它是一种常年生的植物,通常缠绕在树干上。藤长约5~6米,藤面呈灰白色,叶色深绿,叶面宽约3~4厘米,呈椭圆形,比一般树叶稍厚。砍断藤子后,可以看到条条小筋的断痕,并很快就会流出可供饮用的清水。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进山,一般不带水壶,就靠这种天然水壶中的清水解渴。
  热带丛林中还有一种储水的竹子,这种竹子通常生长在山沟的两旁,直径约10厘米左右,青翠挺拔,竹节长约50厘米。选择竹子找水时,应先摇摇竹竿,听听里面是否有水的声响,无水响的竹子不必砍。另外,检查竹节外表是否有虫眼,有虫眼的竹节里的水不能喝。汲水的方法是将竹节一头砍开个洞,将水倒入碗里,也可削一根细竹管插进竹筒里吸。竹节内的水既卫生还带有一股淡淡的竹香。
  如果找不到解渴的植物,还有一种极为简便的取水方法。澳大利亚飞行员布拉依安?卡瓦吉,曾用一个塑料袋套在树枝上,将袋口扎紧。树叶蒸发出来的水分就会聚集在袋里。天气越热,蒸发量越大,得到的水就越多。利用这个方法,每天取水量可达1公升左右。还可以用塑料布收集露水。从半夜到天明这段时间里,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分便凝结成露水,贴附在地面或植物上。早晨将塑料布铺在草丛下面,摇晃草,使露水一滴滴地落下来,积少成多,可解干渴之急。
  在缺水的情况下,水要合理饮用。最初可以不喝水,或者仅湿润口腔、咽喉。当然,也不要勉强忍耐干渴,以致使身体出现失水症状。喝水要得法,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试验证明:一次饮1000毫升水,380毫升则由小便排出;假若分10次喝,每次80毫升,小便累计才排出80~90毫升,水在体内就得到充分利用。每昼夜喝水不大于500~600毫升,这在5~6天内对人体不会发生有害作用。
  在实在无水的情况下,小便也可以应急解渴。实际上,小便并不污秽,只是因为心理作用,总觉难以下咽。有条件可以做一个过滤器,在竹筒的底端开一个小孔,由上顺序放入小石子、砂、土、碎木炭。将小便排泄于此,小孔下面就会流出过滤的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09:25 | 只看该作者

买装备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睡袋谈起

 
一般性低频度的夏秋使用,便宜轻便的睡袋就好,100元左右,性能关系不大。
如果是3季或4季野营,或野营频度很高,睡袋就比较重要了。睡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保温程度:一般睡袋都有标识,比如舒适低温-3度,大概的概念是对一般身体素质的人,该睡袋在-3度是感觉舒适,-5、6度也能行,感觉冷了。睡袋的温标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进行矫正,身体弱怕冷的,宁可用-10度的睡袋来对付-5度的环境。
填充物:种类普通松棉,杜邦中孔棉,羽绒等等,总重量,单位面积克重等。
内外层材料:棉,涤,尼龙,特制尼龙等等。一般来说棉舒适,但重,吸湿后不容易干,涤便硬,尼龙偏柔。
大小:总长,肩宽,底宽,身材偏低的人士最好使用短一些的睡袋,在同等重量下保温程度增加。象遇见时光的M号睡袋就是,总长210公分,低于普通235公分的标准长度。
形状:上小同宽的信封式,肩宽脚窄的玛咪式,还有中和型的梯形式,适合人体结构的流线式(最宽的部分在肘部),等等。
设计:大圆帽或是小方帽(后者为现在国际流行设计),有没有拉链防夹带和防风带,有没有胸部收紧,等等。
附件:拉链质量,收绳质量,扣子质量等。
包装:普通包装,或是压缩袋包装(更好)。
其实遇见时光的系列睡袋都是在限定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好材料和好的功能设计,比如大多数睡袋都是流线型,小方帽,中孔棉,防夹放风带,牛劲布压缩袋,结实耐用,价格也不贵,一般性的选择,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0:03 | 只看该作者

购买睡袋

 

  睡袋作为户外活动最常用的一种装备,一般分为两类,即普通睡袋和专业睡袋,前者用于一般的旅行或露营,后者则用于高寒或高海拔地区,两者在设计和材料上差别很大,价格也拉开了距离。

  普通睡袋又分信封式和木乃伊式,信封式可打开作被子用,也可两个拉链连接成双人睡袋,但保温性较差;木乃伊式按人体结构设计,从头到脚均获得较完美保护;以上两种市面上最为常见,材料从人造棉到羽绒,价格从一百元到近千元不等。温标针对亚洲人,适宜于春夏秋三季。各种人造棉价格便宜,但因体积大,较重而使背包族费尽心机(包括较好的杜邦七孔棉),必竞背包的空间太有限。

  专业睡袋均为木乃伊式结构,羽绒充填,面料轻柔且透气性和防水性都很好(但极少有用GORE-TEX作面料),温标从-20度至-40度。亚洲人对欧美睡袋的温标应加上20度,因为亚洲人的耐寒能力相对较低。羽绒的含绒量决定了睡袋的保温性,而面料的质量决定了羽绒的膨松程度和人体的正常排汗不至结冰,为了防止羽绒流动,均采用立衬设计,甚至双层立衬设计。目前北京价格一千至三千元不等。可压缩的优势也使背包用于其它功用。

  到秀水的睡袋,价格优势确实明显,人造棉的可放心购买,羽绒睡袋有几种情况:一是TNF系列,价格从800元到2400元,重量从500克到1500克,质量性价比较好;二是非TNF牌子的外贸睡袋,价格从300元到1500元不等。此两种睡袋都有作假的,主要在羽绒的质量上,睡袋皮都是极好的外贸产品,但以外贸的价格显然无法售出,而低价格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我曾经买过一条不到400元的CAMP睡袋,面料极好,拆线后是不到15%绒的黑毛,我去除所有黑毛,重新填充90%的活拔绒1500克,总价值不到1000元,比市场上同等睡袋要低最少500元,且质量自己放心。还有一种作假的手段,你摸不出羽茛,且膨松程度也好,但保温性差,因为填充的是粉碎绒,表面上手感和价格会使你大喜过望。所以我以为,普通旅游购300元至400元的睡袋足矣,如果要求较高,去掉里面的羽绒重新填充,重量自便,等级要高(鹅绒和鸭绒人眼无法分辨,两者区别不大,何况价格之低让你惊喜,待充鹅绒极为少见)。大商场都有充绒的地方,最多把鸭绒叫作鹅绒罢了,等级可以分辨,填充的过程也亲眼目睹。如此这般,为你节省大量银子用作旅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0:38 | 只看该作者

