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大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岭南行记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9:28:24 | 只看该作者
  在越秀博物馆(五仙观)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着神奇的传说故事,从五羊衔谷到坡山古渡,从千年城事到千年花事图片展览,从雕塑作品到民间工艺,从五羊仙迹到南粤先贤,无不充满着五羊传说,诠释着广州历史,羊城来历。五仙观在广州也许并非知名景点,也许并非人人都知道五仙观,广州叫羊城大概人人皆知,但是它为什么叫羊城?来越秀博物馆一定可找到答案,这里不愧为一座浓缩广州历史的教科书和文化大观园,要真正了解广州,最好还是先来越秀博物馆(五仙观)了解五仙的传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9:31:57 | 只看该作者
  在越秀博物馆前,一位工作人员向我们推荐南粤先贤馆,馆内有56位历史人物介绍,用图文、视频、雕塑、声光电等装置,使知识、趣味、互动融为一体,只是时间有限,又到了饭口,走马观花,然后前往石室圣心大教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8-5-22 16:20:44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文字介绍,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旅程。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15:55 | 只看该作者
  教堂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是毕竟教堂不是中国的特产,与西方的教堂建筑相比,我国的教堂建筑只是近代伴随着外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入侵,才接踵出现,逐步发展起来。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市区中心一德路,于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故命名圣心大教堂。又因其建筑为花岗岩砌造,故也称石室或石室圣心大教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17:45 | 只看该作者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炮轰广州城,两广总督叶名琛则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仅数日,英军百人便攻入广州城,冲进两广总督官署,即现在的石室圣心大教堂的位置,当时叶名琛暂避在内城巡抚衙门,英军未能将其捉住,便放火将府署焚毁,后恐遭抗击而仓惶退兵。1861年,中法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法国传教士明稽章来到广州,他看中了被夷为平地的两广总督官署这块地,要求划给他建教堂,两广总督劳崇光没有同意,明稽章随请法军司令出面,写信威胁劳崇光与清政府,于是,恭亲王奕忻与法政府又鉴署附加协议,咸丰帝下诏批准建立广州圣心大教堂。明稽章在得到法皇拿破仑三世拨款后,还专门从罗马和耶路撒冷运来一公斤泥土,表达天主教创立于东方耶路撒冷,兴起于西方罗马,并在教堂东侧墙角留下“JERUSALEM1863”,在西侧墙角刻下“ROME1863”的刻字,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19: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圣心大教堂筹建过程是耻辱,那么其石室的建成,则包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圣心大教堂动工后,法国教会专门请了两位法国设计师主持,打算采纳哥特式建筑风格,模仿巴黎圣母院设计建造圣心大教堂,可惜两位天才的建筑师水土不服,他们和各方沟通不畅,工程施工进度及其缓慢,几年过去了,工地只垒砌了几块花岗石,最后,他们以身体不适为由相继离开了广州,工程陷入了停顿。最后来自广东揭西的一位名叫蔡孝的年青工匠临危受命,担任工程总管,他在缺乏建材,没有石结构建筑经验的情况下,把西洋和本土的建筑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采用岭南传统建筑的糯米桐油砌筑方法替代水泥砂浆工艺,不但稳固而且省钱,达到了等同的效果。1888年,圣心大教堂如此宏大建筑终于建造完成。法国巴黎圣母院建了87年,德国科隆大教堂更是耗时超过600年,而广州圣心大教堂仅仅用了25年,当时不得不说是个奇迹,我们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21:19 | 只看该作者
