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晓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 音响.录音.噐材.唱片.音乐知识帖子集中营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11:42 | 只看该作者
电源滤波器
电源滤波器主要是用来消除电源里面的噪声,这些电源噪声会影响音响器材的声音表现,一般说法认为它会使音质、音场定位的效果大打折扣。通常滤波器是利用电容与电感合成一组选择电路(LC),允许特定频率的讯号通过,对于非特定频率的讯号则予以衰减或阻挡。最常被采用者为EMI滤波器,它对于50KHz以上噪声有比较良好的滤除效果,而噪声衰减量的规格值约只有40dB左右。它的缺点是遇上大振幅的突波噪声时,易使电感线圈因饱和而降低其噪声衰减特性,不过当串联多只EMI滤波器使用时效果将可因此改善。这次介绍的电源处理器材中,只要是针对滤波功能设计的产品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另外,电源滤波器使用时记得一定要接地,如此才能发挥其效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11:28 | 只看该作者
隔离变压器

隔离变压器一般泛指为防止噪声用变压器的总称。电源在进入各类电器产品之前,虽然会先经过电源变压器,但是高频噪声仍然可以藉由变压器初级与次级线圈间的电容效应、磁性耦合或辐射等方式通过次级,再进入电器产品的线路内。因此,要想防止噪声干扰的最简单又有效之方法,便是使用隔离变压器来加以隔绝。在各种噪声滤除的电源器材中,隔离变压器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隔离变压器除了能消除电源、日光灯激活器、空中各种射频的噪声外,它对于电源开关瞬间突波也有很好的滤除效果,只是滤除频率和前述的「电源滤波器」不尽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11:10 | 只看该作者
录音格式  

模拟 :
( 1857年 ) 留声机缸 ( 1877年 ) 留声机纪录 ( 1895年 ) 钢丝录音 ( 1898 ) 卷到卷磁带 ( 1940年 ) SoundScriber ( 1945年 ) 灰色Audograph ( 1945年 ) Dictabelt ( 1947 ) 唱片记录 ( 1948年 ) 45转纪录 ( 1949年 ) 的RCA磁带盒 ( 1958年 ) Fidelipac ( 1959年 ) 立体百 ( 1962年 ) 契约盒 ( 1963年 ) 立体声8 ( 1964 ) PlayTape ( 1966年 ) 迷你盒 ( 1967 ) Microcassette ( 1969 ) 斯泰诺盒式 ( 1971年 ) Elcaset ( 1976年) 盒式单 ( 1982年) Picocassette ( 1985年)


Digital 数字  :
( 1976 ) 3M公司 ( 1979年 ) X80/ProDigi ( 1980 ) 达什 ( 1982 ) 光盘 ( 1982年 ) 数字音频磁带 ( 1987年 ) 阿达特 ( 1991 ) 迷你光碟 ( 1991 ) 新台币 ( 1992 ) 袖珍数码相机盒 ( 1992 ) 号决议扩展光盘 ( 1995 ) 高清晰度兼容的数字 ( 1995 ) 5.1音乐光盘 ( 1997 ) 超级音频CD ( 1999 ) DVD -音频 ( 2000 ) USB闪存驱动器 (如音频格式, 2004年 ) 高博士 ( 2004年 ) 幼高清晰度 ( 2007 ) 蓝光规格的CD ( 2008 ) slotMusic ( 200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17:46 | 只看该作者
话筒的评价
搞清楚话筒的结构(动圈或电容)和指向特性(心形、全向形等),有助于我们判断某个话筒是否适用于我们要求的场合,尽管我们不可能以此推断话筒的质量和性能。
如前所述,录音质量最终由设备中质量最差的一个组件决定,即录音质量再好也不会超过这个最差组件的相应质量。如果你没有拾音精确的高质量话筒,你就不可能把高质量的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记录下来。高质量话筒能帮助你从现场演出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评价一个话筒的性能时,灵敏度和频响特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灵敏度取决于话筒对—定声压信号产生的信号电平的大小。—般情况下,信号越大越好。信号越大,产生的信号电平越高,话筒的信噪比就越高。在任何能量转换中,都有一些无效的能量转变成噪声。对于同样的声音信号,话筒输出的有效信号电平越高,意味着相对噪声越小。
关于话筒的灵敏度,我们经常会碰到—些让人容易混淆的指标。如果你想只考虑其中的一个,那么,可以从声压级(SPL)入手。低阻话筒的输出信号电平—般低于输入声电平,而SPL告诉你到底低多少。SPL由一个负的分贝数表示,比如-50dB(在这个指标中-50dB比-60dB大)。
我们需要提醒你注意—点:并不是每个厂家给出的SPL都是相对于同—输入信号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话筒时,必须保证它们都使用同样的参考信号,否则你就必须通过烦琐的数学计算来得到同等条件下的比较结果。参考信号通常都列在SPL之后, 如-74dB(OdB=1V/mb,1kHz)。
频响是指话筒对从低到高各种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能力的一个觉度。入耳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的最大范围是20Hz-20kHz。因此,一个理想的话筒也应该能够对20Hz-20kHz范围内的声音作出反应。对实际话筒频响的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是50Hz-15kHz。在对某个乐器拾音时,你最好能使用一个频率范围匹配且对这些频率能有很好响应的话筒。举例来说,一般钢琴的最低音约为27Hz,最高音约为4.2kHz,而人演唱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100Hz-1.2kHz。你可以看到,用于钢琴拾音和演唱拾音的话筒,频响要求是不—样的:用于演唱拾音的话筒不需要响应低于100Hz的声音,而用于钢琴拾音的话筒则必须有很宽的响应范围。钹(cymbals)的音高范围为7.5kHz-10kHz,所以钹的拾音话筒需要有较好的高频响应特性。
对于一个话筒来说,能覆盖有用声音的整个频率范围是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它还必须能够对这个范围内各种频率的声音进行均匀的响应。受物理结构的限制,话筒对其响应范围内各种频率的声音进行均匀的响应是很困难的,所以在频响曲线上存在高响应的峰区和低响音的谷区,理想的频响曲线应该像桌面—样平坦,它在曲线两端的极限响应点突然笔直下降。
但是为什么很多歌唱家和录音师都喜欢使用响应峰值在1kHz-5kHz范围的话筒呢?这是因为,频响曲线在这个范围内的话筒有利于增加歌声的清澈度和明亮度。因此,并不是所有情况的频响曲线都是越平坦越好。就像对于画家来说,并没有绝对理想的一种红色。同样,没有一种理想的话筒,其频响特性对任何场合都适用。有时,平坦的响应曲线绝对是你所需要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响应曲线上有个突起却是更好的。当然,这些绝不应是厂家制造话筒时带来的缺陷所造成的。
    2:1 Rule of Ambience
    2:1环境声捕捉规则。指的是,要想捕捉到同等数量的室内环境声,心型话筒到音源的距离应该是全指向话筒到音源距离的2倍。这一点对于室内自然环境声的录制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10:5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N%及其他