 關於睡袋

想想看在戶外露營時您與一夜好眠之間會出現哪些狀況?咆哮的狂風?打鼾的伙伴,佈滿石頭的營地....。無論如何,接近一天的尾聲時,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舒適,溫暖,有良好填充的睡袋。
羽絨或人造合成纖維?
在購買睡袋之前,要考慮的第一點,是選擇羽絨或是合成纖維填充?
羽絨填充睡袋跟合成纖維填充睡袋比較起來,前者提供更加的保暖度、可壓縮性及耐久性,而且柔軟舒適。不過,純羽絨睡袋價格較貴,一旦濕掉也喪失保暖的功能。所以建議您在下雨天或較潮濕的氣候環境之下,將睡袋先收進睡袋防水套,再放到帳棚裡面。濕度非常高的時候,使用睡袋或多或少都有受潮的感覺,這是正常的,不要因為這樣就認為睡袋濕掉了!
如果您經常在雨林等多雨地區從事登山健行活動,或是您居住的地區潮濕多霉,您最好選擇合成纖維睡袋,或是表布具有防水效果的羽絨睡袋。因為我們晚上睡覺時所呼出的空氣或是身體散發出來的熱氣,部分會留在帳棚內側凝結成水滴,導致睡袋濕掉,而上述兩種睡袋比較能夠不受到影響。
第二點要考慮的因素是睡袋的布料。普通睡袋多採用聚酯或尼龍綢布,尼龍布以抗縮水著稱,聚酯則較能承受陽光紫外線的照射,而且吸水性比尼龍布來的低。另一種等級較高,價格較貴的布料材質為超細纖維microfiber,它的纖維非常微細,織法緊密,防風性、防潑水及透氣性較好。
當您要選擇睡袋時,必須注意下列幾個特點:
1.        頭部帽兜:頭部帽兜的大小適中,臉部露出的開口需附有調整繩扣,這樣可以根據天氣冷暖,自行調整。
2.        保暖頸圈:因為冷空氣容易由帽兜鑽入睡袋,所以在頸部特別加附保暖隔離層,尤其耐寒度在零下12。C以下的睡袋,更要有此設計。
3.        拉鍊:雙向拉鍊方便排出多於熱氣,拉鍊背後需附有防絞纏貼條。此外檢查拉鍊末端截止處是否牢固,以免拉鍊滑動。
4.        拉鍊擋風隔層:從睡袋頂端到尾端,沿著拉鍊必須附加擋風層的設計,防止寒風從拉鍊空隙竄入。
5.        睡墊:有了睡墊隔離冰冷的地面,睡袋才可發揮最大的作用。
選擇合適的尺寸
睡袋的長度與寬度也必須要注意。足夠的睡袋空間身體容易擺動,但空間太大,表示您得用更多的體熱來溫暖睡袋。同理,睡袋過長,腳部反而難以保暖。如果睡袋太短,睡袋尾端緊抵腳趾,填充隔絕層被壓平,腳部一樣感到寒冷。
人型[木乃伊型]睡袋提供常翻身者更自由的活動空間,它的腳部以梯形箱方式縫製,膝蓋也採用伸縮布料。
耐寒舒適等級
睡袋製造商為了把睡袋分級,定出舒適等級,標明睡袋發揮功效的最低溫度。然而等級指數的標定因製造商而異,而且指數是否符合個人需求,須視使用者的體型、新陳代謝速率、體質怕冷或怕熱...等而定。
?        選擇耐寒舒適等級時,得看它的最低耐寒度是否合乎您最常遭遇的環境條件。耐寒度為 -6。C的睡袋多為三季用睡袋[春、夏、秋]。如果您偏愛夏季露營,又怕熱,那麼耐寒度 4~5。C的睡袋就很合適。當然,從事冬季露營登山或極地探險,耐寒度得達到零下 17。C~零下30。C。
?        有些方法可加強睡眠時的保暖效果:一定要使用睡墊;戴帽子;穿著長袖內衣褲;攝取足夠營養及水份,保持睡袋、衣物乾燥。
?        善待您的睡袋,使羽絨維持最佳的膨鬆度:平時將睡袋放入更大的收藏袋[或懸掛起來],置於乾燥通風處。在就寢前1到2小時,先將睡袋攤開。
預防受潮
無論睡袋的填充是羽絨或是人造纖維,都務必保持乾燥才能有愉快的營地生活,以下我們有幾點建議:
1.        使用防水睡袋套:大多數的睡袋套並不防水,,防水睡袋套內面為防水劑或橡膠塗層,而且縫線處有防水貼條。
2.        打開帳棚排氣孔:呼吸量大的人所呼出的空氣易在帳棚內壁凝結成水滴,造成潮濕的情形。打開帳棚的排氣口或打開頭部上方的氣窗,讓呼出的熱氣散出,就可以減低這樣的麻煩。
3.        利用塑膠袋打包:先將睡袋套上塑膠袋再置入背包,或者使用泛舟或溯溪防水袋。
選購睡袋八大步驟
1.        形狀─
依形狀分類可分方形和人形;方形的內部較寬敞,使用比較不會有束縛感,同時可以打開當被子蓋;人形的保暖性比較好,具有立體隔間的睡袋則保暖性更佳。
2.        材質─
依材質而言,可分羽絨、羽毛、人造纖維、人造羽毛四種。羽絨、羽毛保暖性佳,人造羽毛製品以中空棉製成保暖性佳,人造纖維則以壓克力棉紗製成者較佳。
3.        觸感─
選購羽毛睡袋以手觸摸;羽毛梗宜細又柔軟,攤開膨脹得越大越好,收起來越小越好。
4.        人工 VS 天然材質
羽毛睡袋與人造中空纖維睡袋之差異在於
a.        羽毛再同一保暖度下,其可壓縮攜帶之體積較小。
b.        人造中空纖維睡袋在不小心被淋濕後,擰乾仍具保溫效果,這是天然羽毛睡袋所無法比擬的。
5.        季節及用途─
睡袋選購要注意是使用在哪類戶外活動,以及哪一季節;表層布、內層布使用材質各有不同,要多認識產品各種說明,才能綜合判斷。
6.        保養─
若遇到好天氣應把睡袋翻過來在陽光下曝曬1小時。
7.        安全─
多數睡袋屬易燃物,沾不得火星,使用時應注意防火及遠離水源。
8.        存放─
睡袋不用時,應打開掛在乾燥的衣櫃內存放,不宜捲起裝在袋中,並盡量減少擠壓成一團的時間。
睡袋的清潔和保養
1.        盡可能減少清洗次數:戶外使用約5~10次再清洗即可,如果有聞到異味的話,那趕快去洗吧!
2.        仔細閱讀洗滌標示。
3.        不可乾洗:乾洗的化學劑會損壞布料及睡袋填充物。而且乾洗費用較高,不划算。
4.        使用滾筒式洗衣機或用手洗:攪拌棒洗衣機會對睡袋填充物造成不當的壓力,而且容易扯裂外布及內裡。無攪拌棒的滾筒式洗衣機是較佳的選擇。
5.        冷水清洗:使用弱水流及中性洗衣劑冷水清洗。不可漂白也不要用柔軟精。
6.        自然風乾:羽絨睡袋風乾的時間較長,須經常翻轉和搖動以打散濕成一團團的羽絨。晾乾後可置入烘乾機,但是只能用冷風吹乾!
7.        絕對不要用熨斗整燙。
睡袋清洗方法
我們誠懇地建議您,使用過後的睡袋在家裡自己洗最安心也最省錢。 清洗步驟及注意事項:
1.        將睡袋浸泡在溫水裡,水溫請勿高過攝氏30度。
2.        選用羽毛專用清洗劑。
3.        請輕輕搓揉拍打,不要扭轉。
4.        洗淨後,請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直至無肥皂泡沫為止。
5.        沖淨後,稍將水分壓出,並將睡袋平躺放置通風良好處做
"陰乾"處理。
6.        陰乾過程裡,請不斷翻動睡袋,避免羽毛或各類合成纖維揪結影響睡袋膨鬆度。
7.        處理過後之睡袋,可再放回睡袋儲存袋或置衣間內以便收藏,並期待下一個假期的來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1:1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收睡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睡袋从保暖层材料上分有羽绒、中空棉、普通棉、抓毛绒等,我们大体上将它们分为羽绒和棉两大类。收叠睡袋无非是随意塞入和卷起来两种方式,但由于材料的特性,它们的收叠和储存方式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各自的方式。
1.羽绒睡袋:
  羽绒睡袋是通过羽绒的膨胀从而形成了空气保暖层来实现保温的。为了给羽绒提供充分的膨胀空间,专业的羽绒睡袋都是立体缝合,也就是说,睡袋的里料和面料不是直接缝合在一起,而是通过一个立衬来连接的。这样,睡袋内的空间就由一个口袋变成一个盒子,从而保证了羽绒的膨胀空间。            


