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晓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 音响.录音.噐材.唱片.音乐知识帖子集中营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3:50:59 | 只看该作者
九大法则让音响音色更靓 法则1每半年全面清洗接点一次
  大家都知道,金属暴露于空气中不久,表层就会有氧化现象,失去光泽,变得暗哑。即使讯号线插头表面经过镀金处理后,已不易氧化,与机身插头又有紧密接触,但日子久了,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氧化导致接触不良,所以最多隔半年就要清洁一次。只要用棉花沾上酒精涂抹接点便可以了,做完这重工夫之后,可以令接点回复最佳接触,声音也随之清晰、透明一点。

  法则2清洗CD机激光唱头
  显然激光唱头只有那么一小点的面积,但全靠它读取CD碟上的记号,因此唱头上只要黏附上极少的微尘都足以影响读取信号的精确度。虽然CD机大都有密封的机身,但别忘记在经常出碟入碟的过程中就有空隙让灰尘乘虚而入了,一段日子下来,唱头表面定然留有或多或少的灰尘,这时便要拧开机盖螺丝,打开机盖直接用棉花棒点上酒精清洗。市面上虽然有各种清洗CD碟,但是你花了几十元,那些所谓洗CD碟可能只是靠一排刷去扫掉灰尘或者是利用绒面之类靠转动来除尘,效果比不上直接用棉花棒彻彻底。当你那部久未洗头的CD机清洁完毕之后,再听时会令人有掀开一层纱的感觉,而高频回复旧日的清晰,细节也动听多了。这个清洗唱头的步骤大概要一年做一次,就算是使用Pioneer的反转式唱盘系统(镭射头向下而非向上),灰尘仍会被唱头所带的静电吸引而黏附其上,所以这工夫也还是不能省的。

  法则3尽量避免机叠机
  基于环境问题而要将器材叠起来摆放原本无可奈何,到有条件时,就应尽量将最主要的CD讯源及扩音部分独立来摆放,因为重叠摆放会导致谐震而影响机器。当喇叭播放音乐时,震动空气令到器材跟随震动,两部机相叠便会互相传道谐震,令到音乐中的微细讯息模糊不清,并且干扰各频段的传送,造成一种声音的污染,又如其中一部是CD机,自身播放碟时马达连转又加剧了谐震幅度,影响就更大。所以要把器材独立置放在稳固机架之上。

  法则4分体供电与主机、单声道后级之间保持距离
  现今连不少中价前级都有一个盒仔大小的分体供电,简单地将火牛与主机分开为两部分,好处自然是可将机内零件与火牛之间可能引起的干扰隔离。若将分体供电器置放在前级旁边,那就有点失去意义了,赶快将它远离前级,如放在另一层的机架,实时便可听到整体的隔度有所提高,音像也会准确一些。单声道的后级亦然,有条件的两件器材分开一点摆放,保证有利无害。

  法则5废除CD机可调音量输出
  不少单体CD机都设有可调音量输出端,以便利用遥控器控制音量,如果你用不着这个可调输出的情况下,是大可以将它废掉的,甚至机身前面的耳机输出装置,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一并废除。这两组讯号输出是经由主讯号所分出来的,一经废除,只用一组固定音量输出时便不用分薄了讯号输出的能量,声音会较为实净,力感亦比前更佳。要废除这两组输出方法不算复杂,只要打开机盖,抽起机内有关的连接线便可以了。

  法则6干扰越少声音越靓
  室内的家用电器及计算机应避免与音响共享一组电源,即使要放在一起也应从别处获取电源。其次让接线纠缠在一起也会令线与线之间互相吸收噪声破坏音质。无论是器材还是连接线,都应该保持不受其他电器或者电源线的干扰。

  法则7喇叭摆位
  喇叭的摆放是音响使用中重要的一环,摆得不好难免令回放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房间中找到最好的摆放位置颇考人功夫,除了不断细心聆听不同摆放位置的效果外,还可以请相关的专家来进行指导。

  法则8昏暗环境有助聆听效果
  关了灯来听音乐是一个习惯上的问题,可说与回放扯不上关系,只是在漆黑的环境之下,耳朵会特别灵敏,而且减低了视觉上的障碍,对音响画面重组以及乐器的位置感便会格外感觉清楚明确,气氛之佳与开亮灯时更相去颇远,还可以用其他一些比较幽暗的灯光来营造听音氛围。