         N是英文NINE的简称, SIX NINES COPPER =99.9999%纯度的铜=6N铜,这是约定俗成的说法,但问题就来了。据闻,世上最纯的9N铜已在日本的实验室诞生,不过商业应用就只有8N,如信号线:ACROTEC的8N-A2080,SILVERTEK的SNOIR8N,和ORTOFON高度风的8N等屈指可数的几个HI_END厂的高价线,每对3500元以上。7N就多一些,如:ORTOFON高度风的7.8N(7N+8N),HISAGO的HD-14030,,金嗓子的7N等,也要2800元一对.3000元--那可以买到一两多的周大福99.99金练一条,用来打制2条一米的22号导体卓卓有余,那可是4N金线啊,不知道有人试过么?7N,8N是昂贵的。6N出现了十几年,技术成熟,相比成本低许多,但也决不是十元八块一公斤,因此许多名牌大厂如:AQ,XLO,MONSTER,等中低档的线都未用6N铜,象XLO的VDO,PRO系列就只用4N,AQ的QUARTZ,OPAL以上才是6N,他们就曾因一些代理商乱说低档线是6N的骗顾客而出来澄清过。由于有严密的质监,质检和完善的打假法律,美、日名厂一般不敢乱称6N、7N、8N的,因此买高N线必须买国外名牌大厂的,切记! 还有高N的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里,PC***也是日本的,许多欧美名厂象高度风,AQ等便是从日本进口高纯度铜材再加工的,或者干脆就叫日本厂OEM打自己的牌子,说不定你家中的欧美籍的名线是日本血统的。因此,你可以鄙视日本器材的萝卜声但绝对不可看低日本的线材,同一价位的一堆欧,美、日线材中,日本那对决不会是最差的,多数时候是BEST BUY那款,所以不防多留意日本大厂牌线如:HISAGO喜高,FURUTECH古河,ACROTEC雅确,DENKO登高,及AUDIO TECHNICA铁三角等。


           国内的情况就问题多了,不完善的质监,质检和打假法律的漏洞以及几十倍的利润驱使,山寨厂,合资厂都起来生产音响线了。如果你手中的喇叭线是100多元一米,拇指粗的表皮还印着6N,7N`S,USA STANDARD ,USA DESIGN,USA TECHNOLOGY等字样的,恭喜你了!你可以将它拿到清华大学的实验室验证一下,99.9999%的结果它的铜是2N、3N的工业用铜,当然连OFC也不是。于是,你学黄海告上法院索赔.慢,你输定了,并非清华大学的结果有错,只不过线厂的老板说:谁说6N是99.9999%的意思,那是线的型号(编号),下一条叫7N,或是8N,又或是9M,不可以么?至于"美国标准","美国设计","美国技术"当然是想让哪些不懂英文,只认得USA三个字母就认为是美国货的初哥交些学费的绝招罢。


       不要怪别人,你都不去想想,中国有那一家铜厂线厂可量产6N铜的,估计能生产出真正的4NOFC就不错了。因此,上述劣质的音响线(还有大量的冒牌怪兽、登高、麦嘉露华)充斥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音响线市场,象广州的海印,西场到处可见,连4大国营百货商店也有这些三无音响线的踪迹,还不便宜呢。


       许多初哥不明真相就购买了这些所谓的6N、7N线用,回去一比较,跟普通电线差不多,结果就以为器材不够档次,忙着去升级,又或者认定6N、7N是一些音响发疯友的皇帝新衣。他根本不知道他的7N与他家的电灯线的铜材同是工业用的2N、3N铜,这当然是分不出的。因此,想分辩高N与低N线的差别,请先去找一条真正的6N来。简单的办法就选AQ的OPAL*3(6N信号线)和AQ的最低档的信号线JADE(4N)一比就知道。


         还有人说:6N与7N的差别是百万分之一与千万分之一的差别,仪器的极限也不过是万分之一的分辨率,人又怎能分的出.这个差别就好象在几百万的广州人中找出一个不同的,简直是大海捞针,天方夜谭。但我同样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视力正常的人,站在一条表面平静但流动的小河中间,用眼睛扫视以他为圆心,半径为18米的大约面积为1000万平方厘米的水面,水面插着两根方木,一根1厘米粗,一根3厘米粗,它们激起的水花,和漩涡的差别就是百万分之一与千万分之一的差别,人眼是不难分別的。人耳是否分辩出电流流过6N、7N线,因6N杂质多一点而不同(即受杂质的阻碍而产生的失真),我想道理差不多,在锻炼一段时间是不成问题的。


        人类对动物的器官的了解还不多,人的眼耳决非示波器,频谱仪能比的,物科学,仿生科技还有待发展。当然人耳的分辩率是有限的,而铜的冶炼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相信不久9N、10N就会出现,那时才是人类耳朵分辨的终极。至于现代音响线运用高N銅有否必要,有否听感改善,这是不用置疑的。一般来说,4N是最低标准,与普通电线的分别是明显的,6N已较理想,失真较低,性价比高,8N就价高性能更好---万里无云,深不可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3-8-16 15: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4:57:03 | 只看该作者
10、音箱的结构与特点

音箱从结构形式上分,可以分为书架式和落地式,前者体积小巧、层次清晰、定位准确,但功率有限,低频段的延伸与量感不足,适于欣赏以高保真音乐为主的音乐爱好者,也是我们多媒体发烧友的首选;后者体积较大、承受功率也较大,低频的量感与弹性较强,善于表现滂沱的气势与强大的震撼力,但做得不好层次感与定位方面会略有欠缺。对于不同音乐的爱好者来讲,这也是在选购以前应该了解的重要内容。由于PC用家很少有具备放置大型落地箱的条件,所以小巧的桌面书架式音箱应该是多媒体有源音箱的首选。总的来说:只要功放模块设计合理,箱体越大,喇叭越大,声音越中听。

11、可扩展性

这是指音箱是否支持多声道同时输入,是否有接无源环绕音箱的输出接口,是否有USB输入功能等。低音炮能外接环绕音箱的个数也是衡量扩展性能的标准之一。普通多媒体音箱的接口主要有模拟接口和USB接口两种,其它如光纤接口还有创新专用的数字接口等不是非常多见,因此不多作介绍。

12、音效技术
硬件3D音效技术现在较为常见的有SRS、APX、 Spatializer 3D、 Q-SOUND、 Virtaul Dolby和 ***rsion等几种,它们虽各自实现的方法不同,但都能使人感觉到明显的三维声场效果,其中又以前三种更为常见。它们所应用的都是扩展立体声(Extended Stereo)理论,这是通过电路对声音信号进行附加处理,使听者感到声像方位扩展到了两音箱的外侧,以此进行声像扩展,使人有空间感和立体感,产生更为宽阔的立体声效果。此外还有两种音效增强技术:有源机电伺服技术(本质上利用了赫姆霍兹共振原理)、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统技术和“相位传真”技术,对改善音质也有一定效果。对于多媒体音箱来说,SRS和BBE两种技术比较容易实现效果很好,能有效提高音箱的表现能力。