  从上面的结构介绍可以看出来,无论你采用何种收叠方式,实际上都是将睡袋中的立体空间压平,所以对于羽绒睡袋,理论上讲你可以采用任意一 种收叠方式。不过,从我们的实际经验来说,随意塞入的睡袋较卷起来的睡袋有更好的压缩性。并且从理论上讲,随意塞入的睡袋折叠的部位随机性很强,不会因为长期的重复折叠使某一部位先老化;相反,卷起来的睡袋就会有较为固定的折印,使得它更容易出现老化的情况。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太严格,因为老化只是从理论上讲,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拉链损坏、被刮坏而导致睡袋不能使用的情况远比睡袋因收叠而老化的情况大得多。
  另外,羽绒睡袋在长时间不用的时候,应该放到一个比原来的睡袋套大一倍的袋子里存放,以使羽绒不会因长时间压缩而影响蓬松度。
2.中空棉睡袋:
  中空棉睡袋是随着人造纤维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它除了通过膨胀的纤维间隙来保暖外,中空的纤维内部也可保暖。所以它优于羽绒睡袋的是在打湿时仍可以具有部分保暖性能,但它的压缩性和重量不如羽绒材料,因此并不能全面替代羽绒制品。
  与羽绒睡袋相似的是,大多数中空棉睡袋也采用立体结构,因而也可以采用两种收叠方式。这里我们不向您建议那种方式更好,相信您在使用中会渐渐养成固定的习惯
3.普通棉睡袋:
普通棉睡袋的压缩性远远差于上两种睡袋,如果你采用随意塞入的方式,也许会比较辛苦。想一想您就会明白,随意塞入会产生很多间隙,压缩性好的材料会充分填充这些间隙,而压缩性不好的材料只能部分填充间隙,从而产生更大的体积。
  对于普通棉睡袋这种压缩性不好的睡袋,我们建议您采用卷起来收叠的方式,不但可以轻松的放入睡带套,还可以节省一定的体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2:0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选购、使用和保养睡袋

 