  法则9吸音
  在一般的家庭环境之内,家私杂物已经是上好的吸音材料,大可不必把吸音搞得太繁复,铺一张地毯已经有基本的加强吸音效果。加上地毯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地板的反射声,避免混和正面传来的声音造成混浊,想知道自己的房间是否需要加上地毯,铺在地上测试声音有何变化便知晓了。喇叭距离后墙太近时,也可以考虑加一幅挂毯以增加吸音效果,但要注意不可用太大块,否则可能连超高频也吸掉。另外,房间的玻璃及镜都会有较强的反射声音作用,需要用窗帘来遮挡以解决问题。要求高的朋友更不妨在墙角位及室内的声音反射点上多做些吸音功夫,但要注意吸音不可过分,适量的反射声是有助声音生猛活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01:1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声波”“波”“频率”大家学习!


声波(Sound Wave或Acoustic Wave)
是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是一种机械波,由物体(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传播的空间就称为声场。在气体和液体介质中传播时是一种纵波,但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可能混有横波。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的频率一般在20赫兹至20000赫兹之间。
声波可以理解为介质偏离平衡态的小扰动的传播。这个传播过程只是能量的传递过程,而不发生质量的传递。如果扰动量比较小,则声波的传递满足经典的波动方程,是线性波。如果扰动很大,则不满足线性的声波方程,会出现波的色散,和激波的产生
  次声波是指频率小于20Hz(赫兹),但是高于气候造成的气压变动的声波。人耳对次声波基本上没有感受,但是一些动物如象、长颈鹿和蓝鲸可以感受次声波频率并使用这个频率来通讯。尤其频率极低的次声波可以传播到非常远。在水下次声波的传播距离也非常远。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生理和心理作用
虽然人几乎无法听到次声波,但是通过其波压人可以感受到次声波。但是听阙非常高,而且随频率不同[1]。此外身体可以感受到低频的、剧烈的震动。

虽然始终有关于次声波伤害人体的传说,但是至今为止在实验中未能证明声压在170分贝以下的次声波对听觉、平衡器官、肺脏或者其它内脏有任何破坏[2]。在185至190分贝左右人的耳膜会破裂,这个声压相当于半个标准大气压。

频率非常低、暴露时间非常长、而振动加速度非常高(波幅的加速度超过地球引力加速度)的次声波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内脏出血。

在这样高幅度的次声波下,以至于人可以感受到次声波(与一般的声波一样)也会出现心理作用,尤其是精神不集中。就风力发电机、嗡嗡声和风琴声等的作用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但是至今为止未能证明无法感受到的次声波对人有任何影响。


[编辑] 声源

[编辑] 自然声源
低频波如地震、火山爆发、陨星坠落、极端的气候现象或者巨浪可以在空气中导致次声波。这样的次声波可以传播数千公里。阵风和旋风也会产生次声波。


[编辑] 焚风
阿尔卑斯山脉的焚风是一个非常强的次声波声源,其频率在0.01至0.1赫兹间。这个次声波对人是否有影响至今还在争议中。


[编辑] 人工声源
工业设施也会产生次声波。尤其是假如在封闭的房间里次声波形成駐波,由此导致建筑结构共振,会造成危害。

地面或地下爆炸、火箭发射的声音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这些次声波可以传播非常远,它们可以被用来确定爆炸或者火箭发射的地点或者方向。

超声速飞机在突破音障时的音爆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

尤其是建筑密集的大城市也会产生次声波,这样的次声波不但会传播非常遠,而且局部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驻波。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在部分市区里有许多高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主要使用坚硬的石制表面,而且几乎所有的建筑均拥有非常强大的冷风装置。在夏季市内会产生波及非常广的次声波场,建筑之间的气流会互相影响产生低频共振。尤其在非常安静的夜晚大城市的低频声波在非常远的地方依然可以听得到,其次声波的成分的传播距离更加远。有人认为多年生活在这样的次声波场内会导致健康问题。

关于风力发电机产生的次声波是否有健康影响始终有争议,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这个影响的数据。不过风力发电机也会产生可以听得见的、有生理作用的低频声波。