13、音调
指具有一特定且通常是稳定音高的信号,通俗的讲是声音听来调子高低的程度。它主要取决于频率,还与声音强度有关。频率高的声音人耳的反应是音调高而频率低的声音人耳的反应是音调低。音调随频率(Hz)的变化基本上呈对数关系。不同的乐器演奏同样频率的音符,音色虽然不同,但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也就是演奏声音的基频是相同的。

14、音色
对声音音质的感觉,也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特征品质。不同的乐器在发同一音调时,它们的色可以迎然不同。这是由于它们的基频频率虽相同,但谐波成分相差甚大。故音色不但取决于基频,而且与基频成整倍数的谐波密切有关,这就使每种乐器和每个人有不同的音色。

15、动态范围
声音中最强与最弱的比值,用 Db表示。例如一个乐队的动态范围为90dB,这意味着最弱部分的功率比最响部分的低90dB。动态范围是功率之比,与声音的绝对水平无关。如前所述,人耳的动态范围从0到130dB。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动态范围的变化也是很大的。一般语言信号大约只有20~45dB,有些交响乐的动态范围可达30~130dB或更高。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音响系统的动态范围很少能达到乐队的动态范围。录音装置的内在噪音决定了可能录制的最弱音,而系统的最大信号容量(失真水平)限制了最强的音。一般把声音信号的动态范围定为100dB,故音响设备的动态范围能做到100dB,就很好了。

16、总谐波失真(THD)
指音频信号源通过功率放大器时,由于非线性元件所引起的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多出的额外谐波成分。谐波失真是由于系统不是完全线性造成的,我们用新增加总谐波成份的均方根与原来信号有效值的百分比来表示。例如,一个放大器在输出10V的1000Hz时又加上 Lv的2000Hz,这时就有10%的二次谐波失真。所有附加谐波电平之和称为总谐波失真。一般说来,1000Hz频率处的总谐波失真最小,因此不少产品均以该频率的失真作为它的指标。但总谐波失真与频率有关,因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74年规定,总谐波失真必须在20~20000Hz的全音频范围内测出,而且放大器的最大功率必须在负载为8欧扬声器、总谐波失真小于1%条件下测定。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总谐波失真的最低要求为:前级放大器为0.5%,合并放大器小于等于0.7%,但实际上都可做到0.1%以下:FM立体声调谐器小于等于1.5%,实际上可做到0.5%以下;激光唱机更可做到0.01%以下。
由于测量失真度的现行方法是单一的正弦波,不能反映出放大器的全貌。实际的音乐信号是各种速率不同的复合波,其中包括速率转换、瞬态响应等动态指标。故高质量的放大器有时还注明互调失真、瞬态失真、瞬态互调失真等参数。

(l)互调失真(IMD):将互调失真仪输出的125Hz与lkHz的简谐信号合成波,按4:1的幅值输入到被测量的放大器中,从额定负载上测出互调失真系数。
(2)瞬态失真(TIM):将方波信号输入到放大器后,其输出波形包络的保持能力来表达。如放大器的转换速率不够,则方波信号即会产生变形,而产生瞬态失真。主要反映在快速的音乐突变信号中,如打击乐器、钢琴、木琴等,如瞬态失真大,则清脆的乐音将变得含混不清。
(3)瞬态互调失真:将3.15kHz的方波信号与15kHz的正弦波信号按峰值振幅比4:1混合,经放大器后,新增加全部互调失真的产物有效值与原来正弦振幅的百分比。如放大器采用深度大回环负反馈,瞬态互调失真一般较大,具体反映出声音呆滞、生硬、无临场感;反之,则声音圆滑、细腻、自然。
17、立体声分离度
指双声道之间互相不干扰信号的能力、程度,也即隔离程度,通常用一条通道内的信号电平与泄漏到另一通道中去的电平之差表示。如果立体声分离度差,则立体感将被削弱。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立体声分离度的最低指标, lKHz时大于等于40dB,实际以达到大干60dB为好;欧洲广播联盟规定的调频立体声广播的立体声分离度为>25dB,实际上能做到40dB以上。立体声通道平衡指的是左、右通道增益的差别,一般以左、右通道输出电平之间最大差值来表示。如果不平衡过大,立体声声像位置将产生偏离,该指标应小于1dB。

18、阻尼系数
是指放大器的额定负载(扬声器)阻抗与功率放大器实际阻抗的比值。阻尼系数大表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小,阻尼系数是放大器在信号消失后控制扬声器锥体运动的能力。具有高阻尼系数的放大器,对于扬声器更象一个短路,在信号终止时能减小其振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会直接影响扬声器系统的低频 Q值,从而影响系统的低频特性。扬声器系统的Q值不宜过高,一般在0.5~l范围内较好,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是使低频 Q值上升的因素,所以一般希望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小、阻尼系数大为好。阻尼系数一般在几十到几百之间,优质专业功率放大器的阻尼系数可高达200以上。

l9、等响度控制
其作用是低音量时提升高频和低频声。由于人耳对高频声、特别是低频声的听觉灵敏度差,要求在低音量时对高频和低频进行听觉补偿,即要求对低频有较大提升,对高频也有一定量的提升。换句话说,当音量减小时,信号中低频部分的减小较高频部分为少。等响度控制即满足此要求,等响度控制一般为8dB或10dB。

20、三维音场处理和环绕声
普通两只音箱为什么会使我们听到并不存在的好像是背后发出的声音呢?大家知道,立体电影就是眼睛产生的错觉而三维音场的产生离不开耳朵的错觉。种种硬件3D音效技术如SRS、虚拟杜比和软件3D技术如EAX、A3D等就是充分研究了人耳接受声响的原理后为降低成本而推出的新技术。本质上讲通过多音箱完成三维音场的效果比两只音箱虚拟出的声场好很多。所以环绕声应该以多音箱配置为主,它们的定位感和空间感强,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几种真正的环绕声:

A 杜比定向逻辑(Dolby Pro-Logic)环绕声系统
4-2-4编码技术将左、中、 右和后侧四方面的音频信息经过编码记录在左右两个声道中; 放音时再通过解码器从左右声道中分解还原出原来这4个声道, 这4个声道通常称为:前置左声道、前置中间声道、前置右声道和后置环绕声道。 科学实验表明, 要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音响效果,必须在聆听者周围产生一个四面包围的声场环境,整个放声系统使用的声道数越多,聆听者的声场定位感就越强烈,身临其境的感受就越真实。根据目前一般家庭的视听环境,放声系统使用5个声道已能满足声场定位需要,因此,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大多使用5声道。从表面上看,5声道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功率放大器确实有5个功率输出端:前置左声道、中置声道、前置右声道、 环绕左声道(又称后置左声道)和环绕右声道(又称后置右声道),但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中解码器输出的环绕声信号其实是单声道的,5声道功率放大器中的左右两个环绕声道在功放内部是相互串联的
功放音箱搭配4要素