寒风呼啸的夜晚,疲惫的你要在山间扎营,这时你最需要什么?没错,一顿热乎乎的晚餐,还有就是足够暖和睡袋。睡袋在野营中的主要功能是保暖,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作卫生睡具。
睡袋最主要的指标是温标,也叫舒适低温。舒适低温指外界气温降低到某一温度时,大多数人使用该睡袋感到舒适,如果温度再降低,就会感觉寒冷。舒适低温在睡袋上有2种标识方法,1种是标识一个绝对温度,比如-10度,表明该睡袋的舒适低温是-10度;一种是标明温度范围,从红色过渡到绿色或蓝色,比如红色从5度开始,到0度时过渡为淡绿色,在-5度时过渡为深绿色。这种温度表示的意义是:5度偏暖,0度适宜,-5度时感觉很寒冷,这个睡袋的舒适低温是0度。需要说明的是舒适低温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睡袋产品没有行业协会,没有行业标准,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一些大的品牌商和研究机构根据实验室试验和野外经验,对自己的产品标定舒适低温。这个温度只具有参考意义,他会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
我们从这几个因素去考察睡袋:填充物的种类质地和重量;内外料的质地;功能设计;包装和辅配件。
填充物
睡袋填充物主要有两种,羽绒和化纤棉,此外还有单层的抓绒睡袋。
羽绒又分为鸭绒和鹅绒,同等条件下鹅绒的保暖程度稍高于鸭绒。羽绒主要有3个性能指标:第1个指标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鹅绒睡袋,1100克鸭绒睡袋,这个重量不是说睡袋重量,二十指填充羽绒的净重量;第2个指标是含绒量,羽绒是由羽片和绒组成的,羽片有支撑作用,保暖主要来自细绒。含绒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绒表示100重量单位中绒的含量是80单位。鸭绒一般最高含绒量在85到90,鹅绒的含绒量可达90到95;第3个指标是绒的膨胀度,膨胀度(Fill power)是指一盎司羽绒在68.4克压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羽绒的膨胀度越高,绒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国产鸭绒的膨胀度在450左右,国产鹅绒的膨胀度从450到600。美国进口的安第斯山地鹅绒含绒量可达95左右,膨胀度最高达到700到800。三夫公司销售的几款羽绒睡袋中,JWS睡袋是400克的85鸭绒,三夫SUPPER400是进口的膨胀度700的95鹅绒,三夫SUPPER700,SUPPER1100和SUPPER1300用的是国产最好的90鹅绒,膨胀度600。
市场上有时会发现特别便宜的羽绒制品,比如100元一件羽绒服,150元一条的鸭绒睡袋,这样的产品一般不可选。因为羽绒还有两个一般人无法现场检验的指标:耗氧指数和清洁度。羽绒需要经过多道专业清洗去脂程序,有些小商贩把初级的羽绒稍加清洗后就做成成品,这些制品根本无法使用,简单的鉴别方法是用木棍敲击成品,会有粉尘漏出,闻一闻会有异味,如果清洗,水中有臭味。羽绒本身是高品质的产品,希望大家选购真正的好产品。
化纤棉的种类很多,质量参差。最普通的喷胶棉,到四孔棉,七孔棉,3M棉,POLARGUARD 3D/HV棉等。填充密度用每米方克重表示,如260克/米方,320克/米方。三夫系列野营睡袋使用的是台湾产的四孔棉,320克/米方填充的标定舒适低温是-3度。同样厚度的杜邦七孔棉睡袋舒适低温可达-9度左右,POLARGUARD的保暖功能相似。
对比羽绒和化纤棉两种填充物,羽绒保暖程度更高,在同等保暖程度下重量可以实现最轻;化纤棉保暖程度相对底,包装体积大,可压缩性差;羽绒贵,化纤棉便宜;羽绒潮湿会丧失几乎全部的保暖能力,而且不易干,所以严酷登山环境下往往使用有放水透气性能的材料做羽绒睡袋的外料,化纤棉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湿后保持一定的保暖性能,而且晾干速度快;羽绒制品的使用寿命很长,良好保养可使用10多年,而化纤棉睡袋的寿命不过3、4年。
抓绒睡袋使用抓绒(fleece)缝制而成,可以单独作为夏季睡袋或卫生睡袋。也可以配合其它睡袋在冬季使用,以增强保暖效果。根据时间经验,一个-3度的睡袋,加抓绒睡袋后保暖效果可达-10度左右。
内外料
普通棉睡袋使用涤纶或尼龙材料,涤纶尼龙布又有密度和质地的差异,这里不再细说。羽绒睡袋对内外材料的要求很高,是少要保证230T以上密度的尼龙材料才保证防绒。很多国产尼龙布密度不够,不能防绒,生产商采用加涂层的办法防绒,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因为羽绒睡袋的内外料需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否则散发的湿气会聚集在睡袋里面,使羽绒的保暖性大大降低。高织纯棉或涤棉也能防绒,但重量大,压缩性差,一般不使用于高端睡袋。三夫新推出的SUPPER系列鹅绒睡袋,使用从韩国进口的高密度PERTEX材料,除了良好的防绒效果,还有一定的拨水功能,TNF多款鹅绒睡袋都使用该材料。三夫SUPPER1300睡袋外料使用高档防水透气材料,可以满足相应级别的雪山攀登活动。
功能设计
睡袋的设计也很重要。先说外形,常见的睡袋有3种形状,玛咪式,信封式,混合型。玛咪式又叫mummy式或木乃伊式,这种睡袋肩宽脚窄,肩部宽度一般75到85公分,脚步宽度45到55公分。玛咪式睡袋是同样重量下能够达到最好保暖效果的睡袋形状,适合寒冷季节使用;信封式睡袋顾名思义,肩布和脚部一样宽,像个信封,这样的睡袋比较宽松,适合夏暖季节和体形宽大的人士;混合型睡袋式前两者的结合,脚部宽度在55到65公分。
现在国际流行的睡袋是小方帽,人体流线型(最宽的部位不在领口,而在肩肘部)。以前的大圆帽既增加重量,又不利于保暖。
睡袋的其它功能设计:
双拉头的拉链;
拉链防夹带(拉链内侧一层薄而硬的PP带,防止拉链吃布);
拉链放风夹层(拉链内侧的棉质防风夹层,防止冷风从拉链进入);
胸领(或叫隔断领,收紧领),收紧后可放置冷空气从脖颈进入;
口袋;
左右拉链的设计,同款型的睡袋分左右拉链,可以拼合成双人睡袋;
睡袋的尺寸:L,M,S等不同号码,以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士。
三夫的CAMPER’S睡袋,TREKKER’S睡袋,等,几乎具备以上所述的全部功能设计,而且TREKKER’S 背部加防滑条,以增加和防潮垫的摩擦力;SANFO 3D睡袋脚底,侧面等位置加厚,大大增加保暖程度。这些优秀的功能设计使得三夫睡袋在普通野营睡袋中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位置。
包装和辅配件
睡袋包装以牛津布压缩袋为最好,可大可小,结实耐用。三夫睡袋中,除了比较小的差旅睡袋和抓绒睡袋,其它全部自配牛津布压缩袋。睡袋的辅配件主要是拉链,扣子和绳子,选择睡袋一定要选择拉链质量可靠的睡袋。
如何选购、使用和保养睡袋
经过上述讲述,您对睡袋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选购睡袋前,请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准备在怎样的低温环境下使用睡袋?我个人的抗寒能力如何?我是不是很在乎重量?我准备花多少钱?回答完上述问题后,你就有了基本的选择范围,然后选择又信誉的商家咨询选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只希望在0度以上的环境使用睡袋,不妨选择温度更低一些的,比如-3度或-5度。如果你的抗寒能力比较弱,建议你也选择温度指标更低的睡袋,毕竟我们对付暖热比对付寒冷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使用睡袋中,注意保持干燥,因为睡袋潮湿后保暖程度大大降低,尤其是羽绒睡袋,会完全不保暖。所以在大雨天气或水上活动时,要保护背包以免进水,或者提前把睡袋用放水袋密封起来。睡袋受潮后,在条件允许时要尽快晒干或风干,潮湿的羽绒睡袋不能长时间保存,否则会发霉甚至蛀变。
使用睡袋时,有几种方法可以提高保暖程度:1是配备一条质量较好的防潮垫,这一点非常重要,常野营的人都有体验,如果寒气从地下直达背部,那种寒冷是难以承受的;2是有条件的话睡前喝杯热饮料,牛奶果珍都可以,使身体发热;3是睡前吃一餐舒适的饭菜,尤其要补充碳水化合物(淀粉,糖类);4是穿一套长的保暖内衣喝干净袜子会非常有效;5是当睡袋保暖程度不够时可以穿更多的衣服,或把衣服和其它物品覆盖在睡袋上;6是和更多的人挤用一个帐篷;7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在帐篷中点汽灯或炉子;8是生堆火。这么多方法,关键的时候不妨试试。
另外无论是羽绒睡袋或化纤棉睡袋,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以宽松自由的状态保存,以保持羽绒和棉的本性,延长使用寿命,尤其是羽绒睡袋,尽量保存在专用的羽绒睡袋存储袋里(宽松透气的棉质袋子)。最后睡袋作为贴身的卫生用品,尽量避免相互借用。
化纤棉睡袋和抓绒睡袋都可以直接洗涤,如果洗衣机够大的话也可以机洗。晾晒时尽量平铺或多处挂搭,以免过渡下垂。羽绒睡袋的洗涤方法:根据羽绒专家的建议,羽绒睡袋4年左右清洗一次即可。使用寿命约10到12年,可清洗3次。如果不太脏,可简单清洁,如用毛巾粘汽油清洁表面材料即可。户外运动中睡袋经常会比较脏,有更多的清洗次数。清洗方法如下:手洗或专业机洗。手洗用专用的羽绒洗涤剂浸泡,漂洗干净即可,不要过分揉搓,不要拧绞。如果想机洗,请交给专业的洗涤公司。清洗后风干或晾干,确认干燥后轻轻拍打,待其自然膨胀后存入睡袋存储袋。
羽绒睡袋洗涤忌用碱性洗涤剂,忌拧绞,忌火烤烘干。羽绒睡袋可和棉质的睡袋内衬共用,以减少洗涤机会,同时棉质睡袋内衬有帮助吸汗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2:5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选购防潮垫

防潮垫有3个核心功能:舒适,保暖,防潮。舒适是让你在高低不平的山间野外有层柔软的睡垫;保暖是将人体和寒冷的地面隔离,减少人体热量损失,阻止地面寒气侵入;防潮是隔离地面湿气。
此外垫子还可作为休闲垫,野餐垫,充气水床等其它用途。
防潮垫的主要类型:

气床垫
自充气垫
半封闭气室防潮垫
封闭气室防潮垫
地席地布
气床垫:优点是厚度大,可达8到12CM,防潮效果好,舒适,便宜,兼可水上使用;缺点是一般偏重,需要气筒充气或用嘴吹起,不太适合背包穿越和长途旅行,更适合驾车携带。
自充气垫:内部是膨胀纤维,外层是加厚防水涂层的尼龙布或牛津布,充气后厚度2到3CM,长宽分别是180CM和52CM左右。有阀门,打开阀门,膨胀纤维自动膨胀,吸入空气,关闭阀门就可以使用。叠收时先打开阀门,然后卷收挤压,空气就排出去了。第一次充气需要30分钟以上,以后使用10分钟以内即可充分充气。

