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的种类
[正版类]
厂牌出品:再三考虑,还是把它算入正版。虽然厂牌独立出品中的无版号出品在某些角度来说是不那么合法,但毕竟是正式的出品。很多音乐都是属于大公司不屑或者不敢出的,做为收藏来说是很好的。而且不乏优秀的音乐,在某种角度来说,它甚至强过大公司的出品,因为它很少也不太需要妥协。
国内正版:这个不用说了,拥有版号的合法出版物。看CD是不是正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CD背面,是否有IFP编码。一般正版都有IFP烫码,而盗版一般没有这个码或者会把这个码烫掉。提醒下,第一批正版/首版的收藏价值较高。
国内再版:这个属于正版首批,或者某批卖完很久了,再翻出来重新制作的。质量基本一样,就是收藏价值会打折。仔细看,某些CD的再版和首版有细微的不同。
廉价正版:这些很多是因为版权便宜所以才会便宜。另外、还有那种拼盘。一般来说艺术价值会大打折扣。
国内引进版:其实属于做的好的那种盗版质量,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种,不同的是有个版号,合法版权,价格也相对便宜。
国外正版:国外压盘上分很多中,日版、法版、加版、德国版等。德国版是最好的(我认为)。
还有,盘内圈上会有编号,编号越靠前越好,尤其是JAZZ和古典、发烧之类的,因为德国制盘,一个母盘一般只压3000次,再后来的就影响质量了。记得有人专门花N倍的价格去定前10张的。
还有HDCD,防拷贝CD等等,挺花样百出的,也很考验人的鉴赏能力。
[D版类]
港版:很防真的一种盗版,但是盘就能看出来质量差劲,早期使用刻录的方式,后来也有少数的做压盘
黄标:这种CD很好辨认,外面有一个精美的纸套,在右下方有一个小黄标签,上面有乐队的简单介绍.里面的歌词和原盘是一样的.不过大家也要注意这中的也有仿制品,一般手感要比真的港版轻,里面也有时后没有歌词。
黑盘:也是国内盗版的一种.采用全黑的刻盘,这种盘的好处是抗光性比较强,看起来也比较舒服,心理感觉好.在外面的包装上有用透明胶带打上的乐队简单介绍,里面的歌词也很精美.
仿原盘:最坑人的一种盘.歌词和港版差不多,印刷比较好,纸也相对好一点,不过这种还是比较好辨认的,CD盒就能看出不是原装的,东西好,价钱贵.所发的东西一般都是港版和黑盘里少见的东西,让人欲罢不能.个人认为是国内的少量的高级盗版.
高档D版:包装非常好,但是封面会有很大出入,背后的条形码基本是假的。主流摇滚和流行的东西很少,基本是小众审美的东西多,音乐品位不错。JAZZ,古典,经典民谣、电子……等等。
简装:包装十分恶心,盘也做的很随便,但是好在基本都是大路货品种繁多,价钱也很便宜。有个忠告,其实卖简装的地方经常可以买到拆了包装的港、黑、黄标版(我有次还挑出了天空大爆炸的简装原盘,大喜),很值得一翻。
低档盒装D版:最恶心的一种D版,就是把简装的东西装了个盒子,卖的价钱却高了很多
[打口类]
打口:这种我想大家也不需要再介绍了。国外生产过剩产物,还有的是有一点质量问题的,买到后者属于你运气背。
扎眼:这种盘包装简单,在盘的中间部分,扎了一个小眼,听的时候要修复,一般都没有伤到歌曲.没有CD盒.不过歌词什么的都有。其实这种我觉得比打口好一些,毕竟歌是不会少的。
原盘:应该说的是,原盘是最接近国外正版的(不同的是原盘属于生产过剩品),一般看起来和打口差不多,就是没有口.在CD盒上一般有唱片公司的标签,偶尔还会有超市的价签.手感相对要比盗版的重些。有一个要注意的是,也有貌似原盘,其实里面已经被高技术处理(具体怎么处理的不知道)完全听不成的,另外一个搞笑的是,我弄到一张RADIOHEAD原盘,特种包装,上面居然有乐队的签名,真不知道乐队知道这些签名CD居然流落到被人当过剩产品处理掉是什么感觉。
裸盘:用纸袋包着,大概是封面在被打口的时候就已经被弄坏、弄掉或者被水泡坏了,但是好东西也满多的。以前专门有人把仿原盘的盒子包装和裸盘配套,那叫一个真假难辨。
假打口:注意了,这些CD有可能是用仿原盘弄个小口子,或者D版套个打了口的塑料盒就开卖的。很多人一看有口就西里糊涂的买回去了。我亲眼见过一老头进了大堆D版,每天弄个榔头砸,磁带年代就更是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