功放与音箱配接四要素 功放与音箱配接讲究冷暖相宜、软硬适中,以实现整套器材还原音色呈中性,这仅是从艺术方面考虑。然而从技术方面考虑的要素有:
一、功率匹配
二、功率储备量匹配
三、阻抗匹配
四、阻尼系数的匹配
如果我们在配接时认识到上述四点,可使所用器材的性能得到最大、最充分的发挥。
功率匹配 为了达到高保真聆听的要求,额定功率应根据最佳聆听声压来确定。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音量小时、声音无力、单薄、动态出不来,无光泽、低频显著缺少、丰满度差,声音好像缩在里面出不来。音量合适时,声音自然、清晰、圆润、柔和丰满、有力、动态出得来。但音量过大时,声音生硬不柔和、毛糙、有扎耳根的感觉。因此重放声压级与声音质量有较大关系,规定听音区的声压级最好为80~85dB(A计权),我们可以从听音区到音箱的距离与音箱的特性灵敏度来计算音箱的额定功率与功放的额定功率。
功率储备量匹配
音箱:为了使其能承受节目信号中的猝发强脉冲的冲击而不至于损坏或失真。这里有一个经验值可参考:所选取的音箱标称额定功率应是经理论计算所得功率的三倍。
功放:电子管功放和晶体管功放相比,所需的功率储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电子管功放的过荷曲线较平缓。对过荷的音乐信号巅峰,电子管功放并不明显产生削波现象,只是使颠峰的尖端变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柔性剪峰。而晶体管功放在过荷点后,非线性畸变迅速增加,对信号产生严重削波,它不是使颠峰变圆而是把它整齐割削平。有人用电阻、电感、电容组成的复合性阻抗模拟扬声器,对几种高品质的晶体管功放进行实际输出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负载有相移的情况下,其中有一台标称100W的功放,在失真度1%时实际输出功率仅有5W!由此对于晶体管功放的储备量的选取:
高保真功放:10倍
民用高档功放:6~7倍
民用中档功放:3~4倍
而电子管功放则可以大大小于上述比值。
对于系统的平均声压级与最大声压级应留有多少余量,应视放送节目的内容、工作环境而定。这个冗余量最低10dB,对于现代的流行音乐、蹦迪等音乐,则需要留有20~25dB冗余量,这样就可使得音响系统安全,稳定地工作。
阻抗匹配
它是指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应与音箱的额定阻抗相一致。此时,功放处于最佳设计负载线状态,因此可以给出最大不失真功率,如果音箱的额定阻抗大于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功放的实际输出功率将会小于额定输出功率。如果音箱的额定阻抗小于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音响系统能工作,但功放有过载的危险,要求功放有完善的过流保护措施来解决,对电子管功放来讲阻抗匹配要求更严格。

阻尼系数的匹配
阻尼系数KD定义为:KD=功放额定输出阻抗(等于音箱额定阻抗)/功放输出内阻。 由于功放输出内阻实际上已成为音箱的电阻尼器件,KD值便决定了音箱所受的电阻尼量。KD值越大,电阻尼越重,当然功放的KD值并不是越大越好,KD值过大会使音箱电阻尼过重,以至使脉冲前沿建立时间增长,降低瞬态响应指标。因此在选取功放时不应片面追求大的KD值。作为家用高保真功放阻尼系数有一个经验值可供参考,最低要求:晶体管功放KD值大于或等于40,电子管功放KD值大于或等于6。   
保证放音的稳态特性与瞬态特性良好的基本条件,应注意音箱的等效力学品质因素(Qm)与放大器阻尼系数(KD)的配合,这种配合需将音箱的馈线作音响系统整体的一部分来考虑。应使音箱的馈线等效电阻足够小,小到与音箱的额定阻抗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其实音箱馈线的功率损失应小于0.5dB(约12%)即可达到这种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10:37 | 只看该作者
HI-FI及AV音响发烧线材之必杀技!!
常见的音响线材大致有三种:信号线、喇叭线和电源线。
         其中,信号线和喇叭线的作用是:⑴传输信号;⑵阻抗变换;⑶音色修饰。
         信号线和喇叭线的区别是:信号线传输的是微弱的电信号,其幅度量度单位元通常是电压,平均幅度最大几百毫伏至几伏;而喇叭线传输的是功放到喇叭的功率信号,通常用电压也用电流表示其功率信号。

        如果信号线和喇叭线传输的是普通的电信号,那么用普通的导线就符合要求了,测量其指针用电压电流也就足够了。

         但是,信号线喇叭线传输的是频率宽达 20Hz-20kHz的频带信号,其要求说更高了。“20Hz-20kHz的频带信号”有两层含义:

     (A)频率范围宽,要求线材对各种频率的信号均“一视同仁”,不要压低一些信号而抬高一些信号,更不要无端产生原先没有的新生信号——即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率调制混合新的多余信号;


     (B)乐器(如钢琴)发出的乐音即使是一个单音符,由于含有泛音,不是单一频率信号,而是一个频带,实际的音乐合奏(如交响乐队)的信号“群”,是一个更宽的频带,即音乐频谱,不能产生相移和频率畸变。所谓相移,是指由于线材存在的感抗和容抗,使不同频率的音乐信号经过线材传输后,某些频率或频段产生了相位的超前或滞后。表现在时间轴和听感上是某些频率成分或音乐成分的超前或滞后,比如高音成分的相位滞后(相对于中、低音)听感上是低音收得太快且不同的乐器难以分清其成分或原有的某些频率成分的幅度产生基本忠实地传送原音乐信号的传输线。

          信号线喇叭线的第二个功能是阻抗变换作用。懂得电子技术的人知道,任何音响设备都有其输入\输出阻抗的指标。为了使音响设备之间的连接方便,更重要的是避免各个独立设备的相互影响,通常,CD机等音源和功率放大器总是设计成高输入阻抗(几千奥姆至几兆奥姆)。低输出阻抗的CD机都很容易与任何高输入阻抗的功放连接,而用不着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也就是说,CD机等音源与功放机之间、前级功放与后级功放之间的配接不存在什么阻抗匹配的问题,而只有音响术语“配接”、“搭配”, 它们之间只有阻抗转换是两部机之间的连接和阻抗从低向高的转换就必须连接电缆——音响线材来完成。因为每部设备不单其输出\输入阻抗不一样,各自的输出\输入电抗(感抗和容抗)也不相同。它们之间的连接线材不同,音乐信号的传输效果也不同,人们从喇叭听到的音响效果也就不同。还应看到,对于喇叭线来说,也有一个阻抗变换的问题。这是因为,虽然功放标示的输出阻抗是一样的(如4奥姆、6奥姆、8奥姆),其实,这样的“阻抗匹配”只是指某频率下(如1KHz处)的阻抗,更由于喇叭运行时随着功放输出音乐的频率不同,喇叭呈现的电抗阻值也不同,实际运行中的功放与音响相对于不同的频率根本不可能有阻抗匹配,两者的配接仍然要靠喇叭线来进行阻抗变换。并且这种阻抗“变换”随着音乐的播放分分秒秒都在进行。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的电缆线材所起的阻抗变换性能和效果就不同,因而音响效果也不一样。