自充气垫有多种加工工艺,有完全分离型的,内外层没有任何固定,这种垫子很便宜,100元左右,但使用起来内外层滑离,不舒服;有点式固定型的,内外层间有多个固定点;有全热复合型的,内外层用热复合技术完全粘合,这种垫子使用效果最好,但价格偏贵,三夫的CAMP-A-REST,THERM-A-REST就是全热复合型,前者国产,后者美国进口,CASCADE DESIGN 公司的产品,价格分别是360元和980元。
半封闭气室防潮垫:半封闭发泡工艺,产品类似海绵,柔软舒适,但吸水性强,多用于休闲活动和家用,户外较少使用。
封闭气室防潮垫:封闭发泡工艺,垫子由大量的微小封闭气室构成。厚度0.8到2CM,长度170-200CM,宽度50到56CM。优点:便宜、良好的绝缘性,耐磨性好,防潮效果好;缺点:稍偏硬。发泡工艺又分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工艺。前者没有异味,密度和耐磨性能好,防水防潮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价格偏高,如三夫的两款物理垫子分别是60元和80元。后者密度低,强度低,有一定的吸水性,新品有一定的异味,使用前请打开露天放置1、2个小时以去除味道。化学发泡的垫子价格便宜,20元到50元不等。
三夫公司销售的泡沫返潮垫中,全部是封闭气室防潮垫,其中单层防潮垫和波浪式防潮垫是化学发泡工艺,另外两款是物理发泡工艺。
地席地布:地席一般是薄层的发泡材料复合一层银色的铝膜,厚度只有半个厘米左右,地席有干净卫生,防潮保暖作用,因厚度薄,舒适防硌效果不如防潮垫。地席的宽度一般在1米到2米,适合多人使用,适合铺在帐篷内使用,也适合单独用来野餐,休息等。
地布的材料一般是210D或420D的牛津布,带涂层,主要用作帐篷地布,可以保护帐篷底部,并帮助防潮。也可以用作野餐垫,坐垫,遮阳篷或帐篷防雨外罩。尺寸一般和帐篷底相仿,2米×1.5米或2米×2米。
防潮垫的选购和保养

如果你从事严酷环境的户外活动,防潮垫至关重要,好的睡袋如果没有防潮垫配合,保暖程度大大降低。所以登上活动中常常选择物理发泡的高密度防潮垫或高质量的自充气垫。
普通户外活动中,如果野营地面是草原或沙滩,各种防潮垫、地席都可对付;如果是凹凸不平的山地,最好选用较厚的防潮垫。如果负重不是问题,可以在帐篷中先铺地席,再用防潮垫,效果绝佳。雨天帐篷底容易进入泥水,地席因面积大而能有良好的卫生保洁效果。
其它的考虑是体积和重量。自充气垫对折后体积最小,直径约11公分,长度约28公分,自充气垫重量在700到1000克。单层防潮垫和地席重量最轻,约300到400克。一般厚一些的防潮垫重400到550克之间。
防潮垫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如果潮湿后及时晾干;化学发泡的防潮垫有一定的气味,使用前先去掉表面的塑料包装薄膜,摊开露天放置1、2个小时,以去除味道。防潮垫最好的保护神是牛津布的包装外套。野营穿越中防潮垫经常挂在背包外面,容易受到灌木山石刮划而破损,牛津布外套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实践证明,在没有外套保护的情况下,防潮垫的寿命不过5到8次,使用外套可以成倍地延长其使用时间。三夫公司有各种规格的防潮垫外套销售。
如何选购睡袋
寒风呼啸的夜晚,疲惫的你要在山间扎营,这时你最需要什么?没错,一顿热乎乎的晚餐,还有就是足够暖和睡袋。睡袋在野营中的主要功能是保暖,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作卫生睡具。
睡袋最主要的指标是温标,也叫舒适低温。舒适低温指外界气温降低到某一温度时,大多数人使用该睡袋感到舒适,如果温度再降低,就会感觉寒冷。舒适低温在睡袋上有2种标识方法,1种是标识一个绝对温度,比如-10度,表明该睡袋的舒适低温是-10度;一种是标明温度范围,从红色过渡到绿色或蓝色,比如红色从5度开始,到0度时过渡为淡绿色,在-5度时过渡为深绿色。这种温度表示的意义是:5度偏暖,0度适宜,-5度时感觉很寒冷,这个睡袋的舒适低温是0度。需要说明的是舒适低温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睡袋产品没有行业协会,没有行业标准,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一些大的品牌商和研究机构根据实验室试验和野外经验,对自己的产品标定舒适低温。这个温度只具有参考意义,他会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
我们从这几个因素去考察睡袋:填充物的种类质地和重量;内外料的质地;功能设计;包装和辅配件。
填充物
睡袋填充物主要有两种,羽绒和化纤棉,此外还有单层的抓绒睡袋。
羽绒又分为鸭绒和鹅绒,同等条件下鹅绒的保暖程度稍高于鸭绒。羽绒主要有3个性能指标:第1个指标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鹅绒睡袋,1100克鸭绒睡袋,这个重量不是说睡袋重量,二十指填充羽绒的净重量;第2个指标是含绒量,羽绒是由羽片和绒组成的,羽片有支撑作用,保暖主要来自细绒。含绒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绒表示100重量单位中绒的含量是80单位。鸭绒一般最高含绒量在85到90,鹅绒的含绒量可达90到95;第3个指标是绒的膨胀度,膨胀度(Fill power)是指一盎司羽绒在68.4克压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羽绒的膨胀度越高,绒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国产鸭绒的膨胀度在450左右,国产鹅绒的膨胀度从450到600。美国进口的安第斯山地鹅绒含绒量可达95左右,膨胀度最高达到700到800。三夫公司销售的几款羽绒睡袋中,JWS睡袋是400克的85鸭绒,三夫SUPPER400是进口的膨胀度700的95鹅绒,三夫SUPPER700,SUPPER1100和SUPPER1300用的是国产最好的90鹅绒,膨胀度600。
市场上有时会发现特别便宜的羽绒制品,比如100元一件羽绒服,150元一条的鸭绒睡袋,这样的产品一般不可选。因为羽绒还有两个一般人无法现场检验的指标:耗氧指数和清洁度。羽绒需要经过多道专业清洗去脂程序,有些小商贩把初级的羽绒稍加清洗后就做成成品,这些制品根本无法使用,简单的鉴别方法是用木棍敲击成品,会有粉尘漏出,闻一闻会有异味,如果清洗,水中有臭味。羽绒本身是高品质的产品,希望大家选购真正的好产品。
化纤棉的种类很多,质量参差。最普通的喷胶棉,到四孔棉,七孔棉,3M棉,POLARGUARD 3D/HV棉等。填充密度用每米方克重表示,如260克/米方,320克/米方。三夫系列野营睡袋使用的是台湾产的四孔棉,320克/米方填充的标定舒适低温是-3度。同样厚度的杜邦七孔棉睡袋舒适低温可达-9度左右,POLARGUARD的保暖功能相似。
对比羽绒和化纤棉两种填充物,羽绒保暖程度更高,在同等保暖程度下重量可以实现最轻;化纤棉保暖程度相对底,包装体积大,可压缩性差;羽绒贵,化纤棉便宜;羽绒潮湿会丧失几乎全部的保暖能力,而且不易干,所以严酷登山环境下往往使用有放水透气性能的材料做羽绒睡袋的外料,化纤棉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湿后保持一定的保暖性能,而且晾干速度快;羽绒制品的使用寿命很长,良好保养可使用10多年,而化纤棉睡袋的寿命不过3、4年。
抓绒睡袋使用抓绒(fleece)缝制而成,可以单独作为夏季睡袋或卫生睡袋。也可以配合其它睡袋在冬季使用,以增强保暖效果。根据时间经验,一个-3度的睡袋,加抓绒睡袋后保暖效果可达-10度左右。
内外料
普通棉睡袋使用涤纶或尼龙材料,涤纶尼龙布又有密度和质地的差异,这里不再细说。羽绒睡袋对内外材料的要求很高,是少要保证230T以上密度的尼龙材料才保证防绒。很多国产尼龙布密度不够,不能防绒,生产商采用加涂层的办法防绒,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因为羽绒睡袋的内外料需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否则散发的湿气会聚集在睡袋里面,使羽绒的保暖性大大降低。高织纯棉或涤棉也能防绒,但重量大,压缩性差,一般不使用于高端睡袋。三夫新推出的SUPPER系列鹅绒睡袋,使用从韩国进口的高密度PERTEX材料,除了良好的防绒效果,还有一定的拨水功能,TNF多款鹅绒睡袋都使用该材料。三夫SUPPER1300睡袋外料使用高档防水透气材料,可以满足相应级别的雪山攀登活动。
功能设计
睡袋的设计也很重要。先说外形,常见的睡袋有3种形状,玛咪式,信封式,混合型。玛咪式又叫mummy式或木乃伊式,这种睡袋肩宽脚窄,肩部宽度一般75到85公分,脚步宽度45到55公分。玛咪式睡袋是同样重量下能够达到最好保暖效果的睡袋形状,适合寒冷季节使用;信封式睡袋顾名思义,肩布和脚部一样宽,像个信封,这样的睡袋比较宽松,适合夏暖季节和体形宽大的人士;混合型睡袋式前两者的结合,脚部宽度在55到65公分。
现在国际流行的睡袋是小方帽,人体流线型(最宽的部位不在领口,而在肩肘部)。以前的大圆帽既增加重量,又不利于保暖。
睡袋的其它功能设计:
双拉头的拉链;
拉链防夹带(拉链内侧一层薄而硬的PP带,防止拉链吃布);
拉链放风夹层(拉链内侧的棉质防风夹层,防止冷风从拉链进入);
胸领(或叫隔断领,收紧领),收紧后可放置冷空气从脖颈进入;
口袋;
左右拉链的设计,同款型的睡袋分左右拉链,可以拼合成双人睡袋;
睡袋的尺寸:L,M,S等不同号码,以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士。
三夫的CAMPER’S睡袋,TREKKER’S睡袋,等,几乎具备以上所述的全部功能设计,而且TREKKER’S 背部加防滑条,以增加和防潮垫的摩擦力;SANFO 3D睡袋脚底,侧面等位置加厚,大大增加保暖程度。这些优秀的功能设计使得三夫睡袋在普通野营睡袋中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位置。
包装和辅配件
睡袋包装以牛津布压缩袋为最好,可大可小,结实耐用。三夫睡袋中,除了比较小的差旅睡袋和抓绒睡袋,其它全部自配牛津布压缩袋。睡袋的辅配件主要是拉链,扣子和绳子,选择睡袋一定要选择拉链质量可靠的睡袋。
如何选购、使用和保养睡袋
经过上述讲述,您对睡袋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选购睡袋前,请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准备在怎样的低温环境下使用睡袋?我个人的抗寒能力如何?我是不是很在乎重量?我准备花多少钱?回答完上述问题后,你就有了基本的选择范围,然后选择又信誉的商家咨询选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只希望在0度以上的环境使用睡袋,不妨选择温度更低一些的,比如-3度或-5度。如果你的抗寒能力比较弱,建议你也选择温度指标更低的睡袋,毕竟我们对付暖热比对付寒冷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使用睡袋中,注意保持干燥,因为睡袋潮湿后保暖程度大大降低,尤其是羽绒睡袋,会完全不保暖。所以在大雨天气或水上活动时,要保护背包以免进水,或者提前把睡袋用放水袋密封起来。睡袋受潮后,在条件允许时要尽快晒干或风干,潮湿的羽绒睡袋不能长时间保存,否则会发霉甚至蛀变。
使用睡袋时,有几种方法可以提高保暖程度:1是配备一条质量较好的防潮垫,这一点非常重要,常野营的人都有体验,如果寒气从地下直达背部,那种寒冷是难以承受的;2是有条件的话睡前喝杯热饮料,牛奶果珍都可以,使身体发热;3是睡前吃一餐舒适的饭菜,尤其要补充碳水化合物(淀粉,糖类);4是穿一套长的保暖内衣喝干净袜子会非常有效;5是当睡袋保暖程度不够时可以穿更多的衣服,或把衣服和其它物品覆盖在睡袋上;6是和更多的人挤用一个帐篷;7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在帐篷中点汽灯或炉子;8是生堆火。这么多方法,关键的时候不妨试试。
另外无论是羽绒睡袋或化纤棉睡袋,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以宽松自由的状态保存,以保持羽绒和棉的本性,延长使用寿命,尤其是羽绒睡袋,尽量保存在专用的羽绒睡袋存储袋里(宽松透气的棉质袋子)。最后睡袋作为贴身的卫生用品,尽量避免相互借用。
化纤棉睡袋和抓绒睡袋都可以直接洗涤,如果洗衣机够大的话也可以机洗。晾晒时尽量平铺或多处挂搭,以免过渡下垂。羽绒睡袋的洗涤方法:根据羽绒专家的建议,羽绒睡袋4年左右清洗一次即可。使用寿命约10到12年,可清洗3次。如果不太脏,可简单清洁,如用毛巾粘汽油清洁表面材料即可。户外运动中睡袋经常会比较脏,有更多的清洗次数。清洗方法如下:手洗或专业机洗。手洗用专用的羽绒洗涤剂浸泡,漂洗干净即可,不要过分揉搓,不要拧绞。如果想机洗,请交给专业的洗涤公司。清洗后风干或晾干,确认干燥后轻轻拍打,待其自然膨胀后存入睡袋存储袋。
羽绒睡袋洗涤忌用碱性洗涤剂,忌拧绞,忌火烤烘干。羽绒睡袋可和棉质的睡袋内衬共用,以减少洗涤机会,同时棉质睡袋内衬有帮助吸汗的作用。
                                                                                 