[编辑] 测量
要寻找次声波的声源有时很困难。波幅高的次声波往往会导致非线性效应,由此产生谐波,这样的谐波往往可以被听到,这简化寻找声源的过程。

人们使用气压探测器来探测和测量次声波,与气压表不同的是这样的探测器的反应速度高,能够测量非常小的压力变化。与麦克风的区别在于它们能够探测频率低达0.01至0.1赫兹的声波。

对大气和海洋中的次声波的研究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包括确定核爆炸试验和船只的运动。


[编辑] 次声波监测网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后在全球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的次声波监测网,这个监测网的目的在于任何在大气层内、水下或太空中进行的核爆炸不会被忽视。

这个监测网的数据也可以被用来探测和定向非核爆炸以及其它次声波声源。超声波是指任何声波或振动,其频率超过人类耳朵可以听到的最高阈值20千赫。超声波由于其高频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比如金属探伤,工件清洗等。

某些动物,如犬只、海豚、以及蝙蝠等等都有着超乎人类的耳朵,也因此可以听到超声波。亦有人利用这个特性制成能产生超声波来呼唤犬只的无音笛。

[编辑] 用途
超声波在军事、医疗及工业中有较大的用途。它应用按功率的大小可分为功率超声和检测超声。
功率超声的应用包括焊接、钻孔、粉碎、清洗、乳化等,它们多属于只发射不接受的超声设备。目前人们对超声加工的确切机理仍未透彻认识。 检测超声在军事中的应用有雷达定位等。医用超音波可以看穿肌肉及软组织,使得这项技术常用来扫描很多器官,以协助医疗上的诊断和治疗。产科超音波也常用在怀孕时期的检查。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成像法透视身体,但由于超声波不能穿透骨头,所以虽然超声波对人体伤害比较低,但仍不能完全取代X光。典型超音波大约2MHz到10MHz的频率,较高频率通常用在泌尿道碎石振波。检测超声波设备有发射又有接受。


[编辑] 设备
超声波清洗机,可用于清洁用途,是目前清洗效果最佳的方式,一般认为是这利用了超声在液体中的“空穴效应”。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洁原理,在于利用超声波振动清水,使微细的真空气泡在水里产生,当真空气泡爆破时释放了储存在气泡里面的能量,释放温度约摄氏 5000 度以及超过10,000磅吋的压力将物件表面的油脂或污垢带走[1]。清洗机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约为20-50千赫,可应用在珠宝、 镜片或其他光学仪器、牙医用具、外科手术用具及工业零件的清洁。
除可以发出较低频率的纯机械的超声哨子以外,一般超声设备有超声电源,换能器,变幅杆,工具头等构成。换能器有压电陶瓷换能器和磁致换能器两种。换能器和变幅杆的理论也可认为是一种专门的学科。  波或波动是扰动或物理信息在空间上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扰动的形式是任意的。波的传播速度总是有限的。除了电磁波和引力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外,大部分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编辑] 波的数学描述
在数学上,任何一个沿某一方向运动的函数形状都可以认为是一个波。考虑一种最简单的情况:一维平面波,波的形状可以用xy平面上的曲线 y = f(x) 描述。

如果这个曲线沿着x轴以ω的速度向右运动,不难看出,这样的函数应该满足如下方程:y = f(x − ωt)

如果沿x轴以ω的速度向左运动,则为:y = f(x + ωt)

以上两个方程都满足如下形式的微分方程:


这个方程称为一维波动方程。

它的通解可以表示为:

y(x,t) = f(x + ωt) + g(x - ωt)
它表示一个向左传播的波和一个向右传播的波的叠加。


[编辑] 行进波
行进波,又称为前进波,是一种在空间与时间里的扰动,可以表达为


其中, 是波的振幅,  是位置, 是时间, 是波数, 是相数。

波的相速度  可以表达为


其中, 是波长。


[编辑] 波的特征参量
任何一种波都可以用如下的参量进行描述:

色散关系,即波的频率ω与波矢量k之间的关系:。其中,波矢量的方向是垂直于波阵面的,其数值等于波数,即k=2π/λ。
波的相速度vp = ω / k与群速度。相速度的方向与波矢量k的方向平行,而群速度表示波内能量转移的大小和方向。
波的衰减率γ
波的偏振。可以是无偏振、线偏振、椭圆偏振或者是圆偏振。