         线材的第三个功能是对音乐的修饰功能。即正确地运用不同的线材,可以对同样的音乐软件(如某CD碟)进行不同音色的修饰,得到诸如“明亮”、“暗淡”、“金属味”、“木质味”、“中气足”、“音场宽广”、“刮耳”、“平淡”等等的修饰评语或风格评语。


         对于线材的作用及其特性,许多文章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揭示讨论的:⑴线材金属导体所用的材料及其形状,以及其决定的特性;⑵线材的编织方法及其带来的效果;⑶线材所用的绝缘体材料,及其特性;⑷线材所用的插头的特点;⑸由上述几方面的材料及编织方法生产的线材用仪器测量得到的电阻、电容、电感的数值,以及频率特性等指针,及其对应的实际的音响效果。这些文章从另一些侧面充分地反映了线材的作用和特点,为避免重复地人云亦云,不再在这里赘述。其实,这些文章的中心都包含了对音响信号良好传输这个内容。而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阻抗变换作用”,则是本人的观点了。当然,它并非真的会自动进行阻抗变换,但是,线材在两部机中间的阻抗过渡、“承上启下”作用的连接作用直接影响音响的音质。



         有了以上的观点,再来讲讲音质的含义是什么。


        “音质”这个词,一般笼统的意义是声音的质量。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⑴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⑵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⑶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平: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放映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其实,上面已讲到,一定质量的线材与音响器材的配合,可以准确地传输音频信号,不致引起有损音质的失真以及相移和频率畸变,并且可以修饰音色,使音乐更动听悦耳。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线材确实可以改变音响的音质。


         线材改变音质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线材得到充分运用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感到线材的作用不大?


          很多音响爱好者、音响发烧友都用过线材,有的人也换过不少的信号线和喇叭线,以及电源线。为什么有人觉得效果不大,有的人甚至有“跟风”、“上当”的感觉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很简单,就出在系统的电源没搞好上。具体地讲,是各个音响设备的内部交直流电源和设备所用的外电供电电源没搞好造成的。



          所谓设备的内部电源没搞好,多出现在中低价位的机器上。例如,由于单机价格便宜,为了省料或设计不当,内部电源设计简陋,采用一路电源供给设备里的多睡电路,造成各个电路之间的有用无用信号通过电源互相串扰,产生交叉调制,使信号劣化,噪声增加甚至掩盖了有用信号,并且音乐的有效频带变窄。这时,你就是换上任何名贵的线材都效果很不明显。还有,使用质量一般或劣质的电容,电源变压器容量不够或漏磁,随机电源线的线径小材质差,都是属于内部电源不好,直接影响音质和换线的效果。内部电源质量不高,对于具有电子方面知识和有动手能力者,可以通过摩机来改变其电源和其它方面的质量。对于不会摩机者,就只能选用质量过得去、价线又适中的Hi-Fi设备了。所谓外部供电电源没搞好,则对中低价位的设备,特别对高级音响都有影响。搞好外部电源,包括给音响设备专门敷设专用电源线,电源线的线材材质、线径、编织方法、长度、如何安装、从哪里安装很有学问,对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效果。

        还有,对电源插座、开关、接插件都有不同的要求。尤其对地线,对音响的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使用电源滤波设备的如隔离电源、滤波电源时,地线的要求较高。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内外电源都很重要,哪一个环节都要重视,比如保险丝及其触点插头是否接触良好等。在实践中,就经常看到有人非名牌名贵的音响设备不买,非贵价的线材不买,但电源和环境跟不上,名贵设备出来的声音不好听,音响也就只能变成炫耀价位、身家的摆设了。

         使用购买线材还存在这样的误区:只相信某种外国线材,不论什么场合都使用。其实即使是相同的音响设备,在不同的空间和电源环境,应使用不同的线材。比如,放音环境聆听者与喇叭较近的,应使用音场相对广阔,听感“散”一点的线材,以化解声音直射聆听者后墙再反射,产生“直冲”、驻波太强的不良效果。如果环境空间广阔,吸音设计适当,可以运用各种摆位法,则应运用聚焦、定位性能好、中气足的线材为好。还要告诫发烧友的是,你试听了一种线材之后,有些人会被某种音色所深深地吸引,马上将其买下。听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哪方面不妥,这是经验教训。所以,在初接触了一类线材并初步试听后,不要轻易下结论,应用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软件反复试听,经过多天后才予以评价下结论。总之,线材的不同环境运用应多加试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如果能一次成功,玩音响就显得太容易了,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对音响乐此不疲,去不断探索研究了。



           由此可以认为:线材在Hi-Fi系统里边的作用是很大的,决不是仅起十分之一的作用。特别器材的质素越高(不一定是价钱越高)、潜质越高,其所起的作用越大。可以说,线材与你的音响系统配搭对了,其作用不单单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是让你感到百听不厌很有韵味,有音质上了台阶的感受!关键你的方法是否对头,你是否有不断实践不断研究的精神。至于你的线材的投入占系统总价的多少,则视所用设备、环境、音质音色偏好的不同具体而定,大约占1/10~1/5的比例。当然,线材也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正如上述,至少和你所用音响的质素,电源的基础等许多因素有关。


       音箱线是音响器材中专门用于功放与音箱问连接的线材,由于音箱线传送的是功率信号,因此在它上面不应有太大的信号损失,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音箱线具有极为优秀的导电性能,优秀的导电性能要求线材要具备极传送能力。目前用来衡量这两点的主要技术指针是N值与导线股数。N值是反映音箱线在制作中所使用金属纯度高低的参数。目前普通的音箱线所用金属的纯应在99.99%以上,在表99.99%达时,习惯上称一个9即为一个N,99.99%即为4N,而99.99%称为5N ,99.99% 叫做6N……。现在市场上高档次发烧级专用音箱线的纯正度一般在6-7N以上。音箱线中金属导线在传导各频段频率时所传送信号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某些频率的信号沿导线表面的传送速度与其沿导线轴心的传送速度亦有微弱的差别。因此,为了使从功放一致的传送效果,同时进一步提高线材的导电能力,每根音箱线多配以多股导线盘拧而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音箱线的传送质量。