如何选购帐篷
帐篷具有防风防雨防雪防寒、防尘防蚊虫的功能,在野外环境中为你隔离出一个独立安全的个人空间。

帐篷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内外帐,支架,帐底,包装和辅配件,另外帐篷的设计和支撑方法也是其重要的技术指标。

内外帐

外帐是帐篷的保护层,一般帐篷外帐是带有涂层的尼龙布。涂层的厚度和质地决定帐篷的防雨性能,尼龙布的质地表现在结实耐磨防撕裂程度,外在观感也很重要。最常见的帐篷涂层是PU涂层,PU是聚胺酯高分子有机物,PU涂层是一种稳定耐低温的涂层,常用在各种织物上。PU涂层的厚度和涂层技术决定着织物的放水性,涂层厚度用mm表示,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涂层的静态防水柱高度。PU800涂层表明该涂层在800mm的静态水柱下是不渗漏的。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在野外环境中PU800涂层可以防小到中雨,PU1000-1200的涂层可以防中到大雨。超过1500mm 涂层基本可以使用在各种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相当一部分工厂技术设备生产环境条件差,制作的PU涂层技术不稳定,经常号称PU1000涂层的布料实际防雨性能相当PU500,而且很不均匀,防雨性能没有保障。



除了PU涂层,国外纺织公司利用化学有机高分子技术,研制了很多新的高功能涂层,象GORE-TEX(戈尔公司),POWER-TEX(SALEWA),CONDUIT(MOUNTAIN HARDWARE),OMNI,MEMOTEX等。这些涂层除了具有放水功能,还有透气的能力,被称为能呼吸的织物。透气原理是涂层是孔状的膜层,单孔直径小于气体水分子而大于液态水分子。这样外界的雨水等不能通过涂层,而人体散发的水蒸气能够透到外界去。需要说明的是,透气织物的透气性是双向的,所以在外界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湿气也会一定程度透到织物内侧去。