[编辑] 能量
E = 0.5(mu△x)(2pafR)2

E是简谐运动能量,f是频率

E = hν

E是非力学波能量,ν频率


[编辑] 波的分类
波根据振动源的次数可以分为脉波和周期波,脉波的波源只对介质作一短暂的扰动。波通过介质时,介质中的质点在短暂振动后,随即静止于原位置。而周期波的波源对介质作连续有规律的振动。

波在均匀、无向性的介质中传递时,依介质的振动方向分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特点是介质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比如空气中的声波、地震波中的P波。横波的特点是介质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如:电磁波、地震波中的S波。

如果在非均质介质中传递时,介质振动的行为就不是只有横向与纵向两种,亦存在像表面波、海浪这种类型的振动。譬如:雷利波其振动方式为椭圆形。

依波动传递需要介质来划分,波可以分为机械波、电磁波。

物质波则是在近代物理中叙述物质具有粒子与波动的二元性,近一步的探讨则认为物质波是物质在空间中分布的机率,如电子的轨域。


[编辑] 波的传播
有些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比如声波等机械波。有些则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如电磁波。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质点并未随波前进,而是在原处附近运动。

波的行进速度v为其频率f和波长λ的乘积,即波长λ和周期T的比值:

波在绳子上传播时,波的行进速度v(单位m/s)与绳子所受的张力F(单位N)及绳子的线密度μ(单位kg/m)有关:


[编辑] 一维简谐波

波可视为简谐运动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波是简谐波。它可以表示为:


其中k是波数, ω是角频率, A是振幅。

波数倚赖于波长 λ, 。 角频率倚赖于周期 T, 。

波速。


[编辑] 波的量子
每种波有相应的量子:

电磁波──光子
引力波──引力子
声波──声子

[编辑] 波的相关名词
振幅(amplitude)
波形
波峰(crest)、波谷(trough)
波长(wavelength):通常以λ表示。
周期(period):通常以T表示。
频率(frequency):通常以f表示。
相速度
群速度  频率


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下部分比上部分频率高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次数的度量,在物理学中通常以符号罗马字f或希腊字ν表示,其国际单位为赫兹(Hz)。设 t 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 n 次,则此事件发生的频率为 f = n/t 赫兹。又因为周期定义为重复事件发生的最小时间间隔,故频率也可以周期的倒数表示,即 :


其中 T 表示周期。

在国际标准单位里,频率的单位——赫兹,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的名字命名。1赫兹表示事件每一秒发生一次。

其他用来表示频率的单位还有:周/ 秒、每分钟转数(rpm)等。心率则以“次/分钟”为单位。

广义的频率也包括了“空间频率”——波数。

目录 [隐藏]
1 波的频率
2 举例
3 参看
4 外部链接



[编辑] 波的频率
衡量声音、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波或者光)、电信号或者其他波的频率时,表示每秒重复信号波形的数量。如果波是声音,频率就表示音调的特性。

频率与波长成反比例关系。 频率f等于波的速度v除以波长λ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v = c,c是真空中的光速,等式就变成:


注意:当波从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只有波长会变。


[编辑] 举例
中央C上之A音符发出的频率为440Hz(表示成"A=440Hz",或是"A440"),通常被当作“标准音高”。
婴儿能够听到最高频率20,000 Hz的声音,但是成年人却听不到。
欧洲和中国的交流电频率是 50/60 Hz,电压是230/220V。
北美洲使用 60Hz 交流电,额定电压117伏特。

[编辑] 参看

周期
波长
振幅
截止频率
音分
角频率
简谐运动
音调
音律
谐振
电磁频谱
琴键频率
频谱  
声源体发生振动会引起四周空气振荡,那种振荡方式就是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波借助各种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在开阔空间的空气中那种传播方式像逐渐吹大的肥皂泡,是一种球形的阵面波。声音是指可听声波的特殊情形,例如对于人耳的可听声波,当那种阵面波达到人耳位置的时候,人的听觉器官会有相应的声音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3:50:40 | 只看该作者
判断音质优劣有妙法