        一般来讲,在N值相等时股数越多,线的传导能力越强,线阻(阻抗)越低,传导速度越快。除了音箱线外,N值也用来衡量同轴信号线等某些其它线材。发烧线材(包括信号线/喇叭线)对音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烧友早已明白。发烧线材在音响系统中所扮演的只是锦上添花的角色,若想要音响系统的音色有较大辐度的改进,还是应该采用其它更积极的方法。高级发烧线材绝大多数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来自不同国度的发烧线材其表现也各具特色。日本的线材,大多极为重视导体的纯度绝缘材料的光洁度,以及导线的线径、总股数,不讲究线材结构,强调以高纯度的导体材料来改进传输效果,其音色表现也比较中性;日本的铁三角(audio technical)、古河(FURUTECH PC***)、登高(DENKO)Audio NOTE。美国的发烧线以威猛粗壮著称,产品质地精良,制作工艺考究,其表现大多动态凌厉、频响宽广,声音清晰爽快、质感明朗;美国的超时空(TARALABS)、怪兽(MONSTER CABLE)线圣(A.Q.audio quest)欧洲的发烧线材制作工艺精湛,对线材的编织、屏蔽、避震等方面比较考究,具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与平衡度,外观朴实无华,适合表现 古典音乐,并且利用特殊的编织技术来消除集肤效应引起的高、低频失真,使音色自然逼真,音乐表现力更佳。荷兰的(VDH)范登豪、丹麦的高度风(ORTOFON)、意大利的A.R.T。一般来说,欧美的发烧线材大多具有调校音色的效果。由于聆听者的听者品味、扬声器与放大器的先天个性,都会影响听到的声音。要用适当的导线去调校出各方面平衡的声音,首先必须找出发烧友自己那套音响系统的个性,然后采用个性相反的导线去令声音更平衡,而非一面倒的倾向某方面,例如声音太浓厚速度偏慢的组合便应用清爽结像线条清晰的接线。


         发烧线材质量的好坏,导体材料的传输效果可说战了相当大的比例。最常用的导体材料是铜,其次是银,当然也有用非金属材料如碳纤维来作导体材料,因此一般常用于发烧线材的是高纯度铜,分为无氧电解铜(OFC)、LC-OFC铜、无氧单结晶体铜(PC***)及Super Pc***铜,依据纯度来分有4N、6N、7N、8N。OFC中文称之为无氧铜,因在冶炼铜的过程中不加入氧化物及避免了氧化所生产出的铜线,纯度为99.995%。OFC铜材中具有较长的颗粒,LM约为400个左右,这样可以令性能得到改善和进一步减少失真,一条OFC铜线的声音比采用高纯度的普通铜作相同设计的线材更为清晰平滑及动态更大。LC- OFC铜线其纯度比OFC无氧铜略高,但仍在4N的范围内,但导电特性要比 OFC铜好。PC***铜是由***铸造法生产的高纯度铜。用***冶炼法抽丝出的高纯度铜线就是PC***。PC***的特点就是铜结晶体大,铜的纯度则提升为99.996%,导电性当然是提升得更为理想。PC*** 线材具备了信号传输上的重要特性,它在传输方向上达到了最小杂质的影响,极少或无颗界限,具有平滑的表面和特性的柔顺性,因而可以传送极为清晰的信号。SuperPC***则是将铜的纯度提高到99.997%(6N),其杂质含量更低,导电性当然比PC***铜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4:56:31 | 只看该作者
音响知识基础手册

1音箱
音箱是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的一种装置,还原真实性将作为评价音箱性能的重要标准。有源音箱就是带有功率放大器(即功放)的音箱系统。把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发声系统做成一体,可直接与一般的音源(如随身听、CD机、影碟机、录像机等)搭配,构成一套完整的音响组合。有了有源音箱,就无需另购功率放大器,不再为合理选配功放、音箱而发愁,操作简便,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为工薪阶层所普遍接受。
按照发声原理及内部结构不同,音箱可分为倒相式、密闭式、平板式、号角式、迷宫式等几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密闭式和倒相式。密闭式音箱就是在封闭的箱体上装上扬声器,效率比较低;而倒相式音箱与它的不同之处就是在前面或后面板上装有圆形的倒相孔。它是按照赫姆霍兹共振器的原理工作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能承受的功率较大和动态范围广。因为扬声器后背的声波还要从导相孔放出,所以其效率也高于密闭箱。而且同一只扬声器装在合适的倒相箱中会比装在同体积的密闭箱中所得到的低频声压要高出3dB,也就是有益于低频部分的表现,所以这也是倒相箱得以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
2、功率

音箱音质的好坏和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感觉上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与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前者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74年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00Hz范围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其标示功率就是额定输出功率。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标出的是瞬间(峰值)功率,一般是额定功率的8倍左右。 试想同是采用PHILIPS的TDA1521功放芯片(最大的额定功率30W,THD=10%时),而某些产品上标称360W,甚至480WP.M.P.O.,这可能吗?有意义吗?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音箱的功率由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两者主要决定,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算出如果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100W的话,它实际能顺利带动的功放芯片的功率要在45W以下,所以通过算音箱变压器与功放的功率关系也可以验证音箱的实际额定功率是否能达到标称值。音箱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适用就是最好的,对于普通家庭用户的20平米左右的房间来说,真正意义上的60W功率(指音箱的有效输出功率30W×2)是足够的了,但功放的储备功率越大越好,最好为实际输出功率的2倍以上。比如音箱输出为30W,则功放的能力最好大于60W,对于HiFi系统,驱动音箱的功放功率都很大。  

3、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前者是指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变化量)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音响系统的频率特性常用分贝刻度的纵坐标表示功率和用对数刻度的横坐标表示频率的频率响应曲线来描述。当声音功率比正常功率低3dB时,这个功率点称为频率响应的高频截止点和低频截止点。高频截止点与低频截止点之间的频率,即为该设备的频率响应;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作“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如:一音箱频响为60Hz~18kHz +/- 3dB。这两个概念有时并不区分,就叫作频响。

从理论上讲,20~20000Hz的频率响应足够了。低于20Hz的声音,虽听不到但人的其它感觉器官却能觉察,也就是能感觉到所谓的低音力度,因此为了完美地播放各种乐器和语言信号,放大器要实现高保真目标,才能将音调的各次谐波均重放出来。所以应将放大器的频带扩展,下限延伸到20Hz以下,上限应提高到20000Hz以上。对于信号源(收音头、录音座和激光唱机等)频率响应的表示方法有所不同。例如欧洲广播联盟规定的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响应为40~15000Hz时十/—2dB,国际电工委员会对录音座规定的频率响应最低指标:40~12500Hz时十/—2.5十/—4.5dB(普通带),实际能达到的指标都明显高于此数值。CD机的频率响应上限为20000Hz,低频端可做到很低,只有几个赫兹,这是CD机放音质量好的原因之一。

但是,构成声音的谐波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频率范围越宽声音就好听,不过这对于中低档的多媒体音箱来讲还是基本正确的。在标注频率响应中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有“系统频响”和“放大器频响”这两个名词,要知道“系统频响”总是要比“放大器频响”的范围小,所以只标注“放大器频响”则没有任何意义,这只是用来蒙骗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的。现在的音箱厂家对系统频响普遍标注的范围过大,高频部分差的还不是很多,但在低音端标注的极为不真实,国外的名牌HiFi(高保真)音箱也不过标注4、50Hz左右,而国内两三百的木质普通音箱居然也敢标注这个数据,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所以敬告大家低频段声音一定要耳听为真,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单上的数值。多媒体音箱中的音乐是以播放MP3或CD的音乐、歌曲、游戏的音效、背景音乐以及影片中的人声与环境音效为主的,这些声音是以中高音为多,所以在挑选多媒体音箱时应该更看中它在中高频段声音的表现能力,而不是低频段。若真的追求影院效果,那么一只够劲的低音炮绝对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4、响度