除非很高档的专业帐篷,一般帐篷都使用普通的PU涂层。如三夫公司销售的SANFO-SUNSHINE帐篷和E225帐篷,分别是PU1000和PU1600的PU涂层,这两种产品在广州的某台湾工厂加工,工艺技术在亚洲属于一流,产品质量很有保障。E225使用的尼龙材料为进口产品,涂层还有防止紫外线穿透的功能,是原装出口欧洲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国内在较低价位性能最好的一款帐篷。HOLIDAY帐篷自韩国进口,使用PU3000的涂层。

尼龙布的质地主要取决于尼龙丝的质量,纺织密度,染色技术和纺织工艺。象美国杜邦公司的Codura尼龙织物,其耐磨指数超过普通尼龙丝的几倍。从密度上有170T,190T,210D和更高织数的尼龙布料。关于尼龙织物这里不做过多讲述,国外品牌的专业帐篷中,专业帐篷多使用指定的进口材料,普通帐篷使用韩国生产的尼龙织物。韩国的纺织涂层技术和缝纫加工工艺优于中国,80年代末相当一部分知名品牌的户外用品加工地从日本转向韩国台湾,90年代又逐步转向中国,马来西亚。中国很多外单加工厂中,相当比例的技术总工是韩国人。



内帐相对要简单的多,低档帐篷的内帐使用尼龙布或一般的纱网,中高档帐篷的内帐使用致密优良的纱网,保障良好的透气性和防蚊虫功能。




支架

支架是帐篷的支撑骨架,常用的材料是玻璃钢和铝合金,玻璃钢和铝合金被加工成长度25cm到45cm,直径7mm到12mm的中间有孔的单节帐杆,多节帐杆用松紧绳连成一套,单节与单节用插接的办法连接。玻璃钢支架多用于中低档帐篷,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高分子树脂的聚合物,质轻,强度大,成型性好,有一定的弯折性,成为帐篷支架的常用材料。帐杆性能取决于玻璃钢本身的质地和直径,直径越大强度越高,当然重量也越大。玻璃钢支架帐篷的防风最大在5到6级,3套支架或多套支架的玻璃钢帐篷在良好支撑的情况下,能够抗6到7级风,甚至8级阵风。在超出其承受能力时,玻璃钢支架会断裂,现场的处理办法是用胶带缠合后坚持使用(可以连同一支细木条缠合一起以增加强度),事后需要更换断裂的帐杆。三夫公司提供E225,SUNSHINE,JWS等几款帐篷的帐杆修补替换服务,HOLIDAY帐杆三夫公司正在和生产厂韩国太原重工联系,暂时不能提供。




铝合金帐杆用于中高档帐篷,最常见的铝合金杆是韩国铝杆,使用T6系列铝材。最好的铝合金杆是EASTON T9铝杆,Easton是美国的冶金专家,通过对铝合金的反复研究,生产出7000系列的铝材,比普通铝材重量更轻,强度和柔韧度大大增加。三夫公司的Eureka k2帐为7075铝杆,HOLIDAY,JWS,LD8082都是韩国铝杆。

帐篷的抗风行能不仅和帐杆的质地直径有关,还和帐杆的套数有关,一般来说帐杆套数越多,放风性能越好。如2组普通铝杆的帐篷可抗7-8级左右的大风。3套铝杆的防风能力为9级左右。使用3-4套7075铝杆的帐篷可以在11级左右的暴风雪环境中使用。(说明,帐篷的防风性能是相对的,它和支撑方法,地理环境,风向,积雪,使用者的户外经验等都有关系,这里给出的防风级别只是根据日常使用经验提供的参考数值)




帐底

帐底要求有防水和结实耐磨的功能,常用的帐底材料为PE布和防水聚酯布。PE帐底用在中低档帐篷,防水聚酯布用于中高档帐篷。PE是聚乙烯材料,看上去和低档的蛇皮袋相似,实际帐篷使用的是双面附防水膜的PE材料,包括大量的出口帐篷都使用该材料。帐底因为直接接触地面,容易受到碎石,草根树枝的刮划而损坏,预防的办法有2个:1是选择平整的营地扎营,撑帐篷前清理地面的硬物;2是使用帐篷地布,帐篷地布一般使用420D的耐磨牛津布,铺在地上形成保护层。三夫公司有帐篷地布销售。




包装和辅配件

包装袋,帐钉,帐绳等辅配件同样影响到帐篷的使用。有些包装结实,方便,大小适宜,用起来顺手,有些帐篷的包装或者太小,使用者每次使用后装起来都很费力;或者很不结实,几次使用后就破损,很影响心情。帐钉数量要够,铝钉强度更大,质量更轻。帐绳用于固定帐篷。三夫公司有铝制帐钉和牛津布包装袋销售,质量很好,价格不贵。


帐篷的支撑方法
常见的帐篷有3种支撑方法:1是内撑外披,即用支架撑起内帐,然后将防水外帐披上,然后固定好。这种撑法比较便捷,大多数帐篷采用内撑外披的支撑方法,如SANFO SUNSHINE,HOLIDAY等;2是外撑内挂,即先撑起外帐,然后把内帐挂到外帐上。这种撑法更利于防雨,因为内挂的内帐总是和外帐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第一次支撑时要费些时间。E225使用该种支撑方法;3是单架支撑,再用地顶和拉绳固定。这种帐篷支撑环境有局限性,必须是能够扎地钉或系绳子的环境,在水泥地面和硬石地面,帐篷不能自动站立。单杆帐和屋脊型帐篷使用这种支撑方法。

如何选购帐篷
最后来谈谈如何选购帐篷。首先你要问自己3个问题:1是你希望在每年的什么季节或什么环境下使用帐篷?2是你的帐篷经常几人使用?3是你希望化多少钱?

如果你只是在春夏秋3季使用帐篷,而且是使用在低海拔地区(2000米以下),普通的PU1000到1500的玻璃杆帐篷就够用了。如果你喜欢1个人长途旅行,选购单人帐篷,或1到2人帐篷,如单杆帐,或JWS帐;如果是2人,或3人,选购相应尺寸的帐篷,一般来说,每个人占用的宽度是55到60公分。三夫SUNSHINE 帐宽1.4米,所以是2人帐。E225宽165公分,是2-3人帐。LD110宽2米,是4人帐。当介绍一个帐篷是2-3人帐时,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是瘦体型人士,3人,如果是胖体型人士,2人。

如果你在冬季以及相对高海拔的地区使用帐篷,建议你购买前和专业认识咨询,因为这样的环境存在相当高的危险性,关键时刻装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这样的环境需要铝杆帐,PU1500以上涂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3:32 | 只看该作者

睡袋的使用

 睡袋的使用
  睡睡袋是有技巧的。不会“睡”的人即使用高寒(-35°)睡袋在一般低温下(-5°)也会感到冷,那么怎样才能睡得更暖些呢?在使用睡袋时,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睡袋的性能,要注意的是睡袋本身并不发热,它只是有效地将体温流失减低,下面的条件会帮助你睡得更暖些。在野外,一个挡风的帐篷能提供一个温暖的睡眠环境。在选择营地时,不要选择谷底,那里是冷空气的聚集地,也尽量避开承受强风的山脊或山凹。一张好的防潮垫能有效地将睡袋与冰冷潮湿地面分开,充气式效果更佳,在雪地上需用两张普通防潮垫。
保持睡袋干爽
  睡袋吸吸的水份主要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人体,即使在极寒冷的情况下,人体在睡眠时仍会排出起码一小杯的水份。保温棉在受潮后会粘结而失去弹性,保温能力下降。如睡袋连续使用多天,最好能在太阳下晾晒。经常清洗睡袋可使用使保温棉保持弹性。  
多穿衣服  
  一些较松软的衣物可兼作加厚睡衣用。将人与睡袋之间的空隙充填满,也可使睡袋的保暖性加强。
睡前热身
  人体就是睡袋的热量来源,如临睡前先做一小段热身运动或喝一杯热饮,会将体温略为提高并有助于缩短睡袋的变暖的时间。使用睡袋及睡袋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睡袋的选择