由于每个人的听觉系统不尽相同,因此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一套音响器材音质的优劣。所以一般对音响器材音质的优劣,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1.备有整体的平衡感。音响器材在重放时,音乐的整体必须有一种平衡感,即高、中、低音有一个相对平衡的量感;
2.具有一定的临场感(立体感)。即器材必须尽量表现出音乐厅乐队完整的声象群;
3.器材的重放声应有一定的透明感。所谓透明感即通常所说的「解析力」。
较理想的音响器材在重放时的声音就好象一股泉水清澈透亮,使人有一种一眼望到底的感觉,对音乐的细微变化表现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29:21 | 只看该作者
Urtext
近年來在墨西哥嶄露頭角的唱片公司Urtext,出版一系列關於墨西哥及美洲的音樂,主要包括墨西哥、美洲及近代音樂,在世界音樂中已經嶄露頭角的Claudia Martinez,便為其旗下藝人。Urtext以向世人傳達墨西哥音樂真諦為使命,獨特的路線,在唱片界中佔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經過四年多的努力,目前Urtext已經成為墨西哥唱片界中,最高品質、最佳音質、頂級表現的代名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29:06 | 只看该作者
喇叭花 Sheffield Lab
1970年,成立不過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喇叭花已經擄攫了美國所有發燒友的心,成為小公司大製作的代言人,並成功的證明了軟體並非是整個音響系統中最弱的部分,玩家們聽喇叭花的唱片時,要擔心的不是錄音,而是自己的音響是否經得起考驗。不論是爵士樂,搖滾樂,古典音樂,流行歌曲,喇叭花的跨界不單純是在音樂製作方面,它更成功的跨過LP與CD之間那條鴻溝,在最現代的錄音科技中,仍保留了最古老的那種溫潤質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28:51 | 只看该作者
Rounder
Rounder的製作方向從未改初衷,還是以藍調及美國本土民謠及爵士樂和雷鬼音樂為主。現在,在Rounder的廠牌目錄上,超過了一千五百張專輯,隨手翻閱,都可以見到葛萊美獎得主,或是你最心儀的歌手藝人,這就是Rounder,或許這個廠牌的名字淹沒在主流大廠的強勢中,但是它所製作的聲音,卻總是留在你的CD轉盤裡,總是你煩累時最好的休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00:05 | 只看该作者
从音色的角度来判断音响的好坏

怎样来评价一个声音的好与坏呢?我想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来值得的讨论的。也就是主要靠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主观评价,就是靠人耳的听觉器官来感受声音给人的感觉;二是客观评价,就是声音实实在在的质量。主观评价是靠听,客观评价是靠测,或者是以测的标准来衡量。如果用这两种方法同时来评价音色的好与差那就比较全面了。
  
      如果完全采用主观评价来估量音质的好与差,则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影响主观评价的有诸多方面的因素。       1,人耳的灵敏度
      由于每一个人的生理结构上,健康和发育上的差异,造成每一个人听觉灵敏度的不同,而且左右耳的听觉灵敏度也不同。这样就造成每一个人的听觉灵敏度有所不同,就如同人体的视力一样,有人视力为左1.5,右1.2,而有人为左0.5,右1各有所不同一样。所以这对音色的评价是有很大影响的。
      2,年龄对听觉的影响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听觉器官如耳膜,耳蜗对不同频率感受点的组织弹性减弱,所以对高频声音的辨别能力逐渐会下降,这样,就影响了对音质评价的准确性。
      3,受教育层次的影响
      一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主观评价。因为声学领域是一个多学科的,复杂的物理现象,它和物理,数学,建筑,音乐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想对音色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是需要有相当层次和各方面的素质水平的。所以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层次深浅影响对音色的评价。
      4,艺术的鉴赏能力
      每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观念不同,造成对音色的艺术表现力的认识也有所不同。这方面也是影响对音色的评价因素之一。
      5,人在心理上的影响
      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心理状态(心态)下对音色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也影响对音色的主观评价.
      6,每个人的偏爱
      每一个在不同的艺术领域里可能属于这个或那个艺术流派,所以每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偏爱的倾向,这是允许的。因此,这个因素也影响对音质的评价。
      7,不同的国家、民族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代对音色的理解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聆听习惯。所以对音色的评价就有很大差异。
      因此,主观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感受上的艺术评价,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音色进行主观评价的准确性程度如何要靠人耳的听觉灵敏度和对音色结构的分辨能力与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分清音色的优劣。而且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之间往往存在不小的差异,这是因为主观评价是人耳对声音的直接感受,而客观评价是仪器接收到的准确的声音或者是相当于用仪器感受到的声音。由于声音传递到人耳时存在着很多听觉上的声学效应和声场上的声学效应,所以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只有把各种声学效应考虑进去,二者之间才会统一协调起来。也就是:
      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人耳效应
      要想对音质很好的进行全面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首先就需要对音色的结构,尤其是泛音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具备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个音色的好与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4:59:4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录音技术发展史