声音的强弱称为强度,它由气压迅速变化的振幅(声压)大小决定。但人耳对强度的主观感觉与客观的实际强度并不一致,人们把对于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其计量单位也为分贝(Db),它是根据1000Hz的声音在不同强度下的声压比值,取其常用对数值的 l/10而定的。取对数值的原因是由于强度与响度的增加不是成正比关系,而是真数与对数的关系!例如声音强度大到1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一级(10dB),强度大到10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两级(20dB)。对于1000Hz的声音信号,人耳能感觉到的最低声压为2×10E-5Pa,把这一声压级定为0dB,当声压超过130dB时人耳将无法忍受,故人耳听觉的动态范围为0~130dB。

人对强度相等、频率不同声音感觉是不同的;声压级越高,人的听觉频率特性越平直;声压级越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越小;频率 f<16~20Hz以及 f>18~20KHz的声音,不论声级多高,人耳都是听不到的。故人耳的听觉频率为20Hz~20KHz,这个频带叫音频或声频;不论声压高低,人耳对3KHz~5KHz频率的声音最为敏感。

大多数人对信号声级突变3dB以下时是感觉不出来的,因此对音响系统常以3dB作为允许的频率响应曲线变化范围。

5、失真度

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和瞬态失真之分。谐波失真是指声音回放中增加了原信号没有的高次谐波成分而导致的失真;互调失真影响到的主要是声音的音调方面;瞬态失真是因为扬声器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存在,盆体的震动无法跟上瞬间变化的电信号的震动而导致的原信号与回放音色之间存在的差异。它在音箱与扬声器系统中则是更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音质音色的还原程度的,所以这项指标与音箱的品质密切相关。这项常以百分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失真度越小。普通多媒体音箱的失真度以小于0.5%为宜,而通常低音炮的失真度普遍较大,小于5%就可以接受了。

6、音箱的灵敏度(单位Db)

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以87 Db为中灵敏度,84 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 Db以上为高灵敏度。灵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为代价的,所以作为高保真音箱来讲,要保证音色的还原程度与再现能力就必须降低一些对灵敏度的要求。但不能反过来说,灵敏度高的音箱音质一定不好而低灵敏度的音箱一定就好。灵敏度低的音箱功放难以推动(要求功放的贮备功率较大)。所以灵敏度虽然是音箱的一个指标,但是它与音箱的音质音色无关。

7、阻抗

它是指扬声器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音箱的输入阻抗一般分为高阻抗和低阻抗两类,高于16Ω的是高阻抗,低于8Ω的是低阻抗,音箱的标准阻抗是8Ω。在功放与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低阻抗的音箱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会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现象。所以这项指标虽然与音箱的性能无关,但最好还是不要购买低阻抗的音箱,推荐值是标准的8Ω。耳机的阻抗一般是高阻抗的——32Ω很常见。功放的阻抗一般可标为等值阻抗,比如4Ω下130W的输出,大概相当于等值的80W的输出。有一个容易与之混淆的名词叫做“阻尼系数”,这是指扬声器阻抗除以放大器源的内阻,范围大约是25~1000。扬声器纸盆在电信号已经消失后还要振荡多次才能完全停止摆动,而线圈发出的电压产生电流和磁场可以阻止这种寄生运动,这就是阻尼。电流的幅度也就是阻尼的效果取决于此电流流经放大器输出级的内阻,这一电阻要远低于扬声器的额定阻抗,典型值为0.1Ω,但由于扬声器音圈的串联电阻和分频网络的串联电阻的存在,阻尼系数难以做到50。

8、信噪比

是指音箱回放的正常声音信号与无信号时噪声信号(功率)的比值。也用 Db表示。例如,某磁带录音座的信噪比为50dB,即输出信号功率比噪音功率大50dB。信噪比数值越高,噪音越小。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信噪比的最低要求是前置放大器大于等于63dB,后级放大器大于等于86dB,合并式放大器大于等于63dB。合并式放大器信噪比的最佳值应大于90dB;收音头:调频立体声之50dB,实际上以达到70dB以上为佳;磁带录音座之56dB(普通带),但经杜比降噪后信噪比有很大提高。如经杜比 B降噪后的信噪比可达65dB,经杜比 C降噪后其信噪比可达72dB(以上均指普通带);CD机的信噪比可达90dB以上,高档的更可达l10dB以上。信噪比低时,小信号输入时噪音严重,整个音域的声音明显感觉是混浊不清,所以信噪比低于80dB的音箱不建议购买!而低音炮70 Db的低音炮同样原因不建议购买。

9、扬声器材质

低档塑料音箱因其箱体单薄、无法克服谐振,无音质可言(笨笨熊注:也不尽然,设计好的塑料音箱要远远好于劣质的木质音箱);木制音箱降低了箱体谐振所造成的音染,音质普遍好于塑料音箱。通常多媒体音箱都是双单元二分频设计,一个较小的扬声器负责中高音的输出,而另一个较大的扬声器负责中低音的输出。挑选音箱应考虑这两个喇叭的材质:多媒体有源音箱的高音单元现以软球顶为主(此外还有用于模拟音源的钛膜球顶等),它与数字音源相配合能减少高频信号的生硬感,给人以温柔、光滑、细腻的感觉。多媒体音箱现以质量较好的丝膜和成本较低的PV膜等软球顶的居多。低音单元它决定了音箱的声音的特点,选择起来相对重要一些,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纸盆,又有敷胶纸盆、纸基羊毛盆、紧压制盆等几种,纸盆音色自然、廉价、较好的刚性、材质较轻灵敏度高,缺点是防潮性差、制造时一致性难以控制,但顶级HiFi系统中用纸盆制造的比比皆是,因为声音输出非常平均,还原性好;防弹布,有较宽的频响与较低的失真,是酷爱强劲低音者之首选,缺点是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灵敏度不高轻音乐效果不甚佳;羊毛编织盆,质地较软,它对柔和音乐与轻音乐的表现十分优异,但是低音效果不佳,缺乏力度与震撼力;PP(聚丙烯)盆,它广泛流行于高档音箱中,一致性好失真低,各方面表现都可圈可点。此外还有像纤维类振膜和复合材料振膜等由于价格高昂极少应用于普及型音箱中,就不谈了。扬声器尺寸自然是越大越好,大口径的低音扬声器能在低频部分有更好的表现,这是在选购之中可以挑选的。用高性能的扬声器制造的音箱意味着有更低的瞬态失真和更好的音质。普通多媒体音箱低音扬声器的喇叭多为3~5英寸之间。用高性能的扬声器制造的音箱也意味着有更低的瞬态失真和更好的音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13:31 | 只看该作者
[其他类]