  睡袋是在户外宿营和旅行时必不可少的装备。睡袋种类繁多,适合不同的用途,各有特点,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应怎样选择呢?根据用途不同一般把睡袋分为两大类,一类睡袋较薄,用于一般的旅行或露营,这些睡袋大都在春夏秋三季使用。还有一类睡袋用于较寒冷的环境,甚至是一些探险活动,这类睡袋一般被称为专业睡袋。普通的睡袋价格相对便宜,用途广泛。专业睡袋在设计和材料上都非常考究,价格也相对较高,但如果冬季露营或是去高海拔地区旅行缺少了专业睡袋是不行的。

  睡袋用途的不同决定了睡袋的保暖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不同。睡袋的档次和功能的差别也主要在于使用不同的面料和保暖层。市场上比较低档的普通睡袋面料使用一般的尼龙绸,保温层大部分是人造晴纶棉,这些睡袋保温性不是很好,一般只能在20c左右的环境中使用而且重量较重,压缩性也较差。高质量的普通睡袋在材料上要严格得多。象Ozavk奥索卡系列睡袋中的“美梦”和“攀登者”等款式的睡袋面料采用有一定透气功能的尼龙,保暖层采用先进的微纤维棉。优质的材料使这几款睡袋在保暖性,重量和体积上都较为出色。

  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点,任何睡袋都有一个适宜的使用温度范围即不同的睡袋都有各自的"温标”。一般的温标由三个数据组成,一个最低温度:指该睡袋使用的最低极限温度,低于这一温度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危险的。还有一个中间温度;指该睡袋使用最舒适的理想温度。

  最高温度是指温度使用范围的上限,高于这一温度,使用者将热得无法忍受。一般来说欧美原产的睡袋在温标上对于亚洲人来说不太适宜,因为欧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于亚洲人,因而我们在选择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曾经发生过温标最低温度标为-20c而在实际使用中-5c时使用者已无法忍受的情况。当然象奥索卡这样为中国市场进行过专门设计的睡袋。在温度标准上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近些年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人造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睡袋的保温层。像杜邦公司的七孔或四孔棉,3M公司的Thisutale棉和Hoechst-Celanese集团的Polargucrd棉等些特殊材料大都是一些空心的纤维棉和普通的化纤棉相比在质量和保温性上绝不是同一个水平。越来越多的普通睡袋和部队发专业睡袋开始采用以上的材料。尽管许多人造纤维厂商宣布自己的材料在重量和保温性的综合数据上要超过羽绒,但事实上远不是这样。真正专业睡袋特别是高质量的探险睡袋都离不开羽绒。一般来说专业睡袋的含绒量应在80%以上,普通羽绒睡袋的含绒量也不应低于70%,否则在压缩性,重量和保暖性上将无法满足要求。Ozaqvk奥索卡专业系列的两款睡袋充绒量分别为800g1000g,含绒量高于85%,最低温度标准分别是-10c和-15c,冬季宿营比较合适。象西藏登山队在征服有吃人的恶魔之称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时使用的奥索卡专业睡袋充绒为2000g,含绒为85%的灰鹅绒,足以抵御-35c的严寒。羽绒的种类和篷松度也是一个因素,总的来说鹅绒要优于鸭绒。睡袋的面料最好能有少许防水的功能,以防睡袋被露水或帐篷内凝结的水雾打湿,影响保暖效果。

  当然透气性能相对要更重要一些,否则会很不舒服。有些品牌的睡袋面料彩特殊防水透气材料制成。

  睡袋在设计款式上主要是木乃伊式。这一设计带有头套,上大下小,和人本的形状相符合,睡袋的侧而装有拉链便于出入,这种设计形式保温性能好。此外,还有信封式睡袋,它不但使用舒适而且可以全部将拉链拉开当被子使用,在户外和家中都可使用。专业睡袋全部都采用木乃伊式,而且考虑到人在睡眠时脚部最易感到寒冷,在睡袋的下部特别加厚,有些款式还设计个加厚的脚垫。睡袋的头部都可以收紧,防止冷风吹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睡袋的保温层结构设计上,近年来高档的专业睡袋全部采用一种立衬设计,在睡袋内外面料直接缝合在一起。这种设计更好的防止羽绒在睡袋保温层空间内的移动,使羽绒分布更均匀。睡袋的种类很多,但在选择睡袋时和选择其它户外用品一样,并不是最贵的最先进的就是你应选择的,只有最适合你的,能和你从事的户外运动相匹配的才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8:14:29 | 只看该作者

睡袋的选择与使用指南(二)

 
2.睡袋的使用
??外观样式
  木乃伊型:此型对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不利,但它能限制头部与脖子一带的散热。
  长方型:童子军比较偏好此型睡袋,此型提供充裕的空间给身体转寰,但过多的空间浪费许多热能且头部易散发大量热能,对背负者考量重量与空间是相当占背包空间。
  似长方型:此型睡袋圆筒型,介於木乃伊型与长方型间,它的肩部与脚部都相当窄,而拉链只打开一半,若觉不适应此型最好不选它。
  露宿袋
  它是一个非隔热、完全防水的袋子,典型的露宿袋可以提升约10度左右的舒适度,大多数的露宿袋会有一个防昆虫的网子,露宿袋不能提供完全乾於长时间降雨,但可提供使用於较温合的天气,除非袋子的密合黏著点相当好,偶而遇到受伤无法动弹或迟归须露宿,使用露宿袋或求生毯,此类可以维持自身的热能,一般求生毯的规格尺寸是2.4mx1.2m,颜色最好是橘红色比较能让人确认位置,反面是反光铝箔纸,此毯较易遭强风或崎岖地崩解毁损,当然使用Gore-tex的露宿袋是最好,但价位高。
  睡袋的使用
  睡睡袋是有技巧的。不会"睡"的人即使用高寒(-35°)睡袋在一般低温下(-5°)也会感到冷,那么怎样才能睡得更暖些呢?在使用睡袋时,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睡袋的性能,要注意的是睡袋本身并不发热,它只是有效地将体温流失减低,下面的条件会帮助你睡得更暖些。在野外,一个挡风的帐篷能提供一个温暖的睡眠环境。在选择营地时,不要选择谷底,那里是冷空气的聚集地,也尽量避开承受强风的山脊或山凹。一张好的防潮垫能有效地将睡袋与冰冷潮湿地面分开,充气式效果更佳,在雪地上需用两张普通防潮垫。
  保持睡袋干爽
  睡袋吸收的水份主要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人体,即使在极寒冷的情况下,人体在睡眠时仍会排出起码一小杯的水份。保温棉在受潮后会粘结而失去弹性,保温能力下降。如睡袋连续使用多天,最好能在太阳下晾晒。经常清洗睡袋可使用使保温棉保持弹性。
  多穿衣服
  一些较松软的衣物可兼作加厚睡衣用。将人与睡袋之间的空隙充填满,也可使睡袋的保暖性加强。
  睡前热身
  人体就是睡袋的热量来源,如临睡前先做一小段热身运动或喝一杯热饮,会将体温略为提高并有助于缩短睡袋的变暖的时间。使用睡袋及睡袋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