蜡筒唱片





                  1857年 法国发明家斯科特(Scott)发明了的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是留声机的鼻祖。
                  1877年7月18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腊管的锡箔上。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这个装置录下爱迪生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抱着羊羔,羊羔的毛象雪一样白",这总共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第一声。
                  1878年1月爱迪生成立制造留声机的公司,生产商业性的锡箔唱筒。这是世界第一代声音载体和第一台商品留声机。
                  1885年 美国发明家奇切斯特·贝尔和查尔斯·吞特发明了gramophone(留声机),这是采用一种涂有蜡层的圆形卡纸板来录音的装置。
                  1887年 旅美德国人伯利纳(Emil·Berliner)获得了一项留声机的专利,研制成功了圆片形唱片(也称蝶形唱片)和平面式留声机。
                  1888年5月16日伯利纳制作的世界第一张蝶形唱片和留声机在美国费城展出。
                  1891年 伯利纳研制成功以虫胶为原料的唱片,发明了制作唱片的方法。
                  1895年 爱迪生成立国家留声机公司(National Phonograph <B*****PANY),生产、销售用发条驱动的留声机。
                  1898年 伯利纳在伦敦成立英国留声机公司,并将工厂设在德国汉诺威。
                  1898年 丹麦工程师普尔森发明了可以实际应用的磁性录音机(钢丝录音机)。
                  1912年 圆筒式录音被淘汰。
                  1924年 马克斯菲尔德和哈里森设计成功了电气唱片刻纹头,贝尔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电气录音,录音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1925年 世界上第一架电唱机诞生。
                  1931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RCA)试制成功33 1/3 转/分的密纹唱片(Long Play,简称LP)。
                  1945年 英国台卡公司用预加重的方法扩展高频录音范围,录制了78转/分的粗纹唱片(Standard Play,简称SP)。
                  1948年 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33 1/3
                  转/分的新一代的密纹唱片(Microgroove),成为唱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RCA也推出自己的另一套系统--45转的EP(Extended
                  Play)与之抗衡。
                  1935年 德国柏林的通用电气公司研制成功使用塑料磁带的磁带录音机。
                  1963年 荷兰生产音频盒式磁带。
                  1996年8月飞利浦、索尼、东芝、松下等公司就新一代高密度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后改为Digital Versatible Disc)统一格式,制订DVD规格书(Ver.1.0)。
                  11月7日松下DVD-Video播放机作为DVD商品在全球上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28:36 | 只看该作者
北極星 North Star
十五年來,「北極星」已有超過一百張以上的製作,內容雖以新世紀音樂為主,但涵蓋範圍相當廣闊,包括有古典音樂、爵士樂、克爾特音樂、世界音樂……等等,各式各樣的聲音盡在其中。在「北極星」旗下最受歡迎的天王天后,當然是受到四任美國總統青睞的大衛奧斯朋,以及新世紀鋼琴界的美麗佳人蘿冰史佩柏格囉!這兩位在琴鍵上展露才華的藝人,正足以代表北極星的主要製作方向---創造一個無壓力的空間,為這個繁忙囂嚷的世界尋得一片聲音的淨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28:16 | 只看该作者
Nagel-Heyer
喜歡音樂的人都是人來瘋嗎?這個答案肯定是錯的!就像德國新興獨立品牌Nagel-Heyer的老闆,就因為自己是個爵士樂的發燒友,為了不在受奔跑於唱片行尋找音樂的苦惱,他立志要將自己喜歡的30-40年代搖擺爵士,用系列方式完整地介紹給同好,而獨立成立這家公司。喜歡音樂的人就是這麼可愛,不是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