宣传盘:弄到就赚了!宣传盘的音质一般比正式出品要好,或者还可能带有MV和乐队访谈,好一点的还有大量图片宣传照等。都是公司把歌曲推荐给电台或者电视台的时候所用的。以一位台湾朋友送我的一张黄立行的首张宣传盘为例,多了一个MV,一个写真集,一张海报,一个签名。

赙赠盘:一般是MV、乐队歌曲的再混音或其他版本等等,按我来说,是属于对特殊人群比较有收藏价值的。

小样、bootleg:bootleg原来的意思是私酿酒,现在就是指私制唱片。如果忽略掉包装和粗糙制作的话,这两个我最喜欢淘,现在有一大堆这种唱片,很考验你的CD知识,有可能很便宜就能淘到一大牌乐队未出名前的DEMO(有的可能还当时不叫这个名字),或者某地方的一个小演出,很有意思。其中一些会相当值钱,比如我很早前淘到的一张BEATLES BBC录音和一张BEATLES现场bootleg,有段时间在英国炒到上百英镑。还有一些从来没出名的乐队,送我他们的小样,可能就是一张刻录CD,却从未有发行机会,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宝贝。

同名盘:哈哈,这个太有意思了,你能发现英国同名的一个叫NIRVANA的乐队,或者另外一个叫QUEEN的乐队。有时候上点小当还是满有意思的。

特种CD、单曲:有MCD的,有异形盘的,包装特惹人喜欢,这些东西打口里很多,尤其曰版盘多,超便宜,不过基本买回来都没听过,直接挂书包或者家里做装饰的多,哈哈。国内正版也有做这种的,不过我从来没买过:)

HDCD:HDCD即High Definitio*****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兼容性数码技术)的缩写,它采用一种新的录音技术,在将母带上的模拟音频信号送入HDCD编码器的时候,以超过传统CD制式44.1KHz,16bit的高解析力编成数码信号,此时产生的信号将多于普通CD所能容纳的信号。

高兼容高解析度的HDCD,在支持HDCD的机子上播放音质比普通CD要好,当然一般的也可以播放,只是音质听不出和普通CD有什么不同。

防止盗版拷贝CD,但是这并非是***CD就优秀了,高科技了。当年几大唱片公司想借助这种技术防止盗版和网络传播,结果因为其限制了音乐的合理使用权(比如复制到便携设备)而遭遇了消费者强烈的反对。此外,因***CD并不符合CD-D*****pact Disc)红皮书的技术标准,所以在盘面上没有Compact Disc的标志,其增加的轨道(错误信息轨道)在防止CD-ROM读取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音质和硬件损耗。

但这个不是最无聊的,最无聊的是这种防COPY技术太好破解了- -马克笔在CD外圈画一圈,就可以COPY鸟……


●什么是打口


打口碟-----即国外正版碟,这些碟片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中国,最多的一种形式是以废塑料名义被进 口。来源几乎多自美国,欧洲,日本的打口。 为什么被称为打口呢,讲一个插曲,比如BMG唱片公司预算销售某乐队专辑500万张,但由于某些原因,很多没有销售完,对于国外唱片公司来说,降价销售是 完全不可能的,大量库存又会浪费大量财力和物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销毁(直接切口,钻洞,化学办法都有),这销毁过程中就有很多的蹊跷。由于制作CD的塑料 盒都是一些高品质的化学纤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这些被"销毁"的CD被以废塑名义进口到中国。其实在销毁过程,由于进货人的要求和走通关系,只有部分 CD被完全销毁,有一部分只是切到了CD盒面,而CD完好无损,这些CD被称为打口CD,而那些毫发无损,连盒面都没有切到的CD就成了专业音乐人士,电 台DJ,发烧友的抢手货,被称为原盘。            

打口CD对促进改革开发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抹。 自从1999年在一本叫《北京新声》的摇滚画册上, 第一次出现了“打口青年”这四个字样后,这个名号便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后来慢慢又出现了“打口一代” “打口文化”等相关新名词……
真正追求自由音乐的人们是没有不听打口的。因为,这些音乐本身是完整的,CD音质也是最好的,他只是不幸被赋予了一种扭曲的形式而已。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这种形式的CD存在,既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福分,也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悲哀……  


●打口有磁带么? 

是的,一度磁带量相当大。但是一些南方城市如广州较少进磁带。
实际上,一些精品只能在磁带里找到。
 
●有中文打口么? 

当然,也有少量中文的打口。来自台湾。

●打口有什么形式? 

直接切口,钻洞,化学办法都有,新近又有激光。

●有打不到内容的么? 

由于进货人的要求和走通关系,只有部分CD被完全销毁,有一部分只是切到了CD盒面,而CD完好无损,这些CD被称为打口CD,而那些毫发无损,连盒面都没有切到的CD就成了专业音乐人士,电台DJ,发烧友的抢手货,被称为原盘。

●打口涉及什么音乐类型? 

古典、流行,爵士类,电影原声基本什么都有。

●挑不到心爱乐队的打口怎么办? 
 
打口这玩意儿,“可遇不可求。”

●打口价格如何? 

价格主要因全国市场需求。一般10多20元比较多。切不到的就得贵些。现在一些尖货一两百也常见。例如日本流行,死亡金属,一套“伯恩斯坦古典”全集85张(单张95张,精装收藏版)批发5500元,那全国加上正版店估计也找不到第二套啦!


●打口唱片的乐队大多没听说过,如何购买? 

可以用如下办法: 

1)实时听————我还没有被拒过。
2)认厂牌————但是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什么保证质量的厂牌。
3)先记住一些乐队再去买,有明确目标。 
4)认封面———如果是听另类的,干脆看古怪的封面。 
5)听推荐————听贩子的推荐,这是最末的选择。


●各打口唱片的原本出版时间问题?

基本上是2000年以后的,少数50-60年代的也有大概两三年前的最多。外国最新的CD,基本上等半年或多点就有打口但新货稍贵些。也能找到较古旧 的打口,但是现在似乎越来越难。尤其是那些往往是磁带。要寻找传统乐队的打口,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唱片公司重出精选和纪念集上面


追求靓声无止境! 常见发烧CD品种解析


广义上来讲,CD(英文Compact Disk的简称)是一种光存储介质,在这个小型化的致密光盘上,可以存储音频、视频、静态图象、数据等一切以数字信号为状态存在的文件,但从狭义来说,我们一般说CD,其实就是特指音乐光盘(声频CD):上面存储有声音信号轨道。随着发烧群体对音质的不懈追求,普通CD唱片已经经过了很多改进:24K金CD、HDCD、XRCD、SACD、DSD CD、LPCD、JSRM CD、DVD-audio等许多更加靓声的音乐载体已经出现,笔者给入门级的用户简单介绍一下这些音效卓越的发烧CD品种,有机会的朋友不妨亲自去尝试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