  光阴荏苒,转眼130年,期间广州圣心教堂曾遭破坏,抗日战争时期,一架日机坠毁在教堂前,造成拿破仑时代的彩色玻璃被震落过半,大时钟也被震坏。“文革”期间,教堂内原本所剩无几的玫瑰花窗的彩色玻璃被砸碎,木椅、书籍被焚烧,教堂曾一度被当作废品仓库、垃圾处理转运场……1996年广州圣心大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广州圣心大教堂是2004年经过全面大修,于2006年秋季完成并重新开放的。尽管我们未必是天主信徒,并不妨碍我们走近圣心大教堂,欣赏其哥特式建筑风格,发现其中的中国元素,了解彩色玻璃图像刻画的圣经故事,触摸其古老的历史,在木制长条椅上坐上一坐,静静地欣赏它,细细地品味它,闭目倾听风琴伴奏下唱诗班的歌声,这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24:40 | 只看该作者
  广州所谓四大丛林的华林、光孝、六榕寺都在珠江北岸老城区,只有海幢寺在珠江南岸。不过,广州地铁、公交四通八达,相当方便。参观圣心大教堂后,去海幢寺,坐地铁,乘公交都能通达,不过我们选择了坐水上巴士,徒步到省总码头,坐船过江,去海幢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26:19 | 只看该作者
  海幢寺所在的地方早在南汉时期就是寺院。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逐步走向衰落,唐亡后,后梁贞明三年(917)刘岩称帝,以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当时兴王府建了二十八寺,海幢寺为其中之一,当时称千秋寺,只有一座佛堂和菩提堂,后年久荒废而成为了民居。直到明代,这块地被富商郭龙岳购得,建为花园。明末清初,两位叫光牟、池月的僧人向郭龙岳募缘得到这块地,建了一座简单的佛堂,取名海幢寺,便是最初的海幢寺。清顺治六年(1649),尚可喜被册封为平南王,带领清兵南征广东,随即发生了广州“庚寅之劫”,屠城十日,尸横遍地。尚可喜也陷入无穷尽的噩梦中,终日不得安宁,便常去寺庙道观,获取心灵的平静。在海幢寺,他遇到了当时的住持天然和尚,受其点拨,似有顿悟,听其劝导,有意牵头扩建海幢寺,以超度屠城中屈死的亡魂。于是,天然和尚借尚可喜的支持,广结善缘,向官府达官贵人,大搞募捐,大肆扩建……海幢寺由此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原本朴素之极的海幢寺,也开始使用象征地位的绿色琉璃砖瓦盖顶,极尽排场,海幢寺的恢弘气势渐渐显露。那时海幢寺,出门就是烟波浩渺的珠江,风景秀丽,环境幽雅,郊野风光无限,成为了清政府接待外国使团、外国商队的重要外交场所,俨然成为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寺院。也成了名人雅士集会之所,他们撰文作诗描绘海幢寺的美景,海幢寺的殊胜风景及繁盛境况更是出现在远销欧美的画册中,名声一度盖过光孝、六榕,跃居广州四大丛林之冠,清嘉庆年间,还将其辟为外国人游览区,允许来广州贸易的外国商人水手在规定的时间到海幢寺游玩,因而在很多外国人的游记中也屡屡出现海幢寺记述,包括建筑、造像以及佛事活动等等。世事变换,清末海幢寺开始衰落,规模不断减小,日甚一日,民国时只剩下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塔殿。1932年,海幢寺被改建为海幢公园,寺内大部分建筑物也因开路被拆毁,不过,宗教活动一直没有停止。文革时期海幢寺再遭破坏,殿堂成为茶座和娱乐场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得以修复,恢复宗教活动,但还仍保留着公园的功能。2006年7月海幢公园划归海幢寺管理使用,历经沧桑的海幢寺开启了历史上又一兴盛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27:3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海幢寺已是地处繁华闹市,珠江早已退到了很远的地方,大雄宝殿和塔殿已成为广州市保护文物,并重建了牌坊、天王殿、放生池、僧舍、宝严塔、藏经阁综台楼等。很多老人仍把这里视为公园,树阴下、长椅上,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闲聊,下棋,僧人们身着僧衣,在殿堂之间穿梭,对近在咫尺的世俗生活视而不见,香火缭绕下的盆景、奇石也蕴藏着无限的禅机,也许这就是佛家的慈悲与通达和世俗的烦嚣与欢乐构成的独一无二的